-
>
頭顱記
-
>
食南之徒
-
>
外國文學名著名譯叢書:漂亮朋友
-
>
(精)我們八月見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0冊:1972-1974
-
>
故事會;刀客
-
>
刀鋒
卡爾維諾經典: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精裝)(長篇小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22292
- 條形碼:9787544722292 ; 978-7-5447-2229-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卡爾維諾經典: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精裝)(長篇小說) 本書特色
一本顛覆小說的小說,卡爾維諾蕞精妙的嘗試,探索小說藝術的無限可能性,王小波、蘇童、阿城、止庵盛贊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由框架故事和嵌入小說兩部分組成。框架故事以男性讀者“你”作主角,“你”是整本書的“隱設讀者”,也是實際在進行閱讀的讀者。話說,你興致勃勃地買來卡爾維諾的新小說《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正看到入迷之處,沒想卻因書頁裝訂錯誤而被迫中斷閱讀。你迫不及待地去尋找下文,不料拿回來卻是另一部小說,讀到高潮迭起之際,書又戛然而止……如此這般的陰錯陽差一再發生,你鍥而不舍地追索其下文,一部接一部地找來讀,前后總共閱讀了十部互異其趣的小說之開頭,這些“嵌入的小說”的標題正好串成一個句子:(1)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2)在馬爾泊克鎮外,(3)從陡坡斜倚下來,(4)不怕風吹或暈眩,(5)在逐漸累聚的陰影中往下望,(6)在一片纏繞交錯的線路網中,(7)在一片穿織交錯的線路網中,(8)月光映照的銀杏葉地毯,(9)環繞一空墓,(10)什么故事在那頭等待結束? 博爾赫斯、馬爾克斯和卡爾維諾三人同樣為我們做著完美的夢,三人之中,卡爾維諾*溫暖明亮。 ——約翰·厄普代克卡爾維諾的想象像宇宙微妙的均衡,擺放在伏爾泰和萊布尼茲之間。 ——艾柯 卡爾維諾教會我獨創性與歷史本身同等重要。 ——帕慕克當世界末日來臨,我想不出有比卡爾維諾更好的作家來陪伴。 ——拉什迪 有一段時間我似乎是理解了,后來一想什么也沒有理解,因為他的頭腦實在太復雜了。卡爾維諾的書值得反復閱讀。 ——莫言 我不能強求大家喜歡他的每一本書,但是我覺得必須喜歡他的主意:小說藝術有無限種可能性……我還沒有探索無限,比卡爾維諾差得遠。 ——王小波 批評家們樂于把卡爾維諾與納博科夫和博爾赫斯相提并論,實際上,卡爾維諾的影響力要更大,也更持久些。……卡爾維諾的故去,意味著純文學的終結。至少對于西方文學來說是如此。 ——陳曉明
卡爾維諾經典: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精裝)(長篇小說) 內容簡介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在馬爾堡市郊外,從陡壁懸崖上探出身軀,不怕寒風,不怕眩暈,望著黑沉沉的下面。在線條交織的網中,在線條交叉的網中,在月光照耀的落葉上,在空墓穴的周圍,*后的結局是什么? 卡爾維諾用小說搭起迷宮,與讀者你一起做文字和思想的游戲,正如情欲開放了男人和女人的時空,閱讀,也讓讀者、作者和作品碎成萬花筒里的玻璃,自由變幻著世界。繁華鏡像之間,你是否看見了卡爾維諾的狡黠?
卡爾維諾經典: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精裝)(長篇小說) 目錄
卡爾維諾經典: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精裝)(長篇小說) 作者簡介
關于生平,卡爾維諾寫道:“我仍然屬于和克羅齊一樣的人,認為一個作者只有作品有價值,因此我不提供傳記資料。我會告訴你你想知道的東西。但我從來不會告訴你真實。”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1985年9月19日在濱海別墅猝然離世,而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 父母都是熱帶植物學家,“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學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敗類,是家里唯一從事文學的人。”少年時光里寫滿書本、漫畫、電影。他夢想成為戲劇家,高中畢業后卻進入大學農藝系,隨后從文學院畢業。 1947年出版《通向蜘蛛巢的小徑》,從此致力于開發小說敘述藝術的無限可能。 曾隱居巴黎15年,與列維-施特勞斯、羅蘭·巴特、格諾等人交往密切。 1985年夏天準備哈佛講學時患病。主刀醫生表示自己未曾見過任何大腦構造像卡爾維諾的那般復雜精致。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