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頭顱記
-
>
食南之徒
-
>
外國文學名著名譯叢書:漂亮朋友
-
>
(精)我們八月見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0冊:1972-1974
-
>
故事會;刀客
-
>
刀鋒
基督山伯爵(全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70140
- 條形碼:9787559470140 ; 978-7-5594-701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督山伯爵(全三冊) 本書特色
《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也向克林頓推薦《基督山伯爵》! 余華不吃不喝不睡,瘋了般讀完《基督山伯爵》! 絕望與希望&愛情與復仇。在人類文學史上,《基督山伯爵》是真正能被稱為改變人生的偉大小說,能列入文學小說殿堂,它給數千年來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帶來了任何挫折都不能削弱的希望。 --------------------------------------------------------------------------------------------------------* 古典版《肖申克的救贖》,讀一頁就上癮 ** “浪漫主義文學之父”、法蘭西民族作家大仲馬代表作 ** 令雨果、馬爾克斯、金庸、余華等無數文學大師如癡如狂的經典作品 ** 秉持“等待”和“希望”這智慧結晶,世間的磨難終將跨越 ** 法國圖書館協會珍藏底本,李玉民傾情譯作,全本無刪減 *
基督山伯爵(全三冊) 內容簡介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發表于1844—1846年。故事講述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侖“百日王朝”時期,年輕的水手埃德蒙·唐代斯因受船長之托為拿破侖黨人送信,遭兩個卑鄙小人陷害,在與戀人訂婚當日,事業也將登上巔峰之際,被捕入獄,本有機會脫困,卻被陰險的檢察官維爾福連番陷害,被關押在伊夫島監獄,不見天日。唐代斯在絕望時刻,在遇見了自己的人生導師——被囚的法里亞神父,二人協力期望能逃出監獄,陰差陽錯之下,神父因年老舊疾而死于獄中,唐代斯李代桃僵,成功出逃,歷經萬難,發現了藏于基督山的巨額寶藏。此后唐代斯改名為基督山伯爵,踏上了復仇之路。在人類文學目前,《基督山伯爵》是真正能被稱為改變人生的偉大小說,它給幾千年來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帶來了任何挫折都不能削弱的希望。
基督山伯爵(全三冊) 目錄
【目錄】
**冊
名家名譯 / 001
**章 駛抵馬賽港 / 004
第二章 父與子 / 013
第三章 卡塔朗村人 / 021
第四章 密謀 / 032
第五章 訂婚宴 / 039
第六章 代理檢察官 / 051
第七章 審訊 / 061
第八章 伊夫獄堡 / 072
第九章 婚宴之夜 / 082
第十章 杜伊勒里宮的小書房 / 088
第十一章 科西嘉的魔怪 / 096
第十二章 老子與兒子 / 104
第十三章 百日 / 111
第十四章 憤怒的囚犯和瘋狂的囚犯 / 119
第十五章 三十四號和二十七號 / 129
第十六章 一位意大利學者 / 142
第十七章 神父的牢房 / 151
第十八章 財寶 / 169
第十九章 第三次發病 / 180
第二十章 伊夫獄堡墓地 / 189
第二十一章 蒂布蘭島 / 194
第二十二章 走私者 / 204
第二十三章 基督山島 / 210
第二十四章 光彩奪目 / 217
第二十五章 陌生人 / 224
第二十六章 加爾橋客棧 / 229
第二十七章 敘述 / 241
第二十八章 監獄檔案 / 254
第二十九章 莫雷爾公司 / 261
第三十章 九月五日 / 273
第三十一章 意大利——水手辛伯達 / 286
第三十二章 夢幻醒來 / 308
第三十三章 羅馬強盜 / 313
第三十四章 顯露身形 / 343
第三十五章 槌擊死刑 / 363
第三十六章 羅馬狂歡節 / 376
第三十七章 圣·塞巴斯蒂安地下墓穴 / 392
第三十八章 約會 / 409
第三十九章 賓客 / 416
第二冊
第四十章 早午餐 / 439
第四十一章 引薦 / 451
第四十二章 貝爾圖齊奧先生 / 464
第四十三章 歐特伊別墅 / 469
第四十四章 家族復仇 / 476
第四十五章 血雨 / 498
第四十六章 無限信貸 / 509
第四十七章 銀灰花斑馬 / 521
第四十八章 唇槍舌劍 / 532
第四十九章 海蒂 / 543
第五十章 莫雷爾一家 / 548
第五十一章 皮拉姆斯和西斯貝 / 557
第五十二章 毒藥學 / 567
第五十三章 魔鬼羅貝爾 / 583
第五十四章 債券的漲跌 / 599
第五十五章 卡瓦爾坎蒂少校 / 610
第五十六章 安德烈亞·卡瓦爾坎蒂 / 622
第五十七章 苜蓿園 / 635
第五十八章 努瓦蒂埃·德·維爾福先生 / 646
第五十九章 遺囑 / 654
第六十章 快報 / 663
第六十一章 治睡鼠偷桃之法 / 673
第六十二章 幽靈 / 683
第六十三章 晚宴 / 692
第六十四章 乞丐 / 703
第六十五章 夫妻爭吵 / 712
第六十六章 婚事 / 722
第六十七章 檢察官的辦公室 / 733
第六十八章 夏日舞會 / 744
第六十九章 調查 / 753
第七十章 舞會 / 763
第七十一章 面包和鹽 / 773
第七十二章 德·圣-梅朗夫人 / 778
第七十三章 諾言 / 790
第七十四章 維爾福家族的墓室 / 817
第七十五章 會議紀要 / 826
第七十六章 小卡瓦爾坎蒂的進展 / 836
第七十七章 海蒂 / 847
第三冊
第七十八章 約阿尼納專訊 / 869
第七十九章 檸檬汁 / 888
第八十章 指控 / 900
第八十一章 歇業的面包鋪和老板的房間 / 907
第八十二章 夜盜 / 927
第八十三章 上帝之手 / 940
第八十四章 博尚 / 947
第八十五章 旅行 / 954
第八十六章 審判 / 966
第八十七章 挑釁 / 979
第八十八章 侮辱 / 986
第八十九章 夜 / 996
第九十章 決斗 / 1004
第九十一章 母與子 / 1017
第九十二章 自殺 / 1024
第九十三章 瓦朗蒂娜 / 1033
第九十四章 真情吐露 / 1041
第九十五章 父女 / 1054
第九十六章 婚約 / 1063
第九十七章 上路前往比利時 / 1074
第九十八章 鐘瓶旅館 / 1081
第九十九章 法律 / 1093
**○○章 幽靈 / 1103
**○一章 洛庫斯特 / 1110
**○二章 瓦朗蒂娜 / 1116
**○三章 馬克西米連 / 1122
**○四章 丹格拉爾的簽字 / 1132
**○五章 拉雪茲神父公墓 / 1144
**○六章 分財 / 1158
**○七章 獅穴 / 1174
**○八章 法官 / 1182
**○九章 重罪法庭 / 1192
**一○章 起訴書 / 1199
**一一章 贖罪 / 1206
**一二章 啟程 / 1215
**一三章 往事 / 1228
**一四章 佩皮諾 / 1241
**一五章 路奇·王霸的菜單 / 1252
**一六章 饒恕 / 1260
**一七章 十月五日 / 1267
基督山伯爵(全三冊) 節選
大仲馬這部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中譯本《基督山恩仇記》和《基督山伯爵》兩個書名并行不悖。如果進行一次民意測驗,詢問古今中外的通俗小說中,哪一部在世界上擁有*多的讀者,而且從出版至今一直是暢銷書,那么回答《基督山恩仇記》的人,恐怕不在少數。不管怎么說,《基督山恩仇記》自1844年在《辯論日報》上連載,就引起極大的轟動,一百多年來始終暢銷不衰,不知譯成多少種文字,不知發行了多少億冊,又有多少人捧讀過,大概很難統計了。這種費時費工的大規模調查,自然不會有人去組織。但是譯者在大仲馬的故鄉法國逗留期間,曾參加過一次別開生面、有趣到了滑稽程度的調查問卷。事情發生在基督山城堡。不過,這座城堡不在基督山島上,而是建在巴黎西部遠郊的圣日耳曼昂萊。那里有法國國王弗朗索一世的行宮;也正是在那個地方,大仲馬寫出了《三個火槍手》《基督山恩仇記》等暢銷小說。大仲馬把那里看作是第二故鄉,并以基督山伯爵自居,一心想當堡主,卻苦于沒有自己的城堡。1847年有一天,大仲馬發現一塊風水寶地,位于圣日耳曼昂萊山腳,俯臨塞納河,他便買下這片坡地,請來一位建筑設計師,說道:“我要造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城堡,配一座哥特式小樓,建在小湖中央。花園要建成英國式的,帶幾條小瀑布。”“這我可辦不到,仲馬先生!這是一座黏土山丘,您造起樓來,要滑進塞納河的。”“您盡可以挖到巖石層,建造兩層地下室。”“這樣一來,造價會高達二十萬法郎!”而大仲馬的回答,足以刻畫出他那豪爽的性情:“但愿如此!”整個計劃如期實現。1847年7月25日,這座新建筑命名為基督山城堡,應邀前來慶賀喬遷之喜的客人多達六百多名,盛況空前。更加令人驚嘆的是,這種盛況持續了幾年。每天食客如云,高朋滿座;其中許多人,大仲馬連姓名都不知道,可見他的氣派,比起基督山伯爵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大仲馬并不因此而停止創作,他往往讓賓客飲酒作樂,獨自躲進湖中名為伊夫堡的小樓里,將如潮的文思、奇妙的構想化為文字。基督山城堡近似文藝復興時期建筑風格,符合大仲馬所追求的華麗。但華麗中也有文學家的特色,如窗簾的大掛鉤上,飾有大仲馬所喜愛的作家的側身像。客人見掛鉤上荷馬、莎士比亞、歌德、拜倫、雨果等人的側身像,奇怪地問道為什么沒有堡主本人的,大仲馬則回答:“我嘛,住在里面!”但時過不久,大仲馬就不滿足于“住在里面”了,他讓人給他雕刻了一尊半身像,堂而皇之地安放在門廳的正位,還配上一條座右銘:“我愛愛我的人。”其實,這條座右銘,大仲馬只講了半句,而他在《基督山伯爵》一書中,才表達了完整的意思,那就是:“我愛愛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正因為如此,我同別人*初的合譯本,就取名為《基督山恩仇記》,也是據此而來:書中兩大主線并行不悖,報恩報得徹底,報仇報得痛快。這非常符合中國讀者的心理,而《基督山恩仇記》深受中國讀者的喜愛,就不足為奇了。基督山城堡在風風雨雨中,歷時一個半世紀,幾經易手,也顯出了滄桑老態,作為文物亟待修繕。有喜愛大仲馬的作品而愿意出資者,*有名的要數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他愛屋及烏,出資將基督山城堡整修一新,改成博物館,使大仲馬文友會有了落腳之地。無獨有偶,英國一位富婆是大仲馬小說迷,她愿意將自己的財產捐給大仲馬文友會,只要該會根據她列出的問題,舉行一次問卷調查。百萬英鎊的巨額捐贈,大仲馬文友會當然不敢怠慢,哪怕英國富婆所列的問題大多令人啼笑皆非,也要當作富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嚴肅地印在問卷上。譯者到基督山城堡參加書市的時候,就目睹了工作人員分發問卷的情景。那場景有趣極了。人們看了問卷,就像欣賞奇文那樣興奮,以各自的情趣和想象力,認真地回答了這樣的問題(這里僅舉出有關《基督山伯爵》的一小部分問題):“埃德蒙·唐代斯得到的財寶,您估價多少?他使用了多少?還剩下多少?”“您認為剩下的財寶仍埋藏在基督山島上,還是轉移到別的地方了?書中有什么暗示或線索?”“您認為這批財寶下落如何?是否被后人發現?您看到什么歷史文獻上記載了此事?”“基督山伯爵和海蒂揚著白帆消逝在海上,您認為他們會到哪里定居?您是否獲悉他們后裔的消息?”如此等等,問題總有二三十個,印了滿滿兩大頁。同樣滑稽的是,有些答卷者也靈感大發,寫下稀奇古怪的答案,同英國富婆的問題相映成趣。譬如我的朋友,法國詩社主席夏爾潘特羅先生,就遺留財寶的問題這樣回答:“據可靠消息,大仲馬掌握了這批財寶,為了埋藏起來,才建造了基督山城堡。其秘密記在一張隱形紙上,同法西亞神父發現財寶秘密的那張紙一樣,夾在大仲馬的一本藏書里。大仲馬死后,藏書拍賣,如今下落不明。”中國讀者看完了《基督山恩仇記》,也可以回答英國富婆提出的問題,不必根據什么可靠的消息或文獻,只要發揮想象力就行了。這個譯本邀請陳筱卿教授參加,他譯了第三十七章至第六十章,特此表示感謝。第六章 代理檢察官就在這同一天,同一時刻,還舉行了一個訂婚喜宴,那是在巨流街美杜莎噴泉對面的一座普通建造的貴族古宅中,但賓客卻不是普通百姓、水手和士兵,而是馬賽城的頭面人物:有在竊國大盜統治時期辭職的文官,有反戈投入孔德軍營的武將,還有在仇恨這個暴君的家庭中長大的青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青年生活尚難安定,盡管家里曾花錢雇了四五個服役的替身,而這個暴君經過五年的流放生活,將成為殉國者,再經過十五年的波旁王朝的復辟時期,又將變為神人。席間談笑風生,全是當時的熱門話題,而情緒尤為激烈,言辭尤為生動而刻薄,反映了五百年來,南方宗教仇恨給政治仇恨火上澆油。在這些人看來,雄踞世界、稱霸一時的皇帝,現在淪為厄爾巴小島的君主,他從前聽慣一億兩千萬臣民用十種語言高呼:“拿破侖萬歲!”而今只統御五六千人,總而言之,他永遠失去了法蘭西,永遠失去了帝位。文官們歷數他的政治失誤,武將們講述莫斯科和萊比錫等戰役,婦女則大談他同約瑟芬皇后的離婚案。這一群保王黨人如此歡欣鼓舞慶幸的不是這個人的倒臺,而是一種準則的毀滅,慶幸的是他們從噩夢中醒來,又重新開始生活了。一位佩戴圣路易十字章的老者站起來,舉杯祝國王路易十八身體健康,他就是德·圣-梅朗侯爵。這一祝酒又令人憶起在哈特韋爾的那段流亡生活,憶起戡平叛亂的法蘭西國王。于是賓主喧擾,紛紛以英國的祝酒方式舉起杯,婦女則從各自的花束上撕下花瓣,撒滿餐桌。這種熱情洋溢的氣氛還真有幾分詩意。德·圣-梅朗侯爵夫人也開了腔。這個女人眼神冷峻,嘴唇很薄,年紀雖已五旬,但儀容仍然高雅,她說道:“哼!那些革命黨徒,在恐怖時期,他們把我們趕走,花幾個銅子就買下我們的古堡府邸,在里邊安安穩穩地搞陰謀詭計。他們現在若是在場,就不能不承認,我們才真心忠君報國,因為我們始終依戀搖搖欲墜的王朝;反之,他們朝拜的卻是初升的太陽,以便乘機發財,奪走我們的產業。對,他們不能不承認,我們的國王才是真正‘萬民愛戴的路易’,而他們那個竊國大盜,卻從來就是‘該死的拿破侖’,我講得對不對呀,德·維爾福?”“您說什么,侯爵夫人?……實在抱歉,我沒有聽您說話。”“哎!侯爵夫人,”提議祝酒的那位老者接上說,“不要打擾他們年輕人,他們快要結婚了,該說說話,當然不想談政治了。”“請原諒,母親,”一位美麗的金發姑娘說道,她那毛茸茸的明眸在珠光水流中蕩漾,“我讓德·維爾福先生陪了我一會兒,現在讓他陪您。德·維爾福先生,我母親跟您說話呢。”“我愿意回答夫人的話,”德·維爾福先生答道,“不過,剛才我沒聽清楚,夫人能否再問一遍。”“好,就饒你了,蕾妮。”侯爵夫人說著,深情地微微一笑。她那凋殘的面孔還能綻開笑容,叫人見了不免驚異。然而,女人的心就有這種天性,這顆心受偏見的熏陶,又受身份的約束,不管變得多么荒蕪,總有一個肥沃而歡樂的角落:這正是上帝賜給母愛的居所。“好,這回就饒你了……哦,維爾福,剛才我說,波拿巴分子根本沒有我們這種信念、我們這種熱忱,也沒有我們這種忠心。”“唔!夫人,他們沒有這些品德,至少有另外一樣,那就是狂熱。拿破侖可謂西方的穆罕默德,所有那些野心勃勃的無能之輩,不僅把他視為立法者和頭領,還把他視為一種象征,即平等的象征。”“平等!”侯爵夫人提高嗓門,“就他拿破侖,是平等的象征!那么,羅伯斯庇爾先生往哪兒擺呀?看來,你竊取了他的位置,給了那個科西嘉人,然而我覺得,有竊國這一件,就夠說的了。”“哪里,夫人,”維爾福說道,“我讓他們各得其所。羅伯斯庇爾在路易十五廣場的絞刑架上,拿破侖則在旺多姆廣場的石柱上。這兩個人都講平等,所不同的是前者主張下降,后者鼓吹上升,即前者壓低國王的地位,和斷頭臺拉齊;后者抬高人民的地位,和朝廷扯平。”維爾福又笑道:“這不等于說,這兩個家伙不是無恥的革命黨魁,而熱月9日和4月4日對法國不是兩個喜日子,不值得秩序和君主制的友人慶祝。這同樣也表明,拿破侖盡管倒臺,但愿他一蹶不振,他總還有一幫狐群狗黨。有什么辦法呢,侯爵夫人?克倫威爾只抵得上半個拿破侖,也還有他的同黨呢!”“你不覺得嗎,維爾福,你這話遠遠就能嗅出革命的氣味。但我并不怪你,既然是一個吉倫特黨人的兒子,身上總難免留點那種特色。”維爾福的額頭立刻漲得通紅,他答道:“不錯,夫人,家父曾是吉倫特黨人,然而,他并沒有投票贊成處死國王。在恐怖時期,家父也同您一樣遭到放逐,他險些步令尊的后塵,死在同一個斷頭臺上。”“是啊,”侯爵夫人又說道,提起這一血腥的往事,她毫未動容失色,“他們二人雖然同上斷頭臺,但是緣起卻天差地別。有事實為證:我的全家一直追隨流亡的幾位親王,而令尊卻迫不及待地歸附新政府。努瓦蒂埃本來是個普通公民,自從參加了吉倫特黨,就搖身一變,成為努瓦蒂埃伯爵,還進入了貴族院。”“媽媽,媽媽,”蕾妮插話說,“你也知道,大家有言在先,不再提那些傷心的往事。”“夫人,”維爾福答道,“我愿意附和德·圣-梅朗小姐的看法,懇請您忘掉過去。那種往事,連上帝的意志都無能為力,何必還怪罪人呢?上帝可以改變將來,卻不能修改過去。我們這些肉體凡胎的人,縱使不去否認過去,起碼也要遮掩起來。再說,我本人不僅擯棄了家父的政治觀點,也放棄了他的姓氏。家父從前是,或許現在還是波拿巴分子,而我卻是保王黨人;他叫他的努瓦蒂埃,而我卻叫德·維爾福。讓殘余的革命漿汁和老樹干一同枯死吧,而新生的幼枝要脫離老樹干,但是不能,我真想說它還不愿意一刀兩斷。”“好哇,維爾福,”侯爵贊道,“好哇,回答得精彩。我也一直勸侯爵夫人忘掉過去,可始終未能說服她,但愿你的話她能聽進去。”“嗯,好吧,”侯爵夫人說道,“我們忘掉過去,這我求之不得,一言為定。不過從今以后,維爾福可得堅定一些。千萬不要忘記,維爾福,我們在陛下面前為你擔保:有我們的舉薦,陛下才俯允既往不咎(她伸出手讓維爾福吻一下),同樣,我應你的懇求才不再計較。然而你要注意,一旦叛逆分子落入你的手掌,你就該想一想,眾目睽睽注視你,因為大家都知道,你的家庭可能同那些叛逆分子有干系。”“唉!”維爾福答道,“我的職業,尤其我們所處的時代,都促使我執法嚴厲,我也一定嚴懲不貸。我已經對幾名政治犯提起了公訴,在這方面經受了考驗。只可惜,我們還不能高枕無憂。”“你這樣認為?”侯爵夫人問道,“我有這種擔心。拿破侖在厄爾巴島,同法國咫尺之隔。他的黨徒站在海岸,幾乎能望見他的身影,自然都企足而待。馬賽城到處都是領半餉的帝國舊軍官,他們尋釁滋事,同保王黨人吵架,因而上流社會常有決斗,下層庶民常搞暗殺。”“是啊,”德·沙維厄伯爵接過話頭,他是德·圣-梅朗先生的老友,又是德·阿圖瓦伯爵的內侍,“是啊,不過,您知道,神圣同盟要給他搬個地方。”“對,我們從巴黎動身的時候,正議論這件事,”德·圣-梅朗先生也說,“打算把他送往什么地方呢?”“送往圣赫勒拿島。”“圣赫勒拿島?那是什么地方?”侯爵夫人問道。“位于赤道那邊的一個島,離這兒有兩千法里呢。”伯爵答道。“那好極啦!正如維爾福所說,把這樣一個人留在附近,簡直太荒唐了:一邊是他的家鄉科西嘉,另一邊是他妹夫當國王的那不勒斯,而對面則是他企圖為他兒子建立王國的意大利。”“糟糕的是,有1814年的協定束縛我們,”維爾福說道,“動一動拿破侖,就是違反協定。”“哼,違反就違反,”德·沙維厄先生說,“他下令槍殺當甘公爵的時候,就那么認真遵守協定嗎?”“對,”侯爵夫人說道,“就這樣辦:神圣同盟把拿破侖從歐洲清除掉,維爾福把拿破侖的黨徒從馬賽清除掉。國王不當政則罷,一旦當政,內閣就要精明強干,命臣就要忠貞不貳。這才是防患于未然的辦法。”“可惜呀,夫人,”維爾福微微一笑,說道,“總是禍已釀成,才找來代理檢察官。”“那就由他弭禍消災吧。”“我還可以告訴您,夫人,我們并不弭禍,而是懲戒,僅此而已。”“嘿!德·維爾福先生,”一位美麗的年輕姑娘說道,她是德·沙維厄伯爵的千金,又是德·圣-梅朗小姐的密友,“趁我們在馬賽的時候,您設法審個案子,讓人開開眼,我從未見過法庭是什么樣子,聽說很有趣。”“不錯,小姐,非常有趣,”代理檢察官答道,“那不是舞臺演出的悲劇,而是真正的慘劇;那不是佯裝出來的痛苦,而是名副其實的悲痛。落下幕布之后,劇中那個人不是回去同家人共進晚餐,然后安安穩穩地睡一覺,次日好重新登臺;不是的,他要返回牢房,去見劊子手。現在您明白了吧,神經脆弱的人要尋找刺激,沒有比這更合適的場面了。請放心,小姐,一旦有機會,我就讓您開開眼。”“說得我們心驚肉跳……可他還笑呢!”蕾妮臉色煞白,說道。“有什么辦法……這是一場決斗……政治犯和其他罪犯,算起來,我已經判處五六個死刑的……哼,天曉得就在此刻,有多少人暗地里磨刀霍霍,或許已經對準了我的胸膛!”“噢!上帝呀!”蕾妮嘆道,她越來越神色黯然了,“德·維爾福先生,您這話當真嗎?”“完全當真,小姐,”年輕的司法官微微一笑,又說道,“小姐和我都盼望精彩的審判,小姐是要滿足好奇心,而我是要滿足勃勃雄心。不過判了這類案子,局勢只能惡化。拿破侖的那些兵痞,早已習慣盲目地沖向敵人,難道您認為他們在開一槍或舉刀刺殺前,還會三思而后行嗎?他們可以打死素昧平生的俄國人、奧地利人或匈牙利人,要干掉他們眼中的仇人,難道還會有所顧忌嗎?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樣也好,否則,我執法就師出無名了。我何嘗不如此,看到被告怒形于色,眼中冒火,我就感到勇氣倍增,精神抖擻:這不再是一場訴訟,而是一場戰斗了。我進攻,他還手,我強攻硬打,同所有的戰斗一樣,結果總要分個勝負。訴訟就是這么回事!面臨危險,講話才能雄辯。被告在我反駁之后,如果沖我微笑,就表明我講得不好,表明我的指控蒼白無力,論證不足。一位檢察官確信被告有罪,看到在如山的鐵證、雷霆萬鈞的雄辯的打擊下,被告不得不低頭認罪,您想想他該多么自豪啊!那顆低下去的腦袋,肯定要掉下去。”蕾妮輕輕叫了一聲。“這才叫能言善辯。”一位賀客說道。“這才是我們時代需要的人才。”第二個人說。“就說您上次辦的案子,親愛的維爾福,那才叫精彩呢,”第三個人說,“要知道,弒父的那個人,還未等劊子手碰一碰,就讓您這張利口給殺死了。”“唔!這種大逆不道的人,”蕾妮說道,“我看倒罪不容誅,他們受什么刑罰都不為過。然而,那些可憐的政治犯!……”“政治犯更是罪惡滔天,蕾妮,要知道,國王就是萬民之父,陰謀推翻或刺殺國王,就是謀殺三千二百萬臣民。”“哎!不管怎么說,”蕾妮又說道,“德·維爾福先生,您會答應我,從寬判處我為之求情的那些人吧?”“請放心,”維爾福說著,十分甜美地笑,“我們共同來撰定起訴書。”“我的寶貝,”侯爵夫人說,“你還是玩鳥玩狗,留心你的服飾吧,別打擾你未婚夫的公事。如今刀槍入庫,文官用事了。這個意思有句拉丁話,說得極為深刻。”“用長袍替代武器吧。”維爾福頷首說道。“我不敢獻丑講拉丁文。”侯爵夫人答道。“我倒希望您當個醫生,”蕾妮又說道,“主殺天使,盡管也是天使,但總使我感到恐怖。”“好心腸的蕾妮!”維爾福喃喃說了一句,同時深情地看了姑娘一眼。“我的千金小姐,”侯爵說道,“德·維爾福先生在這個省份,將是道德和政治的醫生。相信我好了,這是個了不起的角色。”“令人忘卻他父親曾扮演的角色,這倒不失為一種好辦法。”不肯饒人的侯爵夫人來了一句。“夫人,”維爾福苦笑一下,又說道,“我已經榮幸地告訴您,家父已摒棄從前的過錯,至少我希望如此,他成了宗教和秩序的一位熱忱的朋友,一個也許比我還優秀的保王黨人。因為他是悔過自新,而我僅僅是出于篤誠。”這番話措辭得宜,維爾福講完便掃視賓客,看看他饒舌的效果,如同他在法庭上爭辯之后,瞧瞧旁聽席上有何反應。“喂,親愛的維爾福,”德·沙維厄伯爵接過話頭說道,“前天在杜伊勒里宮,我也正是這樣回答御前大臣的。他向我了解,一個吉倫特黨人的兒子,如何同孔德軍的一位軍官之女結成奇緣。大臣聽了我的回答,就完全理解了,而這也是路易十八所提倡的聯姻方式。想不到國王留心聽了我們的談話,他插進來說‘維爾福’,請注意,國王沒有稱努瓦蒂埃,而是加重語氣稱維爾福;國王說:‘維爾福前途遠大,這個年輕人已經成熟,他是我的人。聽說德·圣-梅朗侯爵夫婦選他做乘龍快婿,我非常高興。如果他們不先來請求我允婚,我也會要當這個大媒的。’”“國王真是這么講的嗎,伯爵?”維爾福樂不可支地高聲問道。“我向您轉述的是他原話,如果侯爵肯開誠布公,那么他就會承認我此刻向侯爵轉述的,完全符合國王對他本人講的話;那還是半年前,侯爵請國王恩準他把女兒嫁給您時,國王對他這樣講的。”“不錯。”侯爵答道,“這位明主對我恩同再造,我一定不遺余力為國王陛下效勞!”“好啊,”侯爵夫人說道,“我就喜歡你這樣子。現在,逆賊盡管來吧,在這里準能受到款待。”“我可不然,媽媽,”蕾妮說道,“我要祈求上帝不讓他聽您的話,也只給他打發來一些小偷、軟弱的破產者和膽小的騙子。這樣的話,我才能睡安穩覺。”“您這樣講,”維爾福笑道,“就等于祝愿一名醫生只診治頭疼腦熱、皮膚擦傷一類的小毛病。正相反,您若真希望我當上檢察官,就該祝愿我治那些重疾頑癥。這種治療才能給醫生帶來聲譽。”也是天緣巧合,維爾福剛表達這種心愿,就如愿以償了。正好這時,一名貼身仆人走進來,附耳對他說了幾句話。維爾福道歉離席,過了片刻又回來,只見他面含微笑,喜形于色。蕾妮深情地望著他。他那藍色的眼睛、黝黑的皮膚以及黑色的頰髯,此刻看上去的確是個英俊瀟灑的青年,因此,這姑娘的整個心思,似乎都吊在他的嘴唇上,等待他說明離席片刻的緣故。“哦,小姐,”維爾福說道,“剛才您期望找個當醫生的丈夫,而我和羅馬醫神埃斯科拉庇俄斯的門徒(1815年還這樣講),至少有這樣一個相似之處,即現時從來不屬于我,這不,即使在訂婚宴席上,我坐在您的身邊,也有人來打擾。”“打擾您是什么緣故呢,先生?”美麗的年輕姑娘問道,露出不安的神色。“唉!是看一名患者,據說那人病入膏肓,命在旦夕了:這回,病癥接近絞刑架。”“噢,天哪!”蕾妮面失血色,高聲嘆道。“真的呀!”賓客異口同聲地說。“看來,確實發現了波拿巴黨的一起小小的陰謀。”“會有這種事?”侯爵夫人問道。“這是告發信。”維爾福念道:檢察官先生:王室和教會的一位友人特此報告,有一個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人,系“法老號”船大副;該船自士麥那返航,中途在那不勒斯和費拉約港停靠,今天早晨抵港。此人受繆拉指使,將一封信送交竊國大盜,又受竊國大盜差遣,要將一封信送交巴黎的波拿巴逆黨組織。逮捕其人即可繳獲罪證,這封信他不帶在身上,即藏在他父親家中,或在“法老號”船艙室里。“可是,”蕾妮說,“這只不過是一封匿名信,還不是給您的,而是給檢察官先生的。”“不錯,然而檢察官先生不在,他的秘書收到這封信,受命拆開,接著派人找我,卻沒有找到,于是下令抓人。”“這么說,那個罪犯抓起來了。”侯爵夫人說道。“應當說被告。”蕾妮訂正說。“是的,夫人,已經抓起來了,”維爾福答道,“正如剛才我榮幸地對蕾妮小姐說的那樣,如果搜出那封信,那么病人確實病得很重。”“那個可憐的人在哪兒?”蕾妮問道。“在法院。”“去吧,朋友,”侯爵說道,“別處等著你給國王辦事,就不要和我們在一起疏忽公務。去為國王效力吧。”“噢!德·維爾福先生,”蕾妮雙手合十說道,“今天是您訂婚的日子,您要寬大為懷。”維爾福繞過餐桌,走到年輕姑娘的座位跟前,俯在椅背上說道:“我將盡力消除您的擔心,親愛的蕾妮。不過,如果罪證確鑿,指控屬實,那就應當割倒波拿巴黨的這株毒草。”聽見“割倒”這個詞,蕾妮不禁渾身一抖,因為要割倒的這株草長著一顆腦袋。“好啦,好啦!”侯爵夫人說,“不要聽女孩子之見,維爾福,她早晚會習慣的。”侯爵夫人伸出枯瘦的手,讓維爾福親吻。維爾福吻的時候,眼睛卻盯著蕾妮,分明對她目語:“我吻的是您的手,至少在此刻,我渴望吻到您的手。”“不祥之兆!”蕾妮輕輕嘆了一聲。“老實說,小姐,”侯爵夫人說道,“你簡直幼稚到了極點,我真不明白,國家的命運,同你這感情的無常變化、心腸的過分慈軟,能有什么聯系呢。”“噢!媽媽!”蕾妮輕聲怨道。“寬恕保王黨中這個壞成員吧,侯爵夫人,”維爾福勸道,“我向您保證,我身為代理檢察官,一定盡心盡職,辦案十分嚴厲,絕不手軟。”身為司法官的維爾福對侯爵夫人這樣講,而作為未婚夫的維爾福,同時又向未婚妻丟眼色,目語道:“請放心吧,蕾妮,看在你的愛情分上,我一定采取寬大的態度。”蕾妮報以*甜美的微笑,于是,維爾福心懷天堂地離開了。
基督山伯爵(全三冊) 作者簡介
大仲馬(Alexandre Dumas,1802—1870),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劇作家,“現代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的文學導師,被譽為“文壇火槍手”“通俗小說之王”,別林斯基稱其為天才小說家。其代表作有《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等,其作品風靡世界近兩百年,影響巨大。李玉民,首都師范大學外語學院教授、翻譯家。從事法國文學翻譯多年,譯著五十余種。主要譯作有:《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巴黎圣母院》等;主編《紀德文集》(五卷)、《法國大詩人傳記叢書》(十卷)。編選主譯的《繆塞精選集》獲2000年國家圖書獎,翻譯的《上學的煩惱》獲得第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