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人妖bbbbbxxxxxhd,国产绿帽绿奴一区二区,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鲁鲁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站,www.55se.com,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超值優惠券
¥50
滿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場圖書通用(淘書團除外)

不再提示
關閉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

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

作者:梁珍珍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11-01
開本: 其他 頁數: 256
¥14.1(2.9折)?

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中 圖 價:¥21.1(4.3折)定價  ¥4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615805
  • 條形碼:9787554615805 ; 978-7-5546-158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療愈原生家庭傷痛,不是等待父母認錯、道歉,而是把自己愛回來。寫給每個當下內在虛弱強大靈魂,活得痛苦是因為內心虛弱。四色精美,手繪彩插。幫助你重塑心靈,開始走向成熟、真實、內在穩定的強大自己 父母都是凡人,所謂的“完美媽媽”并不存在,我們都曾受過傷。 傷害或許可以彌補,也可能一輩子無法彌補,療愈自我是我們一生要做的功課。 走出原生家庭,彌補自己的性格缺陷,“看見”和“承認”是前提。如何面對無可避免的傷害? 你可以選擇原諒,也可以選擇不原諒。但須學會放下——放下過去,與內心的父母和解,成為獨立于父母的個體,是自我成熟的一部分。 我們的一生就是不斷地學習如何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和真實的自我的過程。 當你越能夠面對真實的自己,就越具有面對現實的能力。 四色精美,手繪彩插,特邀知名插畫師孔雀為本書繪圖,暖心治愈。 通過這本書,你可以認識到: ??真相本身就有療愈性,唯有表達真實情感,才有機會成為自己。心智愈健全,心理韌性越強。 ??原生家庭是核心力之源,無完美原生家庭和全無創傷孩子,我們終生都走在自我療愈之路上。 ??如果無法原諒他們(父母),不須原諒,只須學會放下,放下是走向成熟自我標識之一。

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 內容簡介

所以,一切都是父母的錯嗎? 父母都是凡人,我們理想中的“完美媽媽”并不存在。我們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童年創傷,它們一直伴隨著我們長大。而“看見”和“承認”是通往和解和療愈的前提,王雪巖用實際案例、細微的筆觸,深度揭示了各種傷痛背后的心理機制,幫助我們看見、承認、走出,與內心的父母和解。即使我們帶著傷長大,也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 目錄

PART 1

與創傷體驗同行

你的痛苦,誰的錯? - 002

生命需要被寵愛,生命值得被寵愛 - 008

被蠶食的滿足感:那些混淆的體驗正制造著痛苦 - 016

讓來自原生家庭傷害翻篇,很難,需要很多努力 - 023

小時候缺愛,成年后如何解決? - 030

怎樣盡可能避免“遺傳”父母的性格缺陷? - 034

“父母皆禍害”下的責任不能與幸福不能 - 037

以愛消融恨,遠勝過以恨漫延恨 - 042

PART 2

我們內心那些隱秘的運作

忍不住地發脾氣 - 050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 - 057

怨婦無人疼 - 065

以“為了你好”的名義 - 070

你很委屈,但總有些緣由讓你被嫌棄 - 076

到哪里去找那個“全好”的人? - 082

控制欲從何而來? - 088

擁抱內心的嬰兒 - 094

PART 3

以現在為起點,嘗試改寫你的人生狀態

在痛苦與修復之間,隔開的是承認 - 106

與戾氣和解 - 111

打破“我不能好”的魔咒 - 117

冰雪下亦有新芽 - 122

無法淘凈的泥沙:低自尊 - 128

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好的自己” - 133

反思和堅持,是*好的辦法和教科書 - 139

所謂成長,就是承認痛苦是逃不掉的真實存在 - 146

PART 4

童年積累的人際經驗決定了現在的關系模式

為什么痛苦的模式會重復? - 158

與人共處:現在的關系,過去的經歷 - 162

與人共處:合適的溫度 - 168

與人共處:傾聽的心靈 - 173

對于使人痛苦的關系,有一個選擇叫“放棄” - 178

如何理解家庭生活中的“邊界”? - 183

我該如何對待他? - 187

那些讓人感覺舒服的人是怎樣煉成的? - 193

PART 5

父母的責任:幫助孩子發展,而非決定孩子人生

孩子的癥狀在說話 - 202

受到虐待的孩子為什么會認同他們的父母? - 209

給寶貝的一封信:“孩子,媽媽不代表正確” - 212

有時候,母親需要“自以為是” - 225

情感被充分滿足的孩子,成績不會太差 - 230

不要讓變態的愛,污染了孩子純稚的心 - 235



展開全部

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 節選

你的痛苦,誰的錯? 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痛苦,尤其是長大之后。 在咨詢室里,我*常見到的面對痛苦的反應有兩種。一種是“都是他們(父母)的錯,要不是他們當年那樣對待我,我今天一定要幸福得多”;另一種是“我這么痛苦,一定是因為我不好,要不然為什么別人都沒有事,只有我應對不了這些苦惱?” 面對**種情況,我內心*常被喚醒的情感體驗是無奈和憤怒。我想,這些體驗也對應了他內心的無力感和因痛苦感受而被喚起的恨。面對第二種情況,我常常感受到的是無力與心疼,這可能又對應了他內心的被限制體驗和無力擺脫痛苦的悲傷。 在我自己十余年的被分析過程中,曾無數次體驗過這兩種對痛苦的處理方式,也深刻地體驗到,這兩種方式都沒有辦法把我從痛苦里解放出來。相反,每當我陷進這樣的情感處理方式時,就會額外增加許多痛苦的感受,要么恨別人,要么恨自己,不管恨誰,恨就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炙烤著我的內心世界。 就這樣每天生活在痛苦的起起落落之中,一直到我慢慢知道,也慢慢接受,所有的痛苦,不管是已經發生的,還是即將到來的,作為獨立于我之外的一種存在,根本不是我可以完全掌控得了的,我能做的,大約只有臣服于命運之手,去感受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去試著與一切和平共處,不拒、不迎。然后,痛苦對我的控制之手慢慢松開來,讓我可以擺脫痛苦的掌控,獲得時短時長、時強時弱的自由。 當我能安靜下來,盡量去感受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時,我的生命中發生了*重要的一個變化:“被傷害”感慢慢消退,內心的平靜多起來,感受“萬物有靈且有愛”的時刻多起來。而這一切的到來,是因為經過十多年的被分析,“穿越火線”的痛苦,逐漸獲得的。而這個穿越的過程,依然還在繼續,也許,終生都不可能完成。 我們每個人活著,都有對幸福的渴望,但是每個人都無法擺脫痛苦的襲擊。 在我們生命的*早期,就發展了一個很基本的處理痛苦的方式:把感受在內心區分為好的、舒服的部分與壞的、痛苦的部分(分裂),把好的留下,壞的扔出去(投射)。 從生命一開始,我們處理痛苦的方式是無法允許好的與壞的共存,無法相信痛苦不會完全吞食掉美好。為了避免痛苦的侵襲,保存住美好的體驗,我們會動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把痛苦的可能驅除出我們的感受,可*終往往會發現,我們做了那么多努力,其實都是徒勞,因為在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按照它們原本的樣子存在著,并不會因為我們的喜歡或厭惡而轉變軌道。而我們真正能幫助自己感覺好一些的,只是接受它們按它們原來的樣子存在于世界上。 有些人,面對痛苦時會選擇回避。躲開所有的人與事,避免所有沖突的可能。當他避免了人際間的痛苦時,也失去了探索世界甚至是走上社會的機會。他們既可能成為宅在家里的“啃老族”,也可能成為每天生活在戰戰兢兢中的焦慮者。他們并不能真的避免掉痛苦,只是選擇了一種他們熟悉的痛苦。 有些人,面對痛苦時會選擇戰斗。他讓自己發展出非常強大的能力,沒有人可以控制他,傷害他。當他遇上困難的時候,首選的方式是讓自己不斷學習,強大,強大到沒有多少人可以比他的能力更強,這樣他就可以在感覺中將自己體驗為是安全的,但這只是他的感覺,卻未必是事實。他不可能強大到如上帝般全能。所以,不管他多么強大,也無法除去“恐懼”這一痛苦。他的強大恰是來自對恐懼的抵御,這就意味著,他越強大,強大背后的恐懼就越強烈。這些恐懼帶來的,并不是幫助他尋找到更多改善的資源,而是讓他感到越來越孤獨。 有些人,面對痛苦時會責備自己不夠好。認為“如果我像××一樣擅長處理情緒、人際關系,那我就不會像現在這么糟糕”。當他責備自己的時候,也許那恰是他回避面對痛苦的一個嘗試:如果只是我的能力不足,我就可以通過學習具備那些能力,就不必體驗那些痛苦了。這樣的感受過程,可以幫助他獲得一些可控感:我只要控制自己怎么做,就可以控制痛苦不出現。可事實往往是,當他回避了去體驗到那些痛苦時,他也很難去理解到那些痛苦背后的訴求,不理解痛苦在表達什么,也就很難使那些痛苦體驗真的得到釋放。 有些人,面對痛苦時會責備他人不夠好。認為“如果他沒有那樣,我就不會這么痛苦”。有時候是的,是他人的一些過失,帶給我們痛苦的體驗,但有時候,我們內心的痛苦,真的只與我們自己感受世界的方式有關,人格中的偏執成分越多,這部分影響就會越明顯。 多年前我幫助過一個人。在他**次來到咨詢室的描述中,他的媽媽簡直就是一個惡魔。我驚訝于他如何長大,有了相當不錯的社會生活,同時也預感到我們的咨詢關系在某些時刻可能會變得非常艱難。盡管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當這個時刻真的到來的時候,還是把我驚得目瞪口呆。 在我們工作的某個階段,在他的感受中,我完全成了一個迫害狂,對他充滿了嘲諷、鄙夷、拒絕、傷害,就像是他曾描述過的他媽媽的翻版。我們之前幾年工作中曾討論過的一些話題,重新被他提起。可是,這一次提起,他只記得其中的某幾個句子、詞匯,情境完全被忽略,他重新串聯了那些句子和詞匯,重新為它們賦義。于是,曾經的那些溫暖和理解的時刻完全消失了,所有的句子都變成了他被傷害的佐證。我感覺自己不管做怎樣的努力,都會被他憤怒地擋回來。此時他來到咨詢室的任務似乎只有一個:努力證明我是錯的,是傷害他的魔鬼。慢慢地,我也被他引入一種既憤怒又無助的絕望狀態,我開始感覺到自己真想把他從咨詢室里趕出去,讓他自生自滅。而自生自滅,正是他對周圍人*深的憤怒。 借助于自己對他的憤怒,我深刻體驗到他的內心正在經歷著怎樣的痛苦??墒沁@些痛苦,并不真的來自我如魔鬼般地傷害他,而是他的內心被那個魔鬼的影子占據著。當他用那個魔鬼的影像去“考核”我的時候,他就把那個影像放到我的身上,將他在我身上看到的影像,當成了真實的我(投射、投射性認同的過程)。在他一次次比較我與那個影子的過程中,真實的我被一點點扭曲成了魔鬼形象。如果我真的一腳把他踢開,就會在現實中證明我就是那個魔鬼,就像他成長過程中所感受過的媽媽一樣。還好,我及時理解了我們之間的這個痛苦過程,并沒有踢開他,他也在不斷增加的對比與思考中,逐漸穩定下來。 所以,你看到了嗎?在這個世界上,你不管做怎樣的努力,都不可能將痛苦從生命中消除,我們能做的,只是允許它存在,并盡量理解它存在的意義,進而減少它對我們的影響。 有些痛苦,來自現實。我們無論如何都擋不住衰老、死亡的腳步,這些破壞性的力量會伴隨我們終生,不知 什么時候就會被它重重打上一拳,踢上一腳;我們也會成為他人所無法承受的痛苦的接收者,成為無辜的被傷害者;有時我們被傷害,僅僅是因為我們所渴望的與我們所痛恨的東西是相伴而生的,我們得到滿足的時候,也無法拒絕痛苦;有些來自我們內心,就像上面談到的那個案例,我們對世界感受的方式,也決定了自己被世界對待的方式。而我們感受世界的方式,來自我們成長中積累的經驗,來自被養育的方式,來自我們生存的環境與文化,也來自我們自己內在世界發生的各種“化學反應”。 沒有哪一個人,不管是我們的父母還是我們自己,可以為此負全責。 所以,我們永遠不知道誰才是我們痛苦的完全責任人。如果一定要找到一個案主的話,那只能是:命運。但某種意義上,命運實際上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的。那就是,你能夠幫助自己發展出多少尊重生命自身過程的能力,發展出多少接受生命本來存在狀態的能力,發展出多少放棄掌控自己之外世界的勇氣,發展出多少真實地面對自己內在情感世界的能力。發展出的越多,你越能坦然享用生命過程;越少與生命對抗,你就越能自由地生活,而不被痛苦所牽制。 所謂成長,就是承認痛苦是逃不掉的真實存在 每個孩子從一出生就不得不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從母體出來時的寒冷;迅速且反復出現的饑餓;身體柔弱帶來的各種不自由;沒有語言能力帶來的無法被理解和回應…… (何況還有可能遇上疾病、同胞競爭、養育者功能不良等考驗) 所以,每個孩子的長大其實都是一場不斷面對痛苦、感受痛苦,*終克服痛苦的冒險。這個過程,就是成長,心理的成長。 但是這個過程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面對痛苦,我們人類會本能地選擇逃避。小嬰兒通常在生命之初就具備一些在自己的心里空間去處理痛苦體驗的方式:分裂和投射。 所謂分裂,就是將舒服的體驗與不舒服的體驗在內心做一個劃分:舒服的是好的,不舒服的是壞的。 分裂之后,就把壞的體驗投射給自己之外的某個客體(通常是養育者)。把舒服的體驗感覺為來自好媽媽的照顧,相對應的自己是一個美好的好嬰兒;不舒服的部分感覺為是壞媽媽造成的,對應的是不被歡迎的壞自己。 這樣,好和壞分開了,只要扔掉(投射)壞的,保留好的就可以緩解內心的痛苦體驗了。 當然,在嬰兒的內在過程中,不會像說的這么簡單。 比如當嬰兒內心健康分裂的能力不足時,就會把沒有分裂干凈的內容再分裂、再分裂、再分裂,一直分裂下去…… 內在空間可能就會碎成碎片,甚至粉末,難以整合成一個整體。 而人格發展的目標,恰是整合:好壞共存于一體。 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他所經歷的痛苦體驗會越來越多。 如果他的養育者可以在情緒中有足夠的抱持能力,抱持他因挫敗而產生的痛苦體驗,孩子就可以在養育者的幫助下,慢慢發展出耐受挫敗體驗的能力,從而獲得修通傷害性情感。 比如當一個嬰兒餓得哇哇哭時,媽媽抱起他來(關注到孩子的反應、回應孩子的情感),一邊輕輕撫摸嬰兒,一邊說“哦,寶寶餓了,寶寶現在想吃奶了(命名痛苦體驗、鏡映孩子的感受)”,然后母親幫助嬰兒找到乳頭,并且低頭看著他,與他不斷交換著滿懷愛意的目光。 這時候孩子的情感就是被媽媽抱持的。 也就是說,當孩子經歷痛苦體驗時,媽媽傳遞給他的經驗是:“雖然痛苦,但你是安全的。我理解你的痛苦,也愿意幫助你度過這個痛苦,我會保護你。你要相信,痛苦是不會危及你的安全的。” 孩子在這樣反復發生的安全體驗中慢慢就會發展出承受痛苦的能力。一個有能力承受痛苦的孩子,就會更有勇氣去探索世界,從而也就更容易發展出更多的社會能力。 如果媽媽并不敏感,當孩子哭泣時,媽媽變得手忙腳亂,或者因為疲憊而對孩子很惱火。孩子就有可能從媽媽的情感中感受到自己被拒絕,是難以獲得安撫和幫助的。這可能會進一步喚醒嬰兒的焦慮,他可能會將這樣的過程感受為痛苦是被禁止的或是不允許表達的,從而就會對痛苦體驗發展出更多的抗拒。 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太多或者太嚴重,對一個孩子來講,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創傷。當他長大后,可能就會因為對痛苦體驗的恐懼而減少去面對痛苦和修復創傷的勇氣。而我們人格一生的成長,就是不斷修復創傷的過程,也就是說,早年積累的這些情感體驗可能會阻礙這個孩子的人格成長。 正是因為我們早年經歷過這樣的,完全由照顧者來保證我們生命延續的階段,所以我們每個人身體里都或多或少地殘留著嬰兒期的感覺:我的命運是被那些強大的人(理想化客體)掌控的,而我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這個感覺又會催生我們很多期待:那個強大者應該給予我滿足,他不應該讓我感覺到痛苦;如果有痛苦,他就應該把痛苦拿走。 這個強大者,可能是任何代表權威的形象:國家、政府、工作單位、領導、行業權威、心理咨詢師,等等。 當這些人做了父母之后,他們也會對自己有“命運掌控者”的期待:“我應該為孩子做好一切,否則我就是不合格的父母?!? 其實,這不過是他自己對于完美父母的期待在孩子身上的投射罷了。 一方面,沒有人真的可能成為完美父母,所以他對自己的這個要求會不斷地使他感受到挫敗和內疚。 另一方面,他對完美的期待也可能導致他對掌控感的強烈需要(無法忍受瑕疵與失控),從而促使他無法體驗到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可能具有獨有的特征與需要。 在完美的期待之下,他反而可能成為孩子的暴君。 某種程度上講,我們心靈成長的目標之一,就是放棄對“完美父母”的期待,接受現實的不完美,接受痛苦永遠是成長的伴隨者這個現實。 但這個過程并不容易完成。因為成長的每一步,都伴隨著喪失的痛苦:當我們出生時,失去了溫暖的子宮;當我們學走路時,漸漸失去了媽媽的懷抱;當我們上幼兒園時,失去了與熟悉和安全的家庭的全天候相處…… 反正我們不管擁有了什么,都會伴隨著相應的失去。對失去的拒絕,是我們與命運抗衡的*主要的方式。于是很多人在尋找“捷徑”,試圖繞過成長的痛苦,直接到達幸福的彼岸,但現實卻一次又一次地證明,這個捷徑并不存在。反倒是在繞開痛苦的同時也阻礙了成長。 成長與痛苦就像硬幣的兩面,當你拒絕其中一面時,另一面也跟著被丟掉了。 捷徑一:都是父母的錯 如果我們找到一個人能為我們的生命負責,他負責讓我們成長,讓我們舒服,讓我們有成就,而我們只要等待著一切自動到來就好了,那真是太美好不過的事情。 當然,在我們嬰兒期,我們真的曾經得到過這個天堂,但是,隨著我們長大,這個天堂離我們越來越遠。 但是很多人死死地抓住這個“曾經”,拒絕承受“長大也意味著失去嬰兒的天堂”。 越多無法放棄曾經,也就會越多感受到不被滿足的痛苦體驗,因為不管我們內心如何期待,外在世界都不會把我們永遠當作嬰兒對待。 在臨床中,我看到過太多人被恨所鉗制。 他們就像被拴在父母這根木棍上的貓,恨就是連接他們與父母的繩索。他們無法鼓起勇氣放棄“父母塑造我的命運”的想法。 他們一直期待著父母的改變帶來他們的改變,甚至渴望著能夠回到過去,改寫歷史,從而改寫自己現在的命運。 他們無法在情感中意識到,自己早已不再是那個完全沒有辦法照顧自己的嬰兒,無法意識到他們現在已經有能力書寫自己的人生。 其實,如果他們把恨父母的力量調整一下方向,改變為“我為自己的命運負責”,可能他們的生活早已經獲得了改變。 但是他們無法放棄父母是自己命運的掌控者的想法,也就無法從痛苦中釋放自己。 捷徑二:學習心理知識 他們學習大量的心理知識(從象征層面看,知識也可以是全能父母的象征),試圖在學習這些知識后帶領自己成長,而不必經歷那些情感中的沖突。實際上,這基本不會實現,因為真正促進我們人格發展的,不是知識層面的“知道”,而是情感層面的“理解”和抱持那些情感的“能力”。 事實上,促使一個人人格成長的,更多的是他的經歷與體驗,而不僅僅是頭腦中的認知。 心理知識*能幫助一個人理解自己的時候,是當他有過深入的體驗之后,知識是可以幫助他獲得更多的理解和確定感的。但如果缺少了自己情感中的體驗,知識就只是知識,就像是堆進倉庫的物品,而不是融入血液的營養。 當然,如果你一定要選擇借助于學習心理知識來獲得心理成長的話,請盡量去選擇那些對情感有充分感受與理解的文章和書籍。 哪怕是去讀有著豐富人性描寫的經典小說,一些雞湯短文(因為這樣的內容都是感受性的)可能都比那些貌似是心理學(尤其是精神分析)知識,但其實只是知識的堆砌,甚至只是復制粘貼要強很多。 因為知識的復制粘貼很可能只是作者在處理他自己的某些焦慮,讀者就很容易成為焦慮的承接者。而能幫助讀者從知識中獲得成長的,是對情感的理解,復制粘貼的文章恰恰是缺少了情感處理的過程。 有人說,我讀了很多書,知道了很多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是的,單純的道理確實不能帶來好的人生。只有那些道理整合為你自己人格中的成分時,它才能真正地幫助你。而這個整合的過程,是需要經過你自己的(愛的、恨的,好的、糟的)情感體驗這條通道的,是經歷過的體驗帶來了成長,而不是知識。 捷徑三:回避面對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發展出各種各樣的防御機制來處理痛苦體驗。 當遇上痛苦體驗時,有些人會采用否認(根本不存在痛苦)、壓抑(感受不到痛苦發生)、投射(幸好是他不是我)、理智化(這樣發生是有道理的)等方式來回避面對痛苦體驗。 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處理這些防御機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將這些防御松動、柔化的過程,恰恰是那些真實的體驗重新被喚醒、被感受到的過程,因為只有這樣,才會看到那些防御如何起著作用。 這時候,咨詢師的作用就像是有抱持功能的媽媽,創設一個安全的空間,在情感中抱持那些痛苦,陪伴來訪者體驗那些過程,在體驗中逐漸獲得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出耐受的能力。 所以,心理咨詢的過程也像成長的過程一樣,是充滿了各種考驗與艱難體驗的。

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 作者簡介

王雪巖,“十分心理”專欄作家,愛諾斯心理咨詢中心首席咨詢師、督導師。從事心理學研究十余年,知乎心理學大V,擁有忠實粉絲30W+。許多重磅文章直擊人心,被“十點讀書”“人民網”“知乎日報”等口碑平臺紛紛轉載。 她不僅是一位心理學工作者,也是一位多年心理被分析者,能以優美流暢的文筆闡述心理困擾的成因及其應對方法,看到日?,嵤卤澈蟮男睦韺W隱秘,令人從邏輯嚴密的專業分析中也能讀出貼近生活的親切之感,治愈萬千讀者。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