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頭顱記
-
>
食南之徒
-
>
外國文學名著名譯叢書:漂亮朋友
-
>
(精)我們八月見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0冊:1972-1974
-
>
故事會;刀客
-
>
刀鋒
(精)奧古斯都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8536
- 條形碼:9787208148536 ; 978-7-208-14853-6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奧古斯都 本書特色
《斯通納》作者約翰·威廉斯的扛鼎之作,獲美國國家圖書獎。
不同于《斯通納》在蒙塵50年后才重回大眾視野,《奧古斯都》一面世即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時隔40多年仍然受贊譽,且因《斯通納》的暢銷而為更多讀者所了解和喜愛,是一部經時間洗禮而魅力有增無減的佳作。如果說《斯通納》是每一段人生的鏡子,那么《奧古斯都》就是每一個靈魂的肖像。
如果人生沒有退路,至少可以選擇義無反顧。
纖弱的少年,忽然被卷入殘酷的權力之爭——“是命運抓住了我,而我選擇不躲開它的懷抱。”命運成就了奧古斯都,而奧古斯都將這個名字鑄成了永恒。
(精)奧古斯都 內容簡介
《奧古斯都》以書信體形式寫成,其中也夾雜了日記、回憶錄、會議記錄、軍事傳單等,借羅馬眾人之筆描繪出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的一生。
奧古斯都本名屋大維,是愷撒的甥孫。公元前44年,愷撒遇刺身亡,遺囑指定屋大維為其養子和繼承人。這個男孩纖瘦的身影在空曠的操場上緩緩而行,方向不定,好像要找出一條路來——他向謀殺者施援,與舊友為敵,和對手結盟,使派系之爭橫行的羅馬恢復了自由。36歲時,屋大維獲得尊號“奧古斯都”。
奧古斯都全力維護著羅馬的秩序與和平,甚至將自己的獨生女稱作“我的小羅馬”。憑著對這二者的愛,他在權謀傾軋的羅馬世界中義無反顧地前行著……
(精)奧古斯都 節選
朋友,坦言相告(不過你可別照錄),初次見到屋大維的時候,我并不分外覺得他有過人之處。當時我剛從阿雷佐南下到布林迪西,路上花了十來天,一身客塵,疲憊徹骨,脾氣急躁。我來到大家預備登船的碼頭上見他們。阿格里帕正在和薩爾維迭努斯交談,屋大維略略站開一點,注視著附近一條停泊的小船。他們對我的走近沒有留意的表示。我大概聲音有點太大地說:“我是來這里和你們相會的梅賽納斯。你們哪個是哪個?”
阿格里帕和薩爾維迭努斯感到好笑似的看了看我,報上名來;屋大維沒有轉身;我覺得從他背上看出了倨傲與輕蔑,便說:“那么,他們說的屋大維只能是你了。”
這時他轉了過來,我便知道自己真傻,因為他臉上有一種極度的羞澀。他說:“嗯,我是蓋烏斯·屋大維。我舅公談起過你。”然后他露出微笑,跟我握手為禮,抬起眼睛,**次看著我。
如你所知,這雙眼睛老是被人談起,往往是在低劣的詩句與更低劣的散文中;我想,到如今他一定聽厭了那些隱喻及其他描繪,雖然曾幾何時,他的虛榮心可能也得到過滿足。但即使當年,這雙眼睛也格外清澈,目光銳利深入——眼珠子也許偏藍色多于灰色,雖然令人想起的是光,不是顏色……你瞧,不是嗎?我也未能免俗;我讀了太多朋友們寫的詩。
也許我退后了一步吧,我不知道。反正我吃了一驚,望到別處去,目光落在屋大維注視過的那條船上。
“就是這條破船要載我們渡海?”我問道。我感到開懷了一點。那是一條小商船,長度不出五十尺,船頭的木板已開始朽壞,風帆打著補丁,還有一股臭味飄來。
阿格里帕對我說道:“說是這時候只有這條船能用。”他看著我的神情稍稍含笑,恐怕是覺得我過分講究,因為我穿著托加袍,戴著好幾個指環,而他們只穿了長衣,沒有飾物。
“待會兒肯定臭不可聞。”我說。
屋大維嚴肅地說:“我相信它去阿波羅尼亞是要載一船腌魚回來的。”
我靜了片刻,然后大笑,我們都大笑起來,成了朋友。
也許我們年輕的時候比較明智,雖然哲學家是會與我爭辯的。但我對你發誓,我們從那一刻起就成了朋友;那一刻傻氣的笑聲是*強健的紐帶,后來在我們中間發生的一切——勝利或失敗、忠誠或背叛、悲傷或喜悅——都及不上它。但青春歲月會流逝,我們的一部分也隨之流逝,一去無回了。
我們就這樣渡海去阿波羅尼亞,乘坐一條發臭的漁船,*輕柔的波浪都會使它呻吟,船身傾側到我們得扶穩自己才不會在甲板上打滾,它帶我們向著一種我們無法想象的命運航去……
……
你看看能否想象這樣四個少年(現在他們于我是陌生人了):對自己無知,對自己的將來無知,對他們開始生活其中的世界又更加無知。一個(那是馬爾庫斯·阿格里帕)又高又壯,幾乎有張農人的臉——胖鼻子,大骨骼,皮膚像新的皮革;干燥而近乎褐色的頭發,粗硬的紅色胡須茬子;他十九歲。步子很重,像頭小公牛,卻也有一種別樣的風度。他話語樸實、緩慢、平靜,不流露感情。倘若不看那胡子,就想不到他才這么年輕。
相比壯碩結實的阿格里帕,另一個人(這是薩爾維迭努斯·魯弗斯)瘦削靈活,阿格里帕遲緩內斂,他則敏捷輕快。他面孔清癯,皮膚白皙,眸色深沉;他愛笑,活泛了我們其他人裝出來的嚴肅。他比我們都年長,但我們像愛弟弟一樣愛他。
第三個人(這是我么?)在我眼中比其他人還要黯淡不清。沒人會認識自己,連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樣子也不會認識;但是照我想象,在那天甚至隨后一段時間里,他們都一定覺得我有點傻。那時我確實有點耽于浮華,以為詩人就該這樣。我衣著華貴,舉止做作,還從阿雷佐帶了個仆人專門給我弄頭發——后來在朋友們無情的嘲笑中,我打發他回意大利去了。
*后,是那個當時叫蓋烏斯·屋大維的人。我怎么對你談他呢?我不知道真相;我只有自己的回憶。我可以再說一遍他在我眼中是個小伙子,雖然我也只大他兩歲。你知道他現在的外表;他一直變化不大。但是現在他君臨世界,我的眼光必須越過那一切才能看見當時的他;多年來我為他服務的方式是窺察他的朋友和敵人的心靈,但我向你發誓,當時以我的眼光也預見不到他后來的發展。我覺得他是個令人愉快的小青年,僅此而已,面相過于纖弱,承受不了命運的打擊;態度過于羞怯,難以成就一番事業;聲音過于溫和,無法發出領袖人物必須說的無情話語。我覺得他也許會成為一個有閑的學者,或者是文士;他的名字和家產已經為他鋪好了元老院成員之路,但我覺得以他的精力,他甚至連元老都無法勝任。
所以那個初秋的日子,時年尤利烏斯·愷撒第五次擔任執政官,在亞得里亞海岸邊馬其頓尼亞的阿波羅尼亞登陸的,便是這么幾個人。港口里漂浮著漁船,人群揮著手;礁石上曝曬著漁網;去城里的路上棚屋成行。城市建在高地上,俯臨一個綿延的平原,山嶺在后頭兀然隆起。
……
又再笑謔一時,我們沉靜下來。底下的操場差不多空了;馬匹已經被牽回操場邊上的馬廄里。操場下方有個騎馬的人從城市的方向全速奔來。我們閑閑地觀看他。他到了操場上并不停頓,卻縱馬穿越,馬鞍上的身子搖搖擺擺。我張口說了半句,但是屋大維已經板起面孔,神色有異。我們看見那匹馬口沫橫飛。屋大維說:“我認識那人。是從我母親家里來的。”
他快要來到我們面前了;馬兒放慢速度,他從鞍上溜下來,拿著個東西,踉踉蹌蹌地向我們走來。我們周圍有的士卒見了就沖過來衛護,劍已抽出一半,可是他們看見那人分明困乏之極,是強撐著走來的。他把東西塞給屋大維,沙啞地說:“這個——這個——”是一封信。屋大維接了信拿在手里,好一會兒沒有動。信使頹然坐下,頭抵膝間,我們只聽見他粗嘎的呼吸。我看了馬兒一眼,分心地想到它這樣氣喘吁吁,恐怕過不了今天了。屋大維待著不動。眾人都待著。他慢慢展卷,閱信,臉上沒有表情。仍舊沒說話。良久,他抬起頭,對著我們,面孔如同白色大理石。他把信推到我手里,我沒看一眼。他用呆滯扁平的聲音說:“我舅公死了。”
我們聽了茫然,傻傻看著他。他的表情沒有變化,但他又說了起來,發出的聲音刺耳嘹亮,充滿不理解的痛苦,像是一頭獻祭時被割喉的小公牛的吼叫:“尤利烏斯·愷撒死了。”
“不,”阿格里帕說,“不。”
梅賽納斯的臉繃緊,像獵鷹似的看著屋大維。
我手抖得沒法看信上的文字。我穩住自己,大聲讀出來,嗓音在我自己聽來很奇異:“三月望日當天尤利烏斯·愷撒被敵人們謀殺于元老院議政廳。細節未詳。民眾狂奔街頭。今后事態尚不可知。你可能有極大危險。匆此不敘,你母親懇請你自己小心為上。”信是倉猝間寫的,有些墨污,字母也歪歪斜斜。
我看看四周,茫茫然也不知是何感覺。是空虛嗎?那些軍官圍著我們站成一圈;我審視一人的眼睛;他滿臉愁苦,我聽到一聲啜泣:我想到這是愷撒*精銳的軍團之一,老兵們敬他如父。
過了很久屋大維才有動靜。那信使仍然坐在地上,因精疲力盡而面容遲鈍。屋大維在他身邊跪下,語聲溫和。“你知道什么信上沒提及的事情嗎?”
信使說:“不知道,大人。”便要站起來,但是屋大維用手按住他的肩膀,說道:“歇歇。”然后自己起身,對一個軍官說:“給這個人安排照顧,提供舒適的住處。”然后他轉向我們三個已經湊上來的人。“我們大家稍后談。現在我得想想這會意味著什么。”他向我伸出手,我明白他是想要那封信,便交給他,他就轉身走了。圍作一圈的軍官退散開來,他走下山去。我們久久望著他,一個男孩似的纖瘦身影在空曠的操場上,緩緩而行,方向不定,好像要找出一條路來。
(精)奧古斯都 相關資料
威廉斯重新創造了羅馬帝國——從尤利烏斯·愷撒之死到奧古斯都的生命終點,從一個病弱的男孩到一個在遠征中險些送命的病弱男人再到一個貌似冷酷無情的統治者,宮廷、元老院和人們爾虞我詐。他采用書信體和多視角,末了所有的聲音如拼貼畫一般融匯于主人公身邊。
——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
沉浸于《屠夫十字鎮》《斯通納》和《奧古斯都》——特別是《奧古斯都》——就是進入一位能工巧匠的建筑,他無畏地直面人生的危機與救贖。
——《洛杉磯書評》
這個世界令人著迷,它的復雜、奢華、政治犬儒主義、民眾的輕信以及暴力酷似我們自己的世界。
——《紐約客》
在美國作家所寫的歷史小說中,這是一部卓越之作。
——《華盛頓郵報》
《斯通納》和《屠夫十字鎮》的讀者會在這里遇到一個他們所不知的全新的約翰·威廉斯:《奧古斯都》是一部設定在古羅馬的書信體小說。他在自己的后期小說中還能展現全新形象并獲得高度評價——是一位難得的天才。
——The Millions網站
一部極廣闊又極精細的小說,兩方面相輔相成,無一失色。
——《金融時報》
《奧古斯都》讓人欲罷不能,充滿生氣。
——《巴黎評論》
如果有人已準備好暫且把現代道德觀放在一邊并獲得一點關于自己的知識,這部關于一位老皇帝的小說會讓你頗有啟發……這位讓人震驚的美國作家展現了遙遠的生命如何酷似我們自己,這就是他的天才之處。
——《新政治家》
(精)奧古斯都 作者簡介
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1922—1994),美國作家、詩人、學者。輟過學,當過電臺播音,從過軍。退役后入大學就讀并獲博士學位,于1954年—1985年間在母校丹佛大學任教,教授大學英語及創意寫作。曾編選《文藝復興時期的英語詩歌》,也創作過兩本詩集。
一生只寫了四部小說:《惟有黑夜》(1948)、《屠夫十字鎮》(1960)、《斯通納》(1965)、《奧古斯都》(1973,本書獲得當年美國國家圖書獎)。
鄭遠濤,生長于廣州,在北京度過七年,大理兩年,現居美國舊金山市郊,向太平洋開軒。英文系畢業,從事翻譯十余年,譯著成書出版的作家包括瑪麗·瑞瑙特(亞歷山大三部曲)、約翰·伯格、約翰·威廉斯與張愛玲等。第30屆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譯詩組)評審獎得主。
- 主題:
書包裝很好,紙張和印刷都不錯。內容很精彩,是圍繞著屋大維對古羅馬的統治歷史展開的,像是一本史書。內容由每個人物的書信構成,用一種很新穎的寫作方式,全方位的闡述了歷史環境下每個人的內心世界。無論是自愿還是被迫,他們都在歷史車輪的裹挾下跌跌撞撞的走向了他們自己的命運。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