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宗慶后:有一種人生叫“大器晚成”
-
>
蘇軾全傳(特裝版)
-
>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
>
水滸人物之最
-
>
愛因斯坦(藏文)
-
>
張之洞督鄂紀年
-
>
我還能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
馮霞是誰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7857000
- 條形碼:9787537857000 ; 978-7-5378-570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馮霞是誰 本書特色
《馮霞是誰》是對一個工人畫家的人物素描。馮霞以“草坪居士”之名樂貧蝸居,一生不向權(quán)位頷首摧眉,不向金錢屈膝。他對自己鐘愛的繪畫藝術(shù)不懈追求,奮斗終身。他不拘陳規(guī),把中國文化元素和底蘊深深地融入作品中,并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取得了頗多的成就。作者將與馮霞交往的過程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引經(jīng)據(jù)典,增添了文化含量,語言詼諧幽默,真情流露,增加了趣味性。作者陳為人將對老友的懷念之情、崇敬之情化作文字,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故友人品的高度贊揚,充滿了對故友的眷戀懷念之情。
馮霞是誰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對一個工人畫家的人物素描。馮霞以“草坪居士”之名樂貧蝸居, 一生不向權(quán)位頷首摧眉, 不向金錢屈膝。他對自己鐘愛的繪畫藝術(shù)不懈追求, 奮斗終身。他不拘陳規(guī), 把中國文化元素和底蘊深深地融入作品中, 并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 取得了頗多的成就。作者將與馮霞交往的過程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 引經(jīng)據(jù)典, 增添了文化含量, 語言詼諧幽默, 真情流露, 增加了趣味性。作者將對老友的懷念之情、崇敬之情化作文字, 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故友人品的高度贊揚, 充滿了對故友的眷戀懷念之情。
馮霞是誰 目錄
“虬髯刀客”與“差七個羊頭”
誰是馮霞?
劍走偏鋒才能一招制勝
盤曲始明山道難
人生打拼才能贏
游出鵝池水自清
“猢猻骨碌碌”的妙手偶得
業(yè)余畫家的專業(yè)追求
在先輩望而止步處繼續(xù)前行
“八大金剛”與“美猴王”
千金難買自由身
舀來長江畫黃河
莫把丹青等閑看
雞立鶴群也風流
畫人物其實是畫自己
尾聲待雛鳳凌空時一鳴驚人
馮霞是誰 節(jié)選
《馮霞是誰》: 馮霞說:“劉剛、王志剛現(xiàn)在治印,不是漢印了,是現(xiàn)代印。劉剛的鐵線篆,不得了,現(xiàn)在可是山西**刀。他倆的功底很深,他們弄的現(xiàn)代篆刻,就像現(xiàn)代畫一樣,抽象的,也不是傳統(tǒng)的章法了。”馮霞還是喜歡傳統(tǒng)的“印宗秦漢”,*基礎的是漢印,全得臨這個東西,就像運動都得練跑步。齊白石也有印,他就不是漢印,他有個閑章:“不知有漢”。劉剛、王志剛他們給馮霞刻下印,他不滿意,就磨了。磨平后重刻,還要刻上邊款:“半月軒主、三虛堂主,近年治印,離漢風甚遠,草坪居士,磨平重鑿,以泄肝火。”“劉剛他們看了后直說‘好好好’!哈哈哈哈。”馮霞說著,高興得笑了個前仰后合,露出其童真的一面。 馮霞又說:“王志剛后來給我又刻,是正宗漢印,并且還落款:‘草坪居士,雖放蕩不羈,用印卻非漢印不取,幾次操刀,終不滿意,磨平再刻,不厭其煩。此印偶爾得之,亦見居士偶爾用之,不知何時又磨平乎’。” 馮霞把一段題款,念得抑揚頓挫,一副自我陶醉、自我欣賞的模樣。 馮霞并沒有師從什么名家,人們曾戲謔地稱他是“野路子”。他不依傍名門,靠的是自己的勤奮好學,更主要的是天生悟性。馮霞這種長期從“漸修”到“頓悟”的開拓之路,以“多師善變”的智慧和才情,走出了傳統(tǒng)文化的單一境地,融人多元,兼收并蓄,創(chuàng)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獨特畫風。多種審美縝思,使得馮霞猶如山西的“和子飯”,熔多種畫風于一爐,形成他自己獨具特色、清新明快、飄逸雅致的畫風。表現(xiàn)在筆墨上是化機四溢、神采飛揚;表現(xiàn)在畫境上是妙趣橫生而又渾然天成。唐達成在談到馮霞的畫時,曾說過這樣一個小段子:唐達成參觀故宮時,曾為一件翡翠作品而拍案叫絕,那是一個切開的西瓜造型,綠的皮紅的瓤,連瓤里的黑色瓜子也非常逼真。唐達成說,藝術(shù)的上品就應該是出于天然卻又鬼斧神工,不露任何斧鑿之痕。 馮霞的靈氣表現(xiàn)在他能博采眾家所長而不失自己的領悟。從“師古人”到“師造化”,由博取眾長到師法自然,使得他的技法與古訓“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不謀而合、不期而遇。人類的許多創(chuàng)造,哪一項不是受到大自然的啟迪?沒有鯨魚的體態(tài),何來潛水艇的造型?沒有蝙蝠盲飛的啟示,哪有雷達原理的設想?沒有飛鳥的翱翔,哪來飛機凌空的鵬程萬里?馮霞那支飽蘸濃墨的筆,深深地對準生活現(xiàn)實。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清晰地看到大自然的新鮮與活力,“用筆不靈看燕舞,行文無序賞花開”,用詩一樣的水墨語言去實現(xiàn)這種生命的本源精神。傳統(tǒng)筆墨不再停留在“文人畫”故弄玄虛的無病呻吟上,而是被賦予了妙趣橫生的新形式。 畫界稱馮霞的畫為“學者畫”,他的畫里有著濃厚的文學內(nèi)蘊和哲學意味。 某個技巧在初創(chuàng)時期,我想一定也是顛覆性的、新奇的、充滿勃勃生機的。只是因其成功,被無數(shù)庸碌的后來者東施效顰地群起效仿,*終落得“鉛華落盡認前朝”。 繪畫是以筆墨為媒介,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灌注。猶如母體與胚胎的傳遞,精血與靈氣一點一滴地注入,只有生命才能產(chǎn)生生命,臍帶是心有靈犀一線牽。“精氣煙媼,聚而成物”,“因氣血湯生”。即便是同一個繪畫大家,真正富有生命的作品,往往只是十之一二。那是在某種特定情景、特定情緒下的“妙手偶得之”。當下那些以商業(yè)性贏利為目的,像生產(chǎn)流水線上炮制出來的粗制濫造之作,豈能與之同日而語。 感悟生活的獨特性才是避免一般化的前提,也才能避免將生活現(xiàn)象做觀念化的表現(xiàn)。對生活的獨特感受改變了傳統(tǒng)繪畫的構(gòu)思經(jīng)驗和語言手段。版畫《道路的性格》,讓人耳目一新而又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間。我想,把《道路的性格》作為一段歷史的見證,作為馮霞人生歷程的一個標志,為中國美術(shù)館收藏,乃是實至名歸。 ……
馮霞是誰 作者簡介
陳為人,山西省老文學藝術(shù)家協(xié)會主席、太原市老作家協(xié)會主席。出版有人物傳記類:《唐達成文壇風雨五十年》、《插錯“搭子”的一張牌——重新解讀趙樹理》、《馬烽無剌——回眸中國文壇的一個視角》、《山西文壇的十張臉譜》;散文隨筆類:《走馬黃河之河圖晉書》、《擺脫不掉的爭議——七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臺前幕后》、《太行山記憶之石庫天書》、《中國歷代改革家的命運與反思》、《弦斷有誰聽》、《紅星照耀文壇》等書。
- >
山海經(jīng)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