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它們:水怪時代
-
>
尋找中國龍立體書
-
>
非遺里的中國(全3冊)一千年國粹 匠心巧思 薪火相伴
-
>
郁金香①+②(全10冊)
-
>
數學簡史
-
>
汴京的一天
-
>
地圖上的地理故事-長城
烤鴨王 本書特色
180多年前的北京城,有位賣雞鴨的商人開了間叫“聚德樓”的飯莊。誰承想,這樣一間不起眼兒的飯莊,居然被美食家們推舉為“天下*樓”。本書將聚德樓從開創到興盛的傳奇故事以圖畫書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孩子了解“北京烤鴨”這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如何煉成的。 烤鴨能成為享譽世界的美食,并非那么簡單的事,而是歷代烤鴨師辛勤努力的結果。以掛爐烤鴨為例,整套工藝由4道工序31個環節組成,每一個環節都要一絲不茍,充分體現了“中華匠人精神”。本書講述的王仁貴和聚德樓的故事,即是這一精神的縮影。 本系列圖書選取餐飲業、藥業等人們熟悉的行當,涉及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通過生動的故事和精致的圖畫講述這些行當的佼佼者成功創業的故事,既是別開生面的“商業史”圖畫書,也是傳播中國人美好品德以及傳承中華精神的書。書中巧妙地選取、糅合具有代表性的“老字號”的創業故事作為講述匠人精神的載體,同時又將真實的歷史背景虛化,以文學性的手法進行講述,令故事更富有傳奇色彩,也易為年齡更小的讀者接受。
烤鴨王 內容簡介
1百年老店的傳奇故事,濃縮中國民族工商業者身上共有的美德和精神,通過文字和畫面傳遞給讀者。 2將中華美食——烤鴨的知識巧妙地融于故事中。 3 傳神的繪畫,描述了一百多年前的商業市井風情。 4 扉頁采用老前門場景,今昔對比,暗示懷舊與傳承。 5 倡導中華匠人精神,弘揚中華美德,喚醒優秀的民族文化基因。
烤鴨王 相關資料
我寫《烤鴨王》 作為一名老北京人,我對這座城市的情感是不言而喻的。偌大的北京城每天都在變換著模樣,青磚灰瓦的院落變成了鋼筋水泥的叢林,人們一邊享受著現代都市帶來的繁華與便利,一邊又常常念叨著曾經的質樸和溫情。大伙兒常抱怨如今的春節已經沒有了年味兒,老字號們吃食的味道也大不如前……對于這些觀點我既有同感,也不能完全茍同。誠然,如今過年確實少了些儀式感。因為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不可能再允許我們像祖輩那般,按老規矩去操辦過年的流程,能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趕上家里的年夜飯就已經很不易了。奔波勞碌之下,人們發現窗花兒少了、春聯兒少了、煙花爆竹少了、走家串戶的少了,手機成了守歲人的好伙伴。不知何時,年夜飯也不大能喚醒人們的味蕾了,因為平時積攢在肚子里的油水兒已經足夠。我想,這都是大伙兒覺得年味兒淡了的原因。 前段時間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不少評論,其內容是對某些老字號售賣的食品表示不滿,從行文風格和讀者的留言來看,參與評論的多為年輕人。其中大多數觀點我贊同,但某些偏激的言論,我則不太認可。中華美食堪稱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對其并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妄言指責,那是不負責任的。考慮良久,我開始著手創作這套“中華匠人精神傳奇故事圖畫書”中的故事,其目的是希望讓今天的青少年對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展有一點兒認識,對從業者的美好品德和執著的匠人精神有所感受,對傳統行業的相關知識多些了解。 本書中,我以聞名遐邇的“北京烤鴨”為素材,通過一家烤鴨店的創業故事,講述了北京烤鴨的發展歷程。熟悉那段歷史的朋友可能會從書中看到某些老店的影子,但我并不想去為某某店家書寫傳記,而是盡量去濃縮中國民族工商業者身上共有的美德和精神,通過文字和畫面傳遞給讀者,同時也想借機普及一些有關北京烤鴨的知識。所以,我希望親愛的讀者大可不必拿著書中的情節與內容,去和某家老餐館對號入座,那不是我的初衷。 從歷史的角度去看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我們會發現每一代杰出的工商業者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成功可能有機遇的成分,但對誠信的堅守、事業的熱愛,以及堅韌不拔的匠人精神,才是他們取得成功的要訣,而這些美好的德行與精神正是我們需要世世代代弘揚與傳承的文化精髓,就讓我們以此共勉。_ 舒 春 于大湖寒宅 我畫《烤鴨王》 本書講的是一家老字號烤鴨店的故事,主人公王仁貴具有誠信的經營理念、勤勉的做事態度以及開拓創新的勇氣,關于他的生動故事很好地體現了中華民族可貴的匠人精神。 自古至今,餐飲行業做大做強的秘訣主要有三點:一要研究顧客的口味,在烹飪技藝上精益求精;二要在菜式上做足文章,既要有傳統菜肴,也要推陳出新,不斷豐富和推出新菜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三要做好服務,讓顧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這三點均是故事的主線,也是我下功夫重點用圖畫表現的內容。 作為繪本,畫面分鏡、構圖和敘事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既要服務于文字,也要表現文字所無法或不易表述的內容,好的繪本應該文圖融合、相得益彰。 為了更好地表現故事情節,我在創作時把全書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一、開篇。這部分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創業初期的經歷,根據情節的需要,我把描繪重點放在了展現晚清時京城市井氣息和人物風情上,盡可能多地采用了全景的形式和俯視的視角,以更好地表現當時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狀態,為故事的展開鋪墊氛圍。 二、創業。從開店、取名到生意起步,這一連串的情節如何表現?我嘗試過不少方案,*終選擇了通過描繪店內環境和氣氛的變化,讓讀者直觀地感受到主人公創業的過程:從初創時的簡樸,到生意漸入佳境時的紅火。 三、輝煌。經過不懈的努力和高人的指點,主人公的生意越來越興隆,但他們卻沒有滿足于現狀,而是推陳出新,大膽創研新菜,*終奠定了“聚德樓”在京城餐飲界的卓越地位。為了表現以上內容,我在畫面的色調設計上費了一番功夫。讀者可以看到,畫面的色調是從溫暖漸漸過渡到熱烈,以此來表現這家烤鴨店欣欣向榮的發展。 既然這是一本有關美食的書,我希望讀者能通過畫面認識與了解“烤鴨”這一中國傳統美食。我不厭其煩地精心繪制了各式菜肴,從菜肴的配料、形態、色澤到餐具,都考證過實物或查閱過資料,力求準確。 我之所以這樣做,也是想與讀者開個小小的玩笑,希望大家看了本書后會有想吃烤鴨的沖動…… 李珂 于庚子新年
烤鴨王 作者簡介
舒春簡介 舒春,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生人。作家、視覺藝術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對人類歷史、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等領域興趣濃厚并有長期的研究。近年來潛心致力于兒童人文讀物的創作,希望對拓寬小讀者的閱讀范疇,盡自己微薄之力。 李柯簡介 李柯,插畫家,畢業于清華美術學院。多年來的插畫創作實踐,使其藝術造詣日趨成熟。李柯有著堅實的繪畫功底,善于把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與當代的藝術理念相結合,其作品風格清雅,細膩傳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