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談興趣 本書特色
1. 立志做“文攤匠”的趙樹理,用溫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現新中國成立前后農村社會的風土人情。 2. 作品多以華北農村為背景,反映農村社會的變遷和存在其間的矛盾斗爭,塑造農村各式人物的形象,開創的文學“山藥蛋派”,成為新中國文學史上*重要、*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之一。 3. 文集通過趙樹理先生不同體裁的作品反映了“山藥蛋派”堅持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忠實于農村充滿尖銳復雜矛盾的現實生活,忠實于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人物的復雜性與多樣性,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的獨立文學流派的風范。
談興趣 內容簡介
《談興趣》為趙樹理的文藝評論集,取其中一篇《談興趣》為書名。這本文藝評論集收錄了《集思廣益》《平凡的殘忍》《編小報的回憶 》《平凡的殘忍》《談興趣》等七十余篇趙樹理的文藝批評作品。這些作品創作于1927年至1948年,是趙樹理關于文學創作的一些觀點和看法。趙樹理的作品大多以華北農村為背景,反映農村社會的變遷和存在其間的矛盾斗爭,塑造農村各式人物的形象,開創的“山藥蛋派”,成為新中國文學目前很重要、很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之一。
談興趣 目錄
讀書·做人·革命001
文化與小伙子003
“雅”的末運006
一群快樂的人們
——×××農村劇團009
“私人意見”011
人民已看漏了的把戲013
認清敵人015
汪精衛與木頭人017
天狗與太陽019
忠恕之道021
火山上跳舞023
一個比喻024
救救孩子026
抗日根據地的“小先生”028
同心土變金030
集思廣益032
世?道034
談興趣036
比一比看040
創?舉042
祖國的寬大044
團結抗戰046
什么“國”048
義勇軍長春顯身手050
朱?序052
想做文明人的注意054
烈士楊陵055
米?荒057
*受人尊敬的家庭058
阿Q精神059
五更錄061
答小栓娘問064
“應對如流”066
*后一滴血068
“總結之外”070
勝讀千百篇空頭議論072
“三”字到“萬”字074
反對賣膏藥078
平凡的殘忍079
窮苦人要學當家081
從寡婦改嫁說到扭正村風083
參觀之外085
杜魯門的“文化程度”問題089
向世界人民呼吁091
土改后的故鄉094
憶王春同志096
郭玉恩小傳099
一張臨別的照片102
“侵略”淺釋107
論“吃社果”說法的錯誤110
徹底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114
編小報的回憶117
我的宗派主義119
摩勒的妙文121
進入高級社?日子怎樣過124
“出路”雜談128
愿你決心做一個勞動者135
“才”和“用”139
當心棒子
——駁斥杜勒斯好戰聲明149
曲藝工作者動員起來152
朝鮮農村印象記153
開城之行160
“馬上”掠影
——訪朝三周略憶163
新食堂里憶故人167
高級農業合作社遺留給公社的幾個主要問題171
公社應該如何領導農業生產之我見176
下鄉雜憶183
不應該從“差別”中尋找個人名利
——與楊一明同志談理想和志愿187
地方戲和年景192
談興趣 節選
《談興趣/趙樹理文集》:“呀呀學語”的小寶寶們,吃飽了玩,玩乏了睡,睡起來吃,從他們的笑窩上,可以推想著他們的興趣。這些小寶寶們若生在今日的蘇聯,自有社會主義的政府,“保證和促進他們的人格、本性、創造、才干*充分的和各方面的發展起來”(見1932年7月9日《真理報》社論)。若生在別的國度里,今天還沒有那種可能。如果生在二十年前,長到今天,那更糟糕!若是大老板的少爺,不管你有無興趣,須得應付經濟恐慌,或發動人類廝殺;若是勞苦大眾的產兒,不管你有無興趣,須跟著爸爸餓肚,或被帝國主義驅人戰場;若是既不愁凍餓又不費經營的小有產者的哥兒姐兒,在前幾年,自然可以隨著興趣逛逛巴黎,游游瑞士,而近二年來,除了蘇聯,所有全球水陸,人跡所至,炮火隨之,于是巴黎花市,士女停歌,瑞士公園,游人斂跡,他若再去,豈不掃興?這樣看來:蘇聯以外,別的國度里的人們,想要不違反興趣,充分發展,那是革命以后的事。不幸我們未得生于今日之蘇聯,而偏在十幾年或幾十年前就生在這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外來的各種壓迫,已夠討厭,而近幾年來日本帝國主義的炮火以及奸淫燒殺,更使我們不感興趣,所以大家都來不及考慮個人興趣,為了求生存,先來參加這民族民主革命斗爭。從事革命工作,是否和個人的興趣是個沖突呢?這一來要看本人的興趣是否合乎革命的需要,二來要看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除此以外,在分配工作的原則上,不但不反對個人興趣,而且盡可能要使工作和工作者個人的興趣一致。斯大林說:“要這樣按職位來布置各個工作者:使每個工作者都覺得自己適得其所,使每個工作者都能按其品質所能給出的*高限度貢獻給我們公共的事業。”這便是分配工作的原則。但這樣分配工作,為的是使工作者能給革命以*大的貢獻,而非迎合私人興趣。各個人的能力和興趣,原是由各個不同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因此,就不一定都合乎革命的需要。從革命隊伍中生長起來的人,“革命”本身就是他個人的興趣所在,那自然容易使工作和個人興趣一致。若有個人,浪漫習氣很重,參加革命好像演客串戲,興趣來了革他一下,興趣不來就算拉倒,他雖以為這樣做才算有“趣”,可惜“革命”本身原來不是那樣一件“趣”事,所以那樣做來就不合乎革命的需要了。還有因為革命在各地發展得不平衡,所有的人才和當時當地的需要不相等,那在工作的分配上也不能恰合于個人興趣。例如在工作上多一個詩人而少一個刻蠟紙版的人,詩人這時就需要刻幾天蠟紙版,等到有法調整時再好“各得其所”。假如他以為“真他媽的!這哪兒是詩人干的?不干!”那結果只能是他多作了幾首詩裝到背包里,而使革命的宣傳工作受到一部分損失。即使詩人的詩不裝在背包里而想拿出來發表,在敵后這種印刷條件十分不方便的環境里,詩人要發表他的詩,也還是需要刻蠟版的人動手。另外,萬一這個詩人所參加的工作部門有時需要集體背糧,他要以為“馱糧原是騾子的事,不應分配給詩人來做”,那他馬上便不能吃飯,連往背包里裝的詩也作不成了,因為一日沒有騾子一日便無法可想。——當然,我舉的這個例子不一定很恰當,而且絕沒有嘲笑任何人的意思,這一點卻得聲明。要求調換工作、要求受訓、消極怠工這三種現象,大部分是對以上提出的幾點,考慮得不周到所致,因為在分配工作的上級雖然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要盡量顧到各個工作同志的興趣,而在接受工作的同志們,應把革命需要放在**位,萬勿隨著個人的興趣兜圈子,而使革命受到無謂的損失。其實哪有個天造地設事事恰合自己“興趣”的革命環境呢?在整個革命工作過程中,有時固然轟轟烈烈,有時就不免繁繁瑣瑣。中國革命,是長期而艱苦的,革命工作是繁瑣復雜而又沉重的。真正的革命工作者,要有耐心有毅力,他知道沒有一點一滴的日常工作,便沒有轟轟烈烈的革命工作。干革命絕不是求“痛快”于一時的事,個人的“興趣”,應該服從工作利益。而且興趣需要不斷在工作與學習中來培養,興趣絕不是一個人生下來就有了的,小孩子在沒有任何工作的能力以前,他對于任何工作都不感興趣,這難道不是很好的證明嗎?……
談興趣 作者簡介
趙樹理(1906—1970),原名趙樹禮,山西晉城市沁水縣尉遲村人,現代小說家、人民藝術家,山藥蛋派創始人。曾任《說說唱唱》主編、《曲藝》《人民文學》編委。趙樹理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有小說、戲曲、詩歌、雜論等200余萬字。他的小說,大多以華北農村為背景,反映農村社會的變遷和存在其間的矛盾斗爭,塑造農村各式人物的形象,開創的“山藥蛋派”,成為新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之一。代表作有《三里灣》《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等。2019年9月23日,趙樹理長篇小說《三里灣》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