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湖南省志(1978-2002)?鐵路志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德國克虜伯與晚清火:貿易與仿制模式下的技術轉移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識木:全球220種木材圖鑒
放礦理論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81285
- 條形碼:9787502481285 ; 978-7-5024-812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放礦理論與應用 內容簡介
放礦學主要研究崩落采礦法在圍巖覆蓋下放礦過程中崩落礦巖的運動規律,是崩落采礦法基本理論的繼續。而崩落采礦法是地下金屬礦山常用的采礦方法,采用崩落采礦采出的礦石占我國有色金屬礦山地下采礦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本書全面分析和論述了礦山采用崩落法開采的放礦過程中的理論和技術。全書共7章,內容包括:散體的物理力學性質、底部單一漏斗放礦礦巖移動規律、多漏斗底部結構放礦、端部放礦中崩落礦巖運動規律、散體振動放礦機理、以及放礦研究方法等。
放礦理論與應用 目錄
1 緒論
1.1 放礦研究方法
1.2 放礦力學應用發展
2 散體的物理力學性質
2.1 散體的基本物理力學性質
2.1.1 散體密度
2.1.2 散體的結構
2.1.3 散體的孔隙率、孔隙比和壓實度
2.1.4 散體的松散性
2.1.5 散體的濕度及含水性質
2.1.6 散體的塊度
2.1.7 散體顆粒的粒徑、級配和分類
2.1.8 散體的自然安息角
2.1.9 散體的內外摩擦角及黏聚力
2.2 散體的力學性質
2.2.1 散體的抗剪強度
2.2.2 散體的變形特征
2.2.3 散體介質應力極限平衡理論
2.2.4 散體介質的側壓力及側壓系數
習題與思考題
3 底部單-漏斗放礦礦巖移動規律
3.1 橢球體放礦理論的基本概念
3.1.1 單-漏斗放礦礦巖移動規律及形態
3.1.2 放出橢球體
3.1.3 松動橢球體
3.1.4 等速橢球體
3.2 崩落礦巖的運動規律
3.2.1 松動帶內顆粒下降速度
3.2.2 松動帶內顆粒運動軌跡
3.2.3 放出漏斗
習題與思考題
4 多漏斗底部結構放礦
4.1 相鄰漏斗放礦時礦巖運動規律
4.1.1 相鄰漏斗的相互關系
4.1.2 極限高度h
4.1.3 貧化開始高度h
4.1.4 漏斗間礦損脊峰高度h
4.1.5 松動橢球體的偏斜與一份放出量
4.1.6 *優的放礦方式
4.2 有底柱崩落法出礦結構的初步選擇
4.2.1 放礦漏斗口直徑的確定
4.2.2 斗井口位置的確定原則及改進
4.3 有底部結構放礦損失與貧化計算
4.3.1 基本概念
4.3.2 礦石混入過程
4.3.3 體積巖石混入率與質量巖石混入率
4.4 底部放礦損失貧化控制
4.4.1 礦石損失貧化的形式
4.4.2 貧化前下盤礦石殘留數量估算方法
4.4.3 下盤切巖采準
4.4.4 在下盤巖石中布置出礦漏斗
4.4.5 降低礦石貧化的技術措施
4.5 有底柱崩落法放礦管理
4.5.1 出礦巷道基本形式
4.5.2 放礦方式
4.6 礦山實例
4.6.1 胡家峪銅礦的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4.6.2 黑木林鐵礦的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
4.6.3 會理鎳礦水平中深孔階段強制崩落法
習題與思考題
5 端部放礦中崩落礦巖運動規律
5.1 概述
5.2 端壁對放出體形的影響
5.3 流動帶形狀
5.3.1 回采進路的布置
5.3.2 分段高度
5.3.3 回采巷道間距
5.3.4 崩礦步距和放礦步距
5.3.5 端壁傾角
5.3.6 回采進路斷面的形狀及規格
5.3.7 鏟取方式及鏟取深度
5.4 礦石貧化和損失與放礦管理
5.5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進路間殘留礦量的回收
5.6 礦山實例
5.6.1 梅山鐵礦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
5.6.2 北沼河鐵礦高分段無底柱分段崩落法
5.6.3 鏡鐵山鐵礦高分段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
習題與思考題
6 散體振動放礦機理
6.1 概述
6.2 振動散體的流動性規律
6.2.1 振動放礦機理
6.2.2 受振散體的流動特性
6.2.3 振動對放出體積的影響
6.2.4 振動場內連續礦流的形成
6.3 振動放礦技術
6.3.1 振動出礦結構參數確定
6.3.2 振動出(給)礦機的結構
習題與思考題
7 放礦研究方法
7.1 概述
7.2 物理模擬實驗法
7.2.1 物理模擬放礦模型
7.2.2 物理模擬放礦實驗的相似條件
7.2.3 物理模擬放礦實驗設計
7.2.4 物理模擬實驗步驟及工藝
7.3 放礦數學分析計算法
7.3.1 數學分析計算
7.3.2 模型數學描述
7.4 數值模擬放礦實驗法
7.4.1 顆粒流程序主要功能和應用范圍
7.4.2 顆粒流程序的基本原理
7.4.3 顆粒流程序建模方法
7.4.4 顆粒流程序PFC的組成與常用菜單
7.4.5 顆粒流程序PFC的常用命令
7.4.6 放礦過程模擬應用實例
7.5 現場實驗研究法
7.5.1 放出體直接實驗法
7.5.2 放出體間接實驗法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1.1 放礦研究方法
1.2 放礦力學應用發展
2 散體的物理力學性質
2.1 散體的基本物理力學性質
2.1.1 散體密度
2.1.2 散體的結構
2.1.3 散體的孔隙率、孔隙比和壓實度
2.1.4 散體的松散性
2.1.5 散體的濕度及含水性質
2.1.6 散體的塊度
2.1.7 散體顆粒的粒徑、級配和分類
2.1.8 散體的自然安息角
2.1.9 散體的內外摩擦角及黏聚力
2.2 散體的力學性質
2.2.1 散體的抗剪強度
2.2.2 散體的變形特征
2.2.3 散體介質應力極限平衡理論
2.2.4 散體介質的側壓力及側壓系數
習題與思考題
3 底部單-漏斗放礦礦巖移動規律
3.1 橢球體放礦理論的基本概念
3.1.1 單-漏斗放礦礦巖移動規律及形態
3.1.2 放出橢球體
3.1.3 松動橢球體
3.1.4 等速橢球體
3.2 崩落礦巖的運動規律
3.2.1 松動帶內顆粒下降速度
3.2.2 松動帶內顆粒運動軌跡
3.2.3 放出漏斗
習題與思考題
4 多漏斗底部結構放礦
4.1 相鄰漏斗放礦時礦巖運動規律
4.1.1 相鄰漏斗的相互關系
4.1.2 極限高度h
4.1.3 貧化開始高度h
4.1.4 漏斗間礦損脊峰高度h
4.1.5 松動橢球體的偏斜與一份放出量
4.1.6 *優的放礦方式
4.2 有底柱崩落法出礦結構的初步選擇
4.2.1 放礦漏斗口直徑的確定
4.2.2 斗井口位置的確定原則及改進
4.3 有底部結構放礦損失與貧化計算
4.3.1 基本概念
4.3.2 礦石混入過程
4.3.3 體積巖石混入率與質量巖石混入率
4.4 底部放礦損失貧化控制
4.4.1 礦石損失貧化的形式
4.4.2 貧化前下盤礦石殘留數量估算方法
4.4.3 下盤切巖采準
4.4.4 在下盤巖石中布置出礦漏斗
4.4.5 降低礦石貧化的技術措施
4.5 有底柱崩落法放礦管理
4.5.1 出礦巷道基本形式
4.5.2 放礦方式
4.6 礦山實例
4.6.1 胡家峪銅礦的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4.6.2 黑木林鐵礦的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
4.6.3 會理鎳礦水平中深孔階段強制崩落法
習題與思考題
5 端部放礦中崩落礦巖運動規律
5.1 概述
5.2 端壁對放出體形的影響
5.3 流動帶形狀
5.3.1 回采進路的布置
5.3.2 分段高度
5.3.3 回采巷道間距
5.3.4 崩礦步距和放礦步距
5.3.5 端壁傾角
5.3.6 回采進路斷面的形狀及規格
5.3.7 鏟取方式及鏟取深度
5.4 礦石貧化和損失與放礦管理
5.5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進路間殘留礦量的回收
5.6 礦山實例
5.6.1 梅山鐵礦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
5.6.2 北沼河鐵礦高分段無底柱分段崩落法
5.6.3 鏡鐵山鐵礦高分段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
習題與思考題
6 散體振動放礦機理
6.1 概述
6.2 振動散體的流動性規律
6.2.1 振動放礦機理
6.2.2 受振散體的流動特性
6.2.3 振動對放出體積的影響
6.2.4 振動場內連續礦流的形成
6.3 振動放礦技術
6.3.1 振動出礦結構參數確定
6.3.2 振動出(給)礦機的結構
習題與思考題
7 放礦研究方法
7.1 概述
7.2 物理模擬實驗法
7.2.1 物理模擬放礦模型
7.2.2 物理模擬放礦實驗的相似條件
7.2.3 物理模擬放礦實驗設計
7.2.4 物理模擬實驗步驟及工藝
7.3 放礦數學分析計算法
7.3.1 數學分析計算
7.3.2 模型數學描述
7.4 數值模擬放礦實驗法
7.4.1 顆粒流程序主要功能和應用范圍
7.4.2 顆粒流程序的基本原理
7.4.3 顆粒流程序建模方法
7.4.4 顆粒流程序PFC的組成與常用菜單
7.4.5 顆粒流程序PFC的常用命令
7.4.6 放礦過程模擬應用實例
7.5 現場實驗研究法
7.5.1 放出體直接實驗法
7.5.2 放出體間接實驗法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放礦理論與應用 作者簡介
毛市龍,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副教授,1962年12月出生,工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講授散體動力學與放礦、礦山巖石力學、礦床開采工程、現代充填技術、采礦專業英語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