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東北革命和抗日根據地貨幣研究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
>
金融煉金術(專業珍藏版)2021專業審訂
-
>
認知世界的經濟學
-
>
全球貨幣進化史
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和工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85076
- 條形碼:9787508685076 ; 978-7-5086-8507-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和工作 本書特色
我們都將活到100歲,長壽時代,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辦!
21世紀初出生的人有一半的概率活到100歲,這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真,發展中國家也正迎面趕上。
這就是長壽時代。
長壽時代不只是老齡化、延遲退休、養老金缺口和勞動力短缺,長壽時代帶來的變革遠超出我們想象之外:
l 工作到80歲是常態;我們都將活到100歲,長壽時代,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辦!
21世紀初出生的人有一半的概率活到100歲,這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真,發展中國家也正迎面趕上。
這就是長壽時代。
長壽時代不只是老齡化、延遲退休、養老金缺口和勞動力短缺,長壽時代帶來的變革遠超出我們想象之外:
l 工作到80歲是常態;
l 年輕時候掌握的知識不足以應付60年的工作生涯;
l 結婚推遲,伴侶關系更穩固,女性更加獨立;
l 健康和環保成為巨型產業;
l 員工更少、專業更精細的企業是新增長點;
l 工作和辦公場所分離,少看雇主臉色;
l 老人和年輕人的交往成為常態……
面對長壽時代這一切變革,我們的榜樣和我們自身的人生經驗都不足以應付,我們不得不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人生模式。
本書來自英國倫敦商學院經濟學家琳達·格拉頓和心理學家安德魯·斯科特為MBA學生開設的一門“百歲人生”課程,入圍2016年英國《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公司年度圖書獎,出版一年便已經被譯為12種語言。兩位作者是經濟學和心理學的專家,并且在多個政府和多個跨國公司擔任人力資源和經營管理咨詢顧問,他們運用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和超前視野的實踐經驗向我們展示,在長壽時代,我們要從過去的三階段人生演進到多階段人生,才能將長壽變成天賜大禮,而不是變成詛咒。
“作者雄辯地向我們證明,我們的全部生活都將重組,以適應這破天荒的長壽。嬰兒潮一代和千禧一代都應該好好讀這本書。”——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哈佛大學勞倫斯·蒂施歷史學講座教授
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和工作 內容簡介
我們都將活到100歲,長壽時代,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辦!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多大年紀,都必須面對這個基本事實:21世紀初出生的人有一半的概率活到100歲,這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真,發展中國家也正迎面趕上。這就是長壽時代。如果我們以為長壽時代只是意味著老齡化、延遲退休、養老金缺口和勞動力短缺,那我們的視野仍然是流于表面。長壽時代帶來的變革遠超出我們想象之外:過去的受教育—工作—退休三階段人生模式已不再適用;勞動力市場中空化會進一步導致貧富差距;更復雜的家庭結構和變化的代際關系會出現;新一輪產業變革,生物工程、計算機采集和碳替代會成為巨型產業;員工更少但通常更專業的企業組成的生態系統將成為增長點;智慧城市和零工經濟興起,工作和辦公場所分離;個人對靈活性和多樣選擇的渴望,將壓倒公司對體制和可預測性的需求;跨齡友誼將成為常態,老人不再是一個老無所依的“獨立王國”……面對這一切變革,我們做人生決定所參照的榜樣和我們自身的人生經驗都不足以應付這個長壽時代,我們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人生模式:三階段人生變成多階段人生,夾雜若干個過渡期;再創造比娛樂更重要,閑暇時間用來構建自己的無形資產;培養自己在創造、共情和問題解決、自由往來等比機器人更具優勢的領域,那正是未來產生高薪崗位的領域;喜歡老一套的、可預測的企業在人力資源和經營模式上必須全面變革;政府的關注點要從社保擴大到多方面的教育、婚姻、工作時間及更廣泛的社會安排上……本書來自英國倫敦商學院經濟學家琳達·格拉頓和心理學家安德魯·斯科特為MBA學生開設的一門“百歲人生”課程,入圍2016年英國《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公司年度圖書獎,出版一年便已經被譯為12種語言。兩位作者是經濟學和心理學的專家,并且在多個政府和多個跨國公司擔任人力資源和經營管理咨詢顧問,他們運用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和超前視野的實踐經驗向我們展示,在長壽時代,我們必須從過去的三階段人生演進到多階段人生,才能將長壽變成天賜大禮,而不是變成詛咒。
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和工作 目錄
第1章 生活篇:天降長壽
第2章 財務篇:更晚退休
第3章 工作篇:就業形勢
第4章 資產篇:專注無價之物
第5章 情景篇:可能的自我
第6章 階段篇:人生新模塊
第7章 金錢篇:長壽推手
第8章 時間篇:娛樂還是創造
第9章 親友篇:改變的私生活
第10章 實踐篇:期待變革
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和工作 相關資料
兩位作者用了不少行業官話,但即便如此,本書大有裨益。很少有人去思考,如果我們這個世界沒有做好準備,長壽這個天賜大禮就會成為一個詛咒。
——《經濟學人》書評,2016年6月2日
總而言之,《百歲人生》為每一個生活在其中的個人,為全力一搏從而扭轉現狀的企業,為不得不應對長壽引發后果的政府描繪了一幅巨大的世界圖景。
——《倫敦商學院評論》書評,2016年6月15日
現今出生的人有很多會活到100歲,這就意味著過去的三階段人生模式——教育、工作和退休——會漸漸失效。事實上,這已經發生。為了退休,我們得攢更多的錢,參加更多培訓,總之就是過一種完全不同的人生。
——美國廣播公司(ABC)評論,2016年8月6日
琳達·格拉頓和安德魯·斯科特教授研究了我們人生后期的工作生活以及阻礙其實現的老套傳統。本書兩位作者調查了世界范圍內10000名24-80歲的人,調查結果發表于《哈佛商業評論》,其中說到,不只是年輕人在學習新技能,他們對工作很熱情,努力保持身體健康;大量五六十歲和七十歲的人也同樣如此。在46-60歲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想“慢慢來”,70歲以上的人中,有不到20%的人意見一樣。45歲以下的人中,有43%的人說他們筋疲力盡,這比45歲以上的人中35%的比例要高。比例*的是60歲以上的人。放棄你那頑固的歧視老年人的念頭吧,他們說的可都是大實話。
——伊馮·羅伯茨(Yvonne Roberts)《再找一份工作:50歲以上人群職業生涯的變革》,英國《衛報》,2016年11月27日
美國每天有10000人加入65歲人群的行列。過去幾十年里,退休年齡都是65歲。從50歲到70歲不等,人們渴望結束他們的工作生涯,享受休閑人生。但在過去20年里,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根據本書兩位作者引用人口統計學家吉姆·歐本和詹姆斯·沃佩爾的研究成果,指出現今60歲的人有望活到90歲。同時,能夠保證終身財務安全的企業退休金和政府退休金時代已成過去。基于此,也基于其他理由,許多執行官正在反思,退休到底意味著什么。
——海瑟·沃等,《哈佛商業評論》2016年6月刊
倫敦商學院的兩位同事琳達·格拉頓和安德魯·斯科特在他們的新書《百歲人生》中指出,人們一邊長時間工作,一邊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關系,同時還對社會有所貢獻,這種“多階段人生”可以說是“天賜大禮”。
——瑞克·沃茲曼(Rick Wartzman),《財富》評論文章,2016年6月22日
格拉頓和斯科特指出了預期壽命延長帶來的雙向不平等的生活圖景:富人比窮人活得更久,前者比后者擁有更多更好的資源讓長壽成為他們的祝福而非詛咒。
——馬雷克·科恩(Marek Kohn),《新科學家》書評,2016年7月6日
本書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事實,將來我們要到七八十歲才能退休,還要不停地改變職業規劃,我們做事情的方式也會隨著技術的改變而不斷改變。本書探討了傳統的三階段人生——教育、工作和退休——模式已經逐漸過時,而我們的壽命即將達到三位數的情況下,人們不得不開始重新思考他們的生活方式。
——喬安妮·福里爾森(Joanne Frearson),《商業記者》書評,2016年9月22日
當我們提到退休計劃時,我們立馬想到財務問題。這很對,因為沒有財務支持,你就沒法存活。但除此以外,營養、運動和藥物的改善使得我們壽命延長。這會影響你的財產,也會讓你的退休階段更長。所以你得問自己一些跟財務沒什么關系的問題:這么長的空閑時間,我該用來做什么?我的生活會怎樣?本書告訴你答案。
——羅杰·惠特尼(Roger Whitney)“退休問答”(Retirement
Answer Man)網站創辦人
很多小企業主想把事業發展得更好。我們有幸生活在信息時代,通過信息篩選,我們每周選出適合小企業主閱讀的三本書,幫助他們從中獲益……新近的研究表明,當前出生的嬰兒有1/3的概率活到100歲。根據倫敦商學院兩位作者琳達·格拉頓和安德魯·斯科特的研究,現年60歲的人有一半的概率活到90歲,而千禧年一代則有一半概率活到100歲。如果你還不知道如何度過長壽人生,兩位作者深刻地分析了“你從未設想過的長壽帶來的危機和獎賞”。本書是一張“為了創造一個合乎心意的百歲人生,而重新思考財務、教育、職業和社交的路線圖”。作者認為,社會需要在許多方面做出變革以應對這些百歲老人。我猜,日益增長的“重新規劃職業生涯”(也就是55歲之后開始創業)會成為一個大趨勢。
——里娃·萊森斯基(Rieva Lesonsky)《小企業主應該閱讀的三本書》,“小企業趨勢”(Small Business Trends)專欄作家
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簡介
琳達·格拉頓(Lynda Gratton),倫敦商學院管理學教授,為MBA學生講述關于未來工作和人力資源策略執行計劃的課程。她被《商業思想家》評為具影響力的15個人物之一,2015年被評為倫敦商學院優秀教師。她還是美國人力資源協會的會員、新加坡政府人力資本咨詢委員會成員,并且在歐洲、美國和亞洲多家知名企業擔任顧問。她目前出版了9本著作,并在《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和《哈佛商業評論》等媒體發表多篇文章。
安德魯·斯科特(Andrew Scott),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牛津大學萬靈學院和歐盟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斯科特畢業于牛津大學三一學院,研究重點是各種長短期因素對政府和企業的影響。他曾任教于哈佛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還曾任政府和中央銀行的宏觀經濟學顧問,以及英國金融服務局的非執行董事。
譯者簡介
吳奕俊,碩士畢業于英國華威大學,現任教于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譯有《習慣的力量》《敦刻爾克》《巴黎,巴黎》《寬容》《46億年的地球物語》等著作。琳達·格拉頓(Lynda Gratton),倫敦商學院管理學教授,為MBA學生講述關于未來工作和人力資源策略執行計劃的課程。她被《商業思想家》評為具影響力的15個人物之一,2015年被評為倫敦商學院優秀教師。她還是美國人力資源協會的會員、新加坡政府人力資本咨詢委員會成員,并且在歐洲、美國和亞洲多家知名企業擔任顧問。她目前出版了9本著作,并在《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和《哈佛商業評論》等媒體發表多篇文章。
安德魯·斯科特(Andrew Scott),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牛津大學萬靈學院和歐盟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斯科特畢業于牛津大學三一學院,研究重點是各種長短期因素對政府和企業的影響。他曾任教于哈佛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還曾任政府和中央銀行的宏觀經濟學顧問,以及英國金融服務局的非執行董事。
譯者簡介
吳奕俊,碩士畢業于英國華威大學,現任教于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譯有《習慣的力量》《敦刻爾克》《巴黎,巴黎》《寬容》《46億年的地球物語》等著作。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