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它們:水怪時代
-
>
尋找中國龍立體書
-
>
非遺里的中國(全3冊)一千年國粹 匠心巧思 薪火相伴
-
>
郁金香①+②(全10冊)
-
>
數學簡史
-
>
汴京的一天
-
>
地圖上的地理故事-長城
大美中國藝術-博物館里的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762561
- 條形碼:9787530762561 ; 978-7-5307-6256-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美中國藝術-博物館里的中國 本書特色
在盧永琇編著的《大美中國藝術》里,漢字從甲骨文、金文、篆書發展到隸書、草書、行書、楷書,涌現出“書圣”王羲之、“草圣”張旭、懷素、宋徽宗、文徵明等書法大家。中國畫隨著筆法的精進和材料的進步,從原始人的壁畫、彩陶畫發展到絹畫、紙畫,出現了國寶《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等傳世名畫,更有乾隆年間《功臣畫像》這樣由中國畫家和西洋畫家共同完成的中西合璧的畫作。從原始人的陶器到大型雕塑兵馬俑、云岡石窟、昭陵六駿,雕塑的發展體現著古人的信仰和他們對生活更生動地描摹。世界*早的樂器骨笛、*雄偉的樂器曾侯乙編鐘和 文化意味的樂器古琴告訴我們,十大名曲曲曲寄托了古人的文人思想,原來中國早于西方一千年就使用十二平均律啦。全書正文介紹該主題下 價值的藏品,附錄包括參觀博物館應遵守的禮儀和全國各大博物館的參觀指南。全書圖文結合,故事般的文字生動形象,圖片和漫畫插圖精美,引領讀者走進燦爛輝煌的中華五千年文明。
大美中國藝術-博物館里的中國 內容簡介
書法、繪畫、雕塑和樂器是中國古代成就*高的藝術形式,古人的這些情調、雅致、智慧、審美,如今都凝結在一件件歷史的“幸存者”——館藏文物身上。 在本書里,漢字從甲骨文、金文、篆書發展到隸書、草書、行書、楷書,涌現出“書圣”王羲之、“草圣”張旭、懷素、宋徽宗、文徵明等書法大家。中國畫隨著筆法的精進和材料的進步,從原始人的壁畫、彩陶畫發展到絹畫、紙畫,出現了國寶《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等傳世名畫,更有乾隆年間《功臣畫像》這樣由中國畫家和西洋畫家共同完成的中西合璧的畫作。從原始人的陶器到大型雕塑兵馬俑、云岡石窟、昭陵六駿,雕塑的發展體現著古人的信仰和他們對生活更生動地描摹。世界*早的樂器骨笛、*雄偉的樂器曾侯乙編鐘和*具文化意味的樂器古琴告訴我們,十大名曲曲曲寄托了古人的文人思想,原來中國早于西方一千年就使用十二平均律啦。
大美中國藝術-博物館里的中國 目錄
國寶傳奇
鎮館之寶
古代書法**課——毛公鼎
“下真跡一等”的書法瑰寶——《寒切帖》
為國捐軀的紀念——《祭侄文稿》
舉世無雙
國寶檔案
第二章 從彩陶繪畫到清明上河圖
國寶傳奇
鎮館之寶
中國繪畫的雛形——舞蹈紋彩陶盆
來自民間的國寶名畫——《雪景寒林圖》
情系海峽兩岸的傳世奇珍——《富春山居圖》
中西合璧的經典之作——功臣畫像
舉世無雙
國寶檔案
第三章 從兵馬俑到云岡石窟
國寶傳奇
鎮館之寶
雕塑的萌芽——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漢宮中的歌舞——百戲俑
古代雕塑藝術寶庫——云岡石窟
奔馳中的戰馬——昭陵六駿
舉世無雙
國寶檔案
第四章 從河姆渡骨哨到玉壺冰琴
國寶傳奇
鎮館之寶
古老中國的音階——曾侯乙編鐘
濫竽充數——馬王堆漢墓竽
一片冰心在玉壺——玉壺冰琴
舉世無雙
國寶檔案
博物館參觀禮儀小貼士
博樂樂帶你游博物館
難忘的旅程
大美中國藝術-博物館里的中國 作者簡介
宋新潮,考古學家,博物館學家,歷史學博士,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聯盟主席。 潘守永,人類學家,博物館學家,法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人類學與博物館學)、博士生導師、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長。
- 主題:少兒文物科普
我以為是文物圖鑒,有高清文物彩圖、文物制作工藝分析、文物背后的故事等等。但其實它偏少兒文物科普,文物圖片不夠漂亮,更多是的是原理之類以及可以開展的少兒活動之類的介紹。成年人讀意思不大,等孩子讀到小學高年級了可以看看。
- 主題:謝謝中圖提供這么好的讀物,你們辛苦了!
閱讀讓我很快樂,我很享受閱讀給我帶來的愜意時光。雖然閱讀不能改變我的人生長度,但卻可以改變我的人生寬度!這本書裝幀精美、內容一流,是物超所值的一本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