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論人生得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492753
- 條形碼:9787504492753 ; 978-7-5044-9275-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叔本華論人生得失 本書特色
這本《叔本華論人生得失(精)》一書所選的諸篇文章,即根據亞瑟·叔本華思想中*具代表性的作品編譯而成,并參考了霍林道爾所選譯的叔本華論文集的英譯本,把有關自然科學方面已過時的觀念,以及罵黑格爾的內容刪去或節選。相信本書對于讀者了解叔本華的思想和提高人們的理論水平,會有所幫助。 *后尚須說明的是,由于時代的局限和叔本華個人的偏見,本書一些作品中的唯心主義表現得比較明顯,有些觀點和論述顯然是錯誤的,請讀者在閱讀中予以鑒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叔本華論人生得失 內容簡介
《叔本華論人生得失》一書所選的諸篇文章,即根據亞瑟·叔本華思想中具代表性的作品編譯而成,并參考了霍林道爾所選譯的叔本華論文集的英譯本,把有關自然科學方面已過時的觀念,以及罵黑格爾的內容刪去或節選。相信《叔本華論人生得失》對于讀者了解叔本華的思想和提高人們的理論水平,會有所幫助。后尚須說明的是,由于時代的局限和叔本華個人的偏見,《叔本華論人生得失》一些作品中的唯心主義表現得比較明顯,有些觀點和論述顯然是錯誤的,請讀者在閱讀中予以鑒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叔本華論人生得失 目錄
二、生命的永恒
三、幸福的分類
四、人格的劃分
五、財富與人生
六、生存的意念
七、生活的意志
八、名譽與榮譽
九、人性與道德
十、存在的得失
十一、世界的空虛
十二、愛戀的激情
十三、性愛的倒錯
十四、禁欲的解脫
十五、女性的智慧
十六、生存與理念
十七、素質的由來
十八、信仰的對白
十九、哲人的智慧
二十、意志與現象
二十一、超越生命
二十二、心理的變化
二十三、宗教的源流
二十四、作家與寫作
二十五、哲學雜談
叔本華論人生得失 節選
康德以他主觀的見解,認為時間的形成先于我們的理解,所以不屬于物自體,此雖帶消極性,卻也是一項偉大的真理。如今,我再以客觀的方法,努力尋求以顯示它積極的一面。要物自體只有和時間結合,才能顯示出來它無關乎生滅;再者,如果時間的生滅現象,沒有永恒的核心的話,恐怕也無從周而復始、生生滅滅了。永恒是不以任何直觀為基礎的概念,它意指超越時間的生存。但正如普羅提諾說“時間是永恒性的復制品”,時間只是永恒的影像。同理,我們的生存也只是本質的影像。因為時間是我們認識的一種形式,所以這個本質一定存在于永恒之中,但也由于這個形式,我們才認為我們的本質及一切事物的本質是無常的、有限的、會破滅的。
作為物自體的意志,*充分的客觀化是其各階段中的(柏拉圖式的)理念。然而,本質的諸種理念,只有在特別優惠的條件下(即無上智慧的關照中)才偶爾呈現。反之,對于個體的認識而言,在時間中,理念是采取種族的形式而表現。理念在時間之洪流中變成對全種族的關照。種族是物自體(則求生意志)*直接的客觀化,一切動物以及人類*內在的本質,乃是在于種族中。求生意志強烈活動的根源也在于種族中,而決不是在個體內。相反地,直接的意識,則只存在于個體中,因而,個體總以為自己與種族相異。為此,我們才會恐懼死亡。求生意志所表現的關系于個體的是饑餓和死亡的憂慮;關系于子孫的則是性欲以及對于子孫之情。同時,造化并未具有個體所特有的妄想,它只密切注意種族的維持,對個體的破滅,則表冷淡。因為對造化而言,個體僅為手段,種族才是目的。為此,造化所加諸個體的恩賜,只是盡力而已。
叔本華論人生得失 作者簡介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著名哲學家,意志主義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主要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自然中的意志》《論意志的自由》《論道德的基礎》《倫理學中的兩個基本問題》《附錄與補遺》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