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鏡第三十三輯 :中華考古圖志
-
>
(花口本)(精)讀一頁就上癮的唐朝史(全4冊)
-
>
長安夢華錄
-
>
安史之亂
-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
-
>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
-
>
西洋鏡:第二十三輯 五脊六獸
石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003914
- 條形碼:9787549003914 ; 978-7-5490-039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石器 本書特色
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無數的文化財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質形態,被我們稱之為“文物”,實際上就是“文化遺物”,廣義上可以稱之為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它與非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共同構成了人類的文化遺產體系。 每一件文物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承載著古老生活的生動細節。每一件文物都凝聚著偉大的古代智慧,熔鑄著歷史與藝術的大美。它們都有著非凡的身世,身經千萬次的錘煉與虔誠的雕琢,帶著匠工的汗水與體溫,或走向祀祝的祠壇,或走向王侯的幾案,或走向文人的書齋,或走向貴婦的妝臺……然后,或煙消云散,或深埋地底,或長眠深海。今天,它們與我們不期而遇,像久違的故人,訴說,感喟…… “文物”作為歷史的產物,畢竟與今天的生活環境、語境等有著較大的差異,沒有專門的知識和概念理解,我們很難把它融入到現代社會生活和文明建設活動中,為此,學習和普及文物知識成為當代文化教育和創新思維訓練的重要任務之一,同時也是實現文化遺產現代價值的必要途徑之一。該叢書就是一套這樣的“普及讀物”,目的是將那些通常呈現在專業書刊的關于中國文物的知識,或者在學者眼中的“常識”,尋找適宜的點,選擇典型的面,運用通俗的文字,趨避冷僻的術語和概念,介紹給喜歡中國文化的大眾,成為讀者了解中國文化某一面相的指南和津梁,進而將這類知識轉化為常識,沉淀為自身的文化底色! 此書是《中國文物小叢書》其中之一。書中主要介紹了我國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基本知識,和夏商周時代及以后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石器,配圖清晰,內容豐富。
石器 內容簡介
要嚴肅滴說幾句啦!**,毫無疑問,這是一套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書,文物在明處,知識點在暗處。第二,缺席文物及古代生活實物的歷史知識,總讓人有點不踏實,看了這套書,我想會有回到歷史現場,參與古人生活的體驗。這可是灰常難得的體驗。第三,有朋友說,嘿,別整了,文物的書都恁多了,還做個什么勁兒。我只能悠悠地吸一口氣,這么回答:文物的書是不少,但鑒賞類偏多,學術類偏深。這一套以點帶面,不是收藏入門書,而是文化悅讀書(當然如果將它們看做收藏入門書,我偷偷地說,我完全沒意見),受眾面可是比較大的。第三,你是不是為青銅器的那個那個還有那個字,不知道猜什么好呢?告訴你,這套書可有生僻字的注音。你是不是為書法、繪畫流派的線索,查了好幾十次百度呢?告訴你,這套書可交代的很是清晰。涉及古人生活的很多名物,無法展開敘述的一些知識,這套書都在頁邊添加了舒適且富有人性的注解。一件器物的來龍去脈,是文物的傳記,這里頭可不乏這樣的貨。以上這些話可是相當嚴肅的,當然,*多的還是誠懇。
石器 目錄
石器 作者簡介
朱啟新,中國著名文博書籍出版人,曾任《文物》副主編、《中國文物報》特約編審、多所高校兼職教授。主編或出版《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考古人手記》(第一、二、三輯)、《中國文物與學科叢書》等大型考古文博叢書。著有《說文談物》、《文物物語:說說文物自身的故事》、《看得見的古人生活》、《文物與語文》等。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