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吳梅談曲 本書特色
近世對于戲曲一門學問,*有研究者推王靜安與吳梅先生兩人。靜安先生在歷史考證方面,開戲曲史研究之先路;但在戲曲本身之研究,還當推瞿安先生獨步。
——浦江清
《吳梅談曲》輯錄了吳梅大師的《詞學通論》和《霜崖詞錄》兩部作品。
吳梅談曲 內容簡介
本書輯錄了吳梅大師的《顧曲麈談》和《中國戲曲概論》兩部作品。前者是從本體上講述曲的特征、結構、曲調等,后者則是從史論的角度上描述金元明清的曲的發展,對每一朝代的雜劇、傳奇和散曲的作品與作家都做了獨到而精當的論述。
吳梅談曲 目錄
上部 顧曲麈談
**章 原曲
**節 論宮調
第二節 論音韻
第三節 論南曲作法
第四節 論北曲作法
第二章 制曲
**節 論作劇法
第二節 論作清曲法
第三章 度曲
第四章 談曲
下部 中國戲曲概論
**章 卷上
**節 金元總論
第二節 諸雜院本
第三節 諸宮調
第四節 元人雜劇
第五節 元人散曲
第二章 卷中
**節 明總論
第二節 明人雜劇
第三節 明人傳奇
第四節 明人散曲
第三章 卷下
**節 清總論
第二節 清人雜劇
第三節 清人傳奇
第四節 清人散曲
編后記
吳梅談曲 節選
**章 原曲
余十八九歲時,始喜讀曲,苦無良師以為教導,心輒怏怏。繼思欲明曲理,須先唱曲,《隋書》所謂“彈曲多則能造曲”是也。乃從里老之善此技者,詳細問業,往往瞠目不能答一語,或僅就曲中工尺旁譜,教以輕重疾徐之法,及進求其所以然,則曰:“非余之所知也,且唱曲者可不必問此。”余憤甚,遂取古今雜劇傳奇,博覽而詳核之,積四五年,出與里老相問答,咸駭而卻走,雖笛師鼓員,亦謂余狂不可近。余乃獨行其是,置流俗毀譽于不顧,以迄今日,雖有一知半解,亦扣槃捫燭之談也。用貢諸世,以餉同嗜者。
曲也者,為宋金詞調之別體。當南宋詞家慢近盛行之時,即為北調榛莽胚胎之日。王元美《苑卮言》云:“金源入主中原,舊詞之格,往往于嘈雜緩急之間,不能盡按,乃別創一調以媚之。”觀此即為北調之濫觴。沿至末年,世人嫌其粗鹵,江左詞人,遂以纏綿頓宕之聲以易之,而南詞以起。(如《湃月》、《琵琶》之類是也)此南北曲之原始也。北主剛勁,南主柔媚。北字多而調促,促處見筋,南字少而調緩,緩處見眼;北宜和歌,南宜獨奏。魏良輔所論《曲律》,極有見解,宜恪守之。
嘗疑古今曲家,自金源以迄今日,其間享大名者,不下數百人,所作諸曲,其膾炙人口者,亦不下數十種。而獨于填詞之道,則缺焉不論,遂使千古才人欲求一成法而不可得。于是宗《西廂》者,以妍媚自喜,宗《琵琶》者,以樸素自高,而于分宮配調、位置角目、安頓排場諸法,悉委諸伶工,而其道益以不彰,雖有《中原音韻》及《九宮曲譜》二書,亦止供案頭之用,不足為場上之資。暗室無燈,何怪乎此道之日衰也。系深思其故,乃知有一大病也。其病維何?
吳梅談曲 作者簡介
吳梅(1884~1939),字瞿安,號霜厓,江蘇長洲(今蘇州)人,近代戲曲理論家和教育家,詩詞曲作家。歷任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等學校教授。主要著作有《顧曲麈談》、《曲學通論》、《中國戲曲概論》、《元劇研究》、《南北詞譜》等。
本書輯錄了吳梅大師的《詞學通論》和《霜崖詞錄》兩部作品。前者是吳梅在大學教書時的講義,從了解詞學、欣賞詞作的角度入手,講解詞學的基本知識及其詞的演變歷史,在介紹與評點歷代詞人詞作優劣得失的過程中,引導讀者領會詞的無窮魅力;后者為吳梅大師詞集,存詞137首。另外,書中還選配了多幅古代名畫精品,以饗讀者。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漏注及誤處恐所難免,望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 主題:居然是領導干部必讀,呵呵,這大概是它不好賣的原因,這么專業到...
應該是元曲研究者專用工具書。不是專門研究的就別買了:) 性價比極高。 版本不錯,看起來很舒服。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