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繪藝術精選集
-
>
中國美術8000年
-
>
西洋鏡--中國寺廟建筑與靈巖寺羅漢
-
>
和光同塵:徐家樹攝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廣州
-
>
(精)如何用手機拍一部電影(八品)
-
>
銀翼殺手2029
表演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2018)表演片段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23599
- 條形碼:9787565723599 ; 978-7-5657-235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表演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2018)表演片段教程 內容簡介
片段教學是表演專業重要的教學環節,這一階段進入舞臺人物形象塑造的學習。本教程以斯氏舞臺行動學說為理論依據,講解了小說片段、影視劇片段、中外戲劇片段和中國戲曲片段的表演和訓練。通過本階段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分析和改編劇本的方法和步驟、自發地組織角色的舞臺行動的能力、塑造人物形象的內外部技巧、舞臺規定情境的深入挖掘等內容。本書教學結構科學合理,教學步驟規范有序,教學案例豐富鮮活,適合作為表演專業片段教學的教材。
表演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2018)表演片段教程 目錄
**章 教學綜述
**節 表演片段教學概述
第二節 小說片段教學大綱
第三節 劇本片段教學大綱
第四節 教學重點與難點
第二章 小說片段
**節 概述
第二節 教學重點與難點
第三節 教學方案
第四節 教學案例分析
第三章 影視劇片段
**節 概述
第二節 教學重點與難點
第三節 教學方案
第四節 教學案例分析
第四章 中外戲劇片段
**節 概述
第二節 教學重點與難點
第三節 教學方案
第四節 教學案例分析
第五章 中國戲曲片段
**節 概述
第二節 教學重點與難點
第三節 教學方案
第四節 教學案例分析
附錄1 表演片段教程詞匯釋義
附錄2 劇目索引
參考書目
后記
表演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2018)表演片段教程 節選
《表演片段教程》: (四)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表演片段教學階段是教師充分建立學生信心、發掘其表演潛力、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創作個性的絕佳時機,所以教師必須遵循“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則,要有強烈的使命感,盡職盡責地去引導每一位學生。 生活是真實的,人們會產生真正的需求和真正的欲望,但藝術創作是在規定情境下進行的,不能產生真實的欲望,那么這時候就需要借助興趣。從興趣的生成到興趣的深入發展,有著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好奇一專注一興趣一喜歡一熱愛一迷戀。作為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各種手段幫助學生利用“興趣”在假定的藝術創作中,尋找真實的欲望,并引發真實動人的行動。 比如,在筆者帶過的表演本科班上,有一位學生在進行自選片段表演時選擇了日本電影《望鄉》的片段,飾演女記者圭子一角。由于她很想演這個內心善良、外表美麗的圭子,對這個角色濃厚的興趣使她將自我情感、經驗系統甚至生活細節都“下意識”地運用到創作中去,角色創造得非常成功,她自己對創作過程也很享受。由于這位同學在選角時,只選取與自身性格特質相近的角色,對與自己性格反差較大的角色總是排斥,說自己“沒興趣”。所以到指定片段時,筆者特意指定她扮演小說《牛虻》中潑辣性感的吉卜賽女郎依達。在創作初期,她說并不喜歡這個角色。筆者告訴她,其實在依達潑辣任性的外表下,還隱藏著別的東西,這些特質就是等著演員來挖掘的,由此引發了她的好奇心。筆者幫助她一遍遍地琢磨劇本,使她發現了依達性格深處有執著、敢愛敢恨、善良、大度等一系列的可愛之處,而這些都和她自身的特質有幾分相似。筆者鼓勵她說,如果這個角色由你來塑造,一定會是*特別的“依達”。這時,學生已由原來的不喜歡、不愛演變為深深地熱愛了。在進行表演創作時,她全身心地投入,使依達這個角色鮮活動人。這個角色使她**次在創作中突破了自我,拓展了戲路。此時,假定的興趣變成了創造角色的一種熱情和動力。 如果演員在進行創作時融人個人興趣,創作過程就會變得輕松愜意,演員也必定會感受到角色的真實興趣與真正欲望。而由這樣的興趣和欲望產生出來的人物的行動才是*真實、*動人的。因此,教師一定要熟悉學生,了解他們的創作習慣。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挑選片段,采用獨特的教學方法,盡全力激發其潛能。表演片段教學階段,實際上也是學生了解自我、重新認識自我、形成演員魅力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教學中請牢記“興趣和欲望是意志的原動力”,保護好學生來之不易的創作熱情。 (五)強化實踐,適應舞臺 表演教學實踐性極強,因此要強化“實踐**”的教學量配比。表演專業教學主要通過對作業的創排來教授表演藝術的創作技巧和方法,學生通過每一個階段的實踐作品循序漸進地掌握表演手段。表演片段教學具有多樣性、豐富性和較強的觀賞性,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階段的教學特點,在教學中處理好教學與實踐的關系,不可“閉門造車”,要讓學生“早見觀眾,多見觀眾”。學生的作品經過反復排練比較成熟之后,除了接受本班、本專業全體師生的觀摩外,還要接受觀眾和市場的檢驗,從教學匯報轉向劇場公演。教師要讓學生在演出實踐中不斷地尋找角色感覺,克服緊張,增強表演信念感,適應舞臺與觀眾。“戲好不好,座兒說了算。”由觀眾評判教學質量,用演出實踐來推動課堂教學,為獨幕劇和畢業大戲的多場次社會公演打下基礎, 在本階段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熟悉舞臺,掌握舞臺創作規律,利用一切舞臺手段去營造戲劇氛圍,與舞美、燈光、音響各部門進行協調與配合,在演出的過程中學會適應觀眾,展現角色魅力,同時使個人魅力得到體現,學會同導演一起工作,讓自己成為戲的一部分等。 在片段練習過程中,學生既負責劇本的改編,又負責舞臺的呈現,集編、導、演于一身。教師應盡可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在演出與舞臺合成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要注重培養其合作觀念及職業道德。在每一階段的演出結束后,要求每一位同學根據觀眾和專家的反饋提交創作小結。 ……
表演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2018)表演片段教程 作者簡介
黃迎,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戲曲影視研究與傳播中心副主任,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及研究生,獲文學碩士學位。曾獲得“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等稱號。在核心刊物上發表十余篇學術論文,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電影詞條撰稿人,主編《交融中的回顧與展望——當代戲曲電影藝術理論研究》等十余部文化類叢書及音像教材。擔任“戲曲訓練對影視戲劇表演教學重要性研究”等北京市科研項目負責人。主演《別了,莫斯科》等影視作品十余部,編劇導演《迷霧》《絕不付賬》《培爾金特》等戲劇作品,獲省部級獎項。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