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繪藝術精選集
-
>
中國美術8000年
-
>
西洋鏡--中國寺廟建筑與靈巖寺羅漢
-
>
和光同塵:徐家樹攝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廣州
-
>
(精)如何用手機拍一部電影(八品)
-
>
銀翼殺手2029
民國繪畫思想史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078799
- 條形碼:9787533078799 ; 978-7-5330-7879-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繪畫思想史論 本書特色
民國是我國近代各種思想激烈碰撞的時期,在藝術上得到了直觀體現,這本《民國繪畫思想史論》以民國時期各種繪畫思想觀念為主要論述內容,以全景方式呈現民國時代中國現代繪畫的諸般思潮,集介紹、研究、評述為一體,資料全面、圖文并茂、語言通俗,且具有一定的學術深度,既可作為高等藝術院校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專業課程的合適教材與相關學術研究的專業工具書,也可為很多非藝術專業的大眾讀者提供比較宏觀、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
民國繪畫思想史論 內容簡介
本書以民國時期的繪畫思想觀念為主要論述內容, 以全景方式呈現自新文化運動至抗戰結束這一歷史時段的中國現代繪畫思潮, 集介紹、研究、評述為一體, 資料全面、視野開闊、結構分明、圖文并茂、語言通俗, 可作為高等藝術院校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專業課程的合適教材, 也可作為相關學術研究的專業工具書。
民國繪畫思想史論 目錄
**章 晚清*后十年的畫壇
**節 西學東漸的主潮
第二節 大眾傳媒的興起與大眾繪畫
第三節 早期先行者:以李叔同為例
文獻閱讀:論哲學家與美術家之天職(王國維,1905)
第二章 辛亥前后的畫壇
**節 思想變革與藝術變革的糾纏
第二節 “國畫”的產生與傳統的出路
第三節 新式繪畫教育思想的興起
文獻閱讀:以美育代宗教說(蔡元培,1917)
第三章 “五四”前后的畫壇
**節 從變革到革命
第二節 傳統繪畫的危機與機遇
文獻閱讀:畫學上必要之點(劉海粟,1919)
第四章 大革命時代的繪畫思潮(上)
**節 激進主義與畫壇
第二節 西畫突進與個體覺醒
第三節 林風眠與徐悲鴻開啟的兩條道路
文獻閱讀:文人畫之價值(陳師曾,1921)
第五章 大革命時代的繪畫思潮(下)
**節 革命潮與思想潮并起
第二節 首屆全國美展的思想碰撞
第三節 左翼繪畫的興起
文獻閱讀:中國美術運動的展望(許幸之,1930)
第六章 1930年代的畫壇(上):以寫實主義為中心
**節 徐悲鴻體系的初成
第二節 寫實主義的多樣性
第三節 超越寫實的泛寫實主義
文獻閱讀:惑(徐悲鴻,1929)
第七章 1930年代的畫壇(中):以現代主義為中心
**節 決瀾社及上海現代繪畫群體
第二節 林風眠與杭州藝專
第三節 中華獨立美術協會
文獻閱讀:決瀾社宣言(倪貽德,1932)
現代中國藝術之恐慌(傅雷,1932)
第八章 1930年代的畫壇(下):其他諸般思潮
**節 摩登現代
第二節 變異的國畫
第三節 融合主義
第四節 左翼木刻運動
文獻閱讀:我們所希望的國畫前途(林風眠,1933)
第九章 全面抗戰爆發與繪畫觀劇變
**節 收剎與統合
第二節 災情主題的拓展
第三節 救亡主題的強化
第四節 對未來新中國的想象
文獻閱讀:藝術與中國社會(吳作人,1935)
第十章 抗戰時期的畫壇
**節 “孤島”現象與避世心態
第二節 個體的探索
第三節 邊疆的發現
第四節 左翼繪畫觀的變化
文獻閱讀:目前美術上的創作問題(胡蠻,1941)
第十一章 演進之路與歷史遺思
**節 民國繪畫思想史的總體演進邏輯
第二節 尚未厘清的若干問題
文獻閱讀:吳大羽致吳冠中、朱德群信(吳大羽,1941)
附1 留學群體與中國繪畫的現代化
**節 留日群體及其繪畫思想特征
第二節 留歐群體及其繪畫意識
第三節 留日與留歐群體之比較與貢獻
附2 民國繪畫史相關大事記(1912一1945)
附3 中國近現代社會史、思想史參考書目
附4 中國近現代繪畫史參考書目
民國繪畫思想史論 作者簡介
王鵬杰,藝術家、學者、策展人,四川美術學院教師,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著有《照相寫實繪畫語言》等專著。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