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復興十二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017739
- 條形碼:9787509017739 ; 978-7-5090-1773-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文化復興十二講 本書特色
1.借助50個時間節點、100余名志士仁人,系統梳理1840年后的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2.通過創新的研究方法,幫助讀者看懂近代以來中國歷史進程。3.通過獨特的思考路徑,洞察社會發展規律,提出建立在中國式現代化基礎上的中華文明,是人類更高層次的文明形態。
中華文化復興十二講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是暢銷書《中華經典十三講》的延續。分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今天的時代價值,將對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的思考和探索放在人類文明的大視野中,不僅回應了新時代中國文化如何建構的問題,還對人類社會向何處去做了思考。作者強調,只看當下,永遠有各種擾動;遠眺未來,看清大勢,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高層。
中華文化復興十二講 目錄
目 錄
**章 中國近代史:每一個中國人的必修課 /001
**節 問題的緣起/002
第二節 中國近代史是“古和今”的連接點/002
第三節 中國近代史是“中和西”的交匯點/003
第四節 重建中華文化主體性:近代中國文化史的內在邏輯 /004
第五節 “內部生成”是對人類文化史的總結 /006
第六節 繼承和超越新文化運動 /006
第七節 在大歷史跨度中明晰使命和擔當 /008
第八節 歷史不只是曾經的故事:當下是歷史的延續/009
第九節 在歷史長河中看歷史/012
第二章 認識世界大勢 /013
**節 落日余暉—傳統帝制中國的*后晚霞/014
第二節 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西方率先突破的歷史節點/014
第三節 西方社會全方位的崛起 /020
第四節 無法把握的機會之窗:馬戛爾尼使團訪華 /025
第五節 惶恐與沉思: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030
第三章 錯失歷史機遇的巨大代價 /035
**節 從“天朝大國”的自傲到近代的凄風苦雨 /036
第二節 鴉片戰爭的苦果/036
第三節 領土的大片喪失/040
第四節 甲午海戰:近代中國人普遍覺醒的起點/041
第五節 《辛丑條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正式形成 /045
第六節 背離時代大潮的惡果/047
第七節 心靈世界的迷失與崩塌 /048
第八節 否定中國文字的意義與價值 /051
第九節 對中國文化整體價值的抹殺 /053
第十節 歷史自信的動搖/054
第十一節 膜拜歐美與對民族文化自信的肢解 /056
第十二節 山窮水盡與柳暗花明 /058
第四章 思想層面的艱難反思與突破 /061
**節 懸空的說教:晚清的保守思潮/062
第二節 林則徐、魏源的睜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 /068
第三節 鄭觀應的盛世危言:對經濟與制度的洞見 /073
第四節 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079
第五節 梁漱溟的獨樹一幟:新儒家的返本開新/087
第六節 太虛大師的佛學現代性探索 /095
第七節 梁啟超歐游歸來:從迷信西方到反思西方 /102
第八節 思想文化層面的自我批判:從新文化運動到五四運動/109
第九節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中國近代思想史發展的必然 /118
第五章 實踐層面的抗爭與求索 /125
**節 太平天國與義和團:沒有現代文明視野的悲歌/126
第二節 自強新政與洋務運動的破滅 /138
第三節 戊戌六君子:知識分子的慷慨悲歌/144
第四節 孫中山的宏偉藍圖:振興中華與三民主義 /150
第五節 從帝國到民國的歷史轉折:辛亥革命 /160
第六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民國初年亂象 /169
第七節 大時代變革中的歷史回流:袁世凱復辟/175
第六章 中國歷史的新局面 /183
**節 從山窮水盡到柳暗花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84
第二節 三個視角看中國共產黨 /192
第三節 對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文化回應/199
第四節 走上井岡山:近代中國文化主體性覺醒的萌發 /205
第五節 中國文化內在精神的生動展現:對中國革命的文化解讀 /209
第六節 文化主體性的覺悟與照搬俄國經驗的反思 /214
第七節 文化主體性視角下的紅色根據地發展 /220
第八節 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與文化主體性的進一步覺醒 /225
第九節 中國文化主體性覺醒的里程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229
第十節 延安整風:文化主體性的普遍“啟蒙”/235
第七章 新中國成立后文化主體性重建的曲折 /243
**節 從傷痕文學到反思文學 /244
第二節 “河殤”及其引起的爭議/248
第三節 奇妙的共存:文化自負感與文化自卑感/251
第八章 對中國近代文化史的回顧與總結 /255
**節 兩條參考道路:歐美社會與俄國十月革命的不同模式 /256
第二節 貫穿近代的課題:認識時代大潮,趕超世界潮流/261
第三節 從現代化到現代性:認清近代以來世界大潮的本質/264
第四節 永遠守護中華民族的精神根脈/267
第九章 新時代中國文化的重建之路 /273
**節 千年未竟的歷史大考/274
第二節 “人心”與“道心”:中國新文化建構必須回應的人性問題 /275
第三節 培根鑄魂:中國文化建設的“立本”之舉 /277
第四節 中國文化建設的五重視野/280
第五節 學術自覺:中國學術體系的建構 /283
第六節 中國智慧:社會治理與國際秩序的重構/289
第七節 中國文化能否走出歷史的怪圈?——對歷史興衰成敗的思考 /294
第八節 回應時代挑戰:如何認識所謂的“普世價值”/298
第九節 中國價值觀何以走向世界/307
第十節 中國文化如何贏得未來 /315
第十章 中國新文化建構的基本框架 /321
**節 建設文化強國,須創建與新時代相適應的新文化形態 /322
第二節 創造、建構新時代新文化形態的基本原則 /323
第三節 創建新時代新文化形態是一個系統工程/325
第四節 多管齊下,協調推進/329
第十一章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31
**節 從習近平總書記的三次講話說起 /332
第二節 思考、探索、研究和推進“第二個結合”的前提/333
第三節 已有研究的特點與不足 /334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互相成就/336
第五節 創新理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創建 /339
第六節 實踐無止境,理論創新無止境/341
第十二章 中國文化主體性與中國式現代化 /343
**節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344
第二節 文化主體性與經濟獨立、政治獨立等要素緊密相連/346
第三節 沒有偉大高遠的精神世界,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348
第四節 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面支撐 /349
第五節 文化走進人民、服務人民,才能贏得人民、贏得未來/353
后 記 355
展開全部
中華文化復興十二講 作者簡介
郭繼承,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博士,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歷史學博士后,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北京市委講師團主講老師。長期致力于中西文化比較、中華文化的推廣與傳播等方向的研究。他堅持以學術研究支撐文化傳播,以文化傳播彰顯學術研究價值。近年來,他通過線下講座及線上短視頻方式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受大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