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靈元氣社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
>
厭女(增訂本)
-
>
這樣學習才高效/楊慧琴
-
>
心理學經典文叢:女性心理學
-
>
中國文化5000年
我們的思維方式:概念整合與心智的隱匿復雜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29753
- 條形碼:9787100229753 ; 978-7-100-22975-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們的思維方式:概念整合與心智的隱匿復雜性 本書特色
認知語言學領域的經典著作認知領域關于語言和思維研究的一部創新之作,立論新穎,值得一讀。
我們的思維方式:概念整合與心智的隱匿復雜性 內容簡介
本書是認知語言學的經典著作,是心理空間和概念整合理論的集大成者。作者采用大量翔實的例證,探究了使人類區別于其他物種的強大認知機制——概念整合。本書不僅發展了原有的心理空間理論,展示了概念整合的普遍作用和基礎地位,還探究了語言和思維的關系這個古老的問題。作者批評了語言能力天賦和語言產生呈現漸進性等理論,對人類思維的整合能力發展模式提出了假設,并以心理學研究的成果論證了整合能力發展的漸進性和語言產生的突發性,強調了雙域整合是語言和現代人類產生的必要前提,是語言和人類的其他特有能力同步發展的基礎。本書分為兩部分:**部分(1-8章)論述概念整合網絡模型,是理論框架構建部分;第二部分(9-18章)論述概念整合如何造就了認知意義上的現代人,是本書的實證和應用研究部分。
我們的思維方式:概念整合與心智的隱匿復雜性 目錄
我們的思維方式:概念整合與心智的隱匿復雜性 作者簡介
吉勒·福柯尼耶(Gilles Fauconnier,1944-2021),國際知名語言學家、認知科學家,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認知科學系主任、教授,曾任巴黎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科學家,學術期刊《認知》(Cognition)、《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編委。福柯尼耶教授長期研究人類思維和語言中無意識的、在線的、創造性的認知活動,包括心理空間的構建、空間的結構和成分的投射和映現、空間整合網絡的形成和運演等。其專著《心理空間:自然語言意義構建面面觀》(1994)是認知科學、認知語言學的拓荒之作。《思維和語言中的映現》(1997)是繼《心理空間》之后的又一經典著作,而本書《我們的思維方式》(2002)是心理空間和概念整合理論的集大成者,跟前兩部專著構成該理論的三姊妹篇。 馬克·特納(Mark Turner,1954- ),認知語言學的奠基者之一,凱斯西儲大學認知科學系主任,認知與藝術系主任,認知科學網絡的創始主任、紅母雞實驗室(Red Hen Lab)合作主任,梅里菲爾德認知與藝術學院創始院長。其研究關注成就現代人的精妙認識能力的思維運作,特別是映現和概念整合;主要學術成果有《文學思維:思維和語言的起源》(1997)、《意義、形式和身體》(2010)、《社會科學的認知維度:關于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的思維方式》(2001)和《思想的起源:整合、創造與人類火花》(2014)。 楊波,英語語言文學博士。東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副研究員,東南大學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所執行所長,國際學術期刊《亞太語言文化研究》(Frontiers in Asia-Pacific Language and Culture Studies)副主編。曾任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秘書處秘書,南大CSSCI來源刊、北大核心期刊《外語研究》編委、責任編輯。主持省級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1項,參與國家和軍隊社科基金項目3項,撰寫學術專著1部,學術譯著2部,在《外國語》《語言科學》和《外語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參與撰寫《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語言文字卷詞條,主編和參編翻譯、寫作及綜合類英語教材十余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