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
中國的民主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實錄(套裝共10冊)
-
>
新書)社會主義發展簡史(大字本)
德國人眼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第六集團軍之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44007
- 條形碼:9787513944007 ; 978-7-5139-4400-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德國人眼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第六集團軍之死 本書特色
“你們會為這次對蘇聯充滿侮辱、挑釁和掠奪的攻擊而感到后悔!你們必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蘇聯駐柏林大使德卡納佐夫。
六個月一周零三天的殘酷的日子——自德軍于1942年8月開始進攻斯大林格勒,到1943年2月在斷糧斷彈的情況下大約29萬人投降——喬納森·特里格通過親歷者的口述,揭示了一個個慘痛數據背后,人類所面臨的深重痛苦。德國人確實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蘇德雙方的代價都很大。
此外,本書還以大量筆墨,著重介紹了德國后勤補給的匱乏。航空燃料、坦克用柴油、缺乏彈藥……重要的是,步兵們沒有足夠的食物,戰斗舉步維艱。
德國人眼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第六集團軍之死 內容簡介
1942年8月開始,德軍以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對斯大林格勒發起攻勢。隨著蘇德雙方的增援部隊不斷涌入這座城市,戰斗的慘烈程度也不斷升級。到11月中旬,德軍以巨大的代價將蘇聯守軍逼退到伏爾加河西岸的狹窄地帶。接著在11月19日,紅軍發起“天王星行動”,目標是受德軍第6集團軍保護的、位于側翼的羅馬尼亞軍隊。當裝備落后的羅馬尼亞軍隊被攻克后,第6集團軍就被切斷和包圍。 希特勒決心守住斯大林格勒,禁止第6集團軍突圍,并堅持采用杯水車薪的空投補給方式。直到1943年2月,在沒有食物和彈藥的情況下,大約91000名饑腸轆轆、滿身虱子的德國人投降了。 在這場持續五個多月的地獄般的戰斗中,蘇德雙方的損失都令人瞠目結舌,蘇軍有近50萬人死亡,還有超過65萬名病人或傷員。作者以其獨特的風格記敘了戰爭的進程,并通過當時的德國人的話語,揭示了這些數據背后的血腥與痛苦。
德國人眼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第六集團軍之死 目錄
引言
對本書的幾點說明
*一章 巴巴羅薩行動失敗后
第二章 南方集團軍群—德國的希望
第三章 **滴血
第四章 藍色行動開啟!
第五章 高加索—去而復返!
第六章 向東進發,直至伏爾加河畔!
第七章 “將他們纏繞至死”
第八章 “老鼠戰爭”
第九章 天王星行動—紅軍的反擊
第十章 殺死戰馬!
第十一章 冬季風暴行動
第十二章 饑餓與紅軍
第十三章 戰斗結束
第十四章 計算損失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參考書目
示意圖和歷史照片
德國人眼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第六集團軍之死 作者簡介
■原著:[英]喬納森•特里格(Jonathan Trigg)
喬納森•特里格擁有歷史學榮譽學位,曾在英國陸軍服役,并在北愛爾蘭和波斯尼亞完成了作戰任務,后來又在阿拉伯灣擔任友好政府的軍事教官。他是各個媒體的定期*家撰稿人,也經常在 BBC Radio 4、Newstalk、Talk Radio、RTE等電臺,以及ww2podcast.com、History Hack、History Hit等播客節目上接受采訪。他另外著有《頓河上的死亡:德國盟軍在東線的毀滅》(獲2014年普希金歷史獎提名)和《德國人眼中的D日》。
■翻譯:劉萌
劉萌,遼寧昌圖人,著有《蘇伊士運河戰爭》,譯有《*一次世界大戰軍服、徽標、武器圖解百科》《海戰論:影響戰爭方式的戰略經典》《現代空中武力:經典飛機識別指南》《爭霸戰爭、統一戰爭:十九世紀軍服、徽標、武器圖解百科》等作品。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