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靈元氣社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
>
厭女(增訂本)
-
>
這樣學習才高效/楊慧琴
-
>
心理學經典文叢:女性心理學
-
>
中國文化5000年
如何度過情緒的雨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69868
- 條形碼:9787533969868 ; 978-7-5339-6986-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如何度過情緒的雨天 本書特色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情緒的雨天”,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從長遠看,這些應對方式也會帶來不同的影響。本書作者是西班牙的一名心理學家,特別關注創傷療愈領域。在從業生涯中,她看到有些人能夠從逆境中走出來,過上充實的生活。有些卻從此一蹶不振。她試圖總結其中的規律——那些能夠克服困難的人,并不是那些快樂地適應現實的人,也不是那些總是健康、快樂和微笑著的人。*重要的是,人們要有能力管理積極或消極的情緒,從而面對生活的種種境遇。
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情緒運作的機制和應對逆境的方法,作者講了7個人的故事,深入解析7種情緒調節模式——當這些人物度過同樣不順心的一天,他們對待情緒的不同方式,讓故事有了不一樣的走向。通過這些具體生動的人物,作者帶我們深入情緒的世界,看見情緒、接納情緒,學會走出情緒的誤區。讀完這本書,你會明白:健康的情緒狀態,不是一直平靜,更不是一直快樂,而是無論怎樣的情緒涌來,你都能夠接得住;懂得和“壞情緒”打交道,你就擁有了活得幸福自在的能力。
如何度過情緒的雨天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題是情緒調節。人的一生都要與情緒相伴,調節情緒是我們一生中都必須持續學習的課程。作者告訴我們,突破負面情緒的關鍵,不是時時刻刻讓自己保持樂觀,而是要與自己和解,懂得如何與每一種情緒和平共處。因此,當“情緒的雨天”到來時,請把它看做一個珍貴的機會,來鍛煉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
本書深入淺出地解析了情緒運作的機制,解析了憤怒、悲傷、焦慮、自責等種種情緒,以及如何通過觀察身體與內心,有效調節和表達情緒。書中有生動的案例解析,更有幾十種容易操作的自助練習,只要持續練習,改變就會發生。本書讓讀者在面對“壞情緒”的時候,不再一味壓抑、否認、逃避,而是能學會運用情緒管理的智慧,讓情緒帶我們前往更好的方向,舒適自在地生活。
如何度過情緒的雨天 目錄
前 言
**章 走進情緒的世界
1. 如何應對糟糕的一天,決定了故事的走向
2. 情緒“打結”了,怎么辦?
3. 邁出**步:允許自己去感受
4. 想法對了,情緒也就對了
5. 如何駕馭情緒的馬兒?
6. 從零開始學習情緒調節
7. 恢復情緒平衡的6大步驟
8. 表情與心情,大有關系
9. 把情感翻譯成語言,你會輕松許多
第二章 壓抑情緒的代價
1. 冷調節和熱調節,對情緒都很重要
2. 遺忘,不代表問題真的解決了
3. 睡眠的影響,你一定要了解
4. 被否決的感受,身體都知道
5. 情緒的反抗,你聽見了嗎?
6. 情緒是人際溝通的橋梁
7. 社會文化對情緒調節的影響
第三章 表達情緒的藝術
1. 了解自己的情緒處理方式
2. 和每一種情緒好好相處
第四章 遠離情緒的誤區
1. 別再做那些適得其反的事
2. 不斷反芻憂郁,只會越陷越深
3. 回避情緒,猶如飲鴆止渴
4. 被淹沒的情緒,都需要被看見
5. 不當控制狂,活得更輕松
6. 陷入低潮時,你可以這樣做
第五章 讓壞情緒變好事
1. 調節情緒,先從基礎策略開始
2. 分析事情的“前中后”,全方位調節情緒
3. *細致且有效的情緒調節藝術
4. 解開情緒的結,向外尋找出口
5. 相信專業,為情緒尋找引導者
6. 改善情緒調節,有這些實用的方法
7. 持續練習,就會看到改變
8. 我們都在改變的路上
參考書目
如何度過情緒的雨天 節選
前 言 追求幸福是人類*大的渴望之一,我們可能覺得生活中充滿了困擾,但其實許多時候,我們才是自己通往幸福路上
的絆腳石。我人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幫助遇到問題的人,傾聽他們的人生故事,了解他們如何面對困境。身為精神科
醫生,我對于創傷后的心理治療領域特別感興趣,也就是研究如何讓人從逆境中突破,進而使生活過得更好的學問。
我有幸能夠陪伴著人們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許多非同凡響的事。我見證了人們如何從支離破碎的生活當中重拾自己,也見識過一些原先覺得自己渺小的人,從無法打理日常生活,到能夠掌握命運的韁繩,并取回個人世界的
主導權。我見證了人們如何直視*痛的傷痕,且完全釋懷。我認識了許多了不起的人,他們重新征服了生活,與自己和
解,重新與自己的情緒感受進行聯結,學會照顧自己并與自己相處。
當然,我也看到過許多人沒有辦法或不知如何擺脫不適感。有些人甚至不想改變,不想離開原來的處境,即便那樣的后果非常不利,卻仍然執著于自己的生活模式。我也都尊重他們。改變有時會讓人暈眩,甚至感到恐懼,所以即使得付出昂貴的代價,我們也寧愿待在自己熟悉的困境當中。在任何時候,改變都會令人疑慮。但從長期來看,當面臨同樣
的情境與同樣的問題時,每個人的反應大不相同。有些人能夠完全走出來,甚至活得比之前更好;有些人則會陷在困境
當中,且越來越自我封閉。為何會有如此差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并不知道全部的答案。事實上,對于研究大腦運作模式以及人類意識的科學工作者來說,唯一能確認的就是,大腦的奇妙和復雜程度是無法簡略說明的。但我明白一件事:能夠突破困境的人,并非那些無論現實如何演變都保持快樂的人,也并非那些總是看起來樂觀開朗、面帶微笑的人。*重要的是,要有能力管理所有正面與負面的情緒,來幫助自己面對生活中的任何情境。要想對自我和人生感到滿意,關鍵在于知道如何與逆境和平共處。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每個人的神經系統各不相同,有些人對于逆境的沖擊更加敏感,也有一些大腦的疾病會導致人無法保持穩定的情緒,或無法過濾周遭的訊息,如果不經由藥物調整,是很難改變這些狀況的。即便我們沒有如此高的敏感度或生物感知度,有些傷痛還是大到超乎我們的應對能力,或者同時發生的問題太多,超出我們的負荷。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極限。然而,逆境到底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多半并不僅僅取決于其客觀的嚴重程度,或它所帶給我們的感受,而是取決于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感受。 若我們正處在人生的低潮,發現自己受到影響,不必要求自己表現得一切如常。如果我們求助于能夠、愿意且懂得如何支持我們的人,并且樂意接受幫助,即便自己的能量很低,這股外來的力量還是能幫助我們。總而言之,在感到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能有意識地更加照顧自己,就會有效緩解不適感,而不適感持續的時間便會縮短。 反之,如果我們不承認自己狀態不佳,強迫自己堅強起來,拒絕投降,覺得心情不好是件可恥的事,苛責自己,不愿尋求也不愿接受幫助,不做能改善自己狀態的事,反而自我傷害,那么不適感將會加劇,低潮期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
本書的核心議題就是我們對于自己的感受所做的一切——心理學上稱之為情緒調節。
在接下來的各個章節中,我會介紹情緒調節是如何實現的。如果我們能夠更多地了解情緒如何運作,以及哪些是*有效的情緒調節系統,就更有機會和生活中的課題談判。理解并不能改變一切,但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否則我們
將很難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許多情緒調節機制都是在潛意識層面運行的,理解它們能夠讓我們有意識地進行改變。另
外,仔細觀察自己的情緒狀態,不陷入情緒之中,而是思考自己有什么樣的感受,進而做出應對,這本身就是一種調節情緒的方式。
除了理解情緒,我們還得和自己的身體感受做良好的聯結。我們需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及其感受。若不往自己的真實感受看過去,我們只會在理論上打轉。身體和意識的反省必須互相搭配,才能達到良好的情緒調節效果。
實際上,當我們面對自己的情緒,比起知道該做些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不該做什么。有時我們本想撲滅情緒的火堆,卻不知不覺地加入了更多的木柴。如果一遍又一遍地繞著負面感受打轉,可能剛好滋養了我們*不想要的情緒。
由于許多因素的綜合作用,神經系統的復雜性并不總是對我們有利。值得慶幸的是,有許多途徑可以影響大腦的運作模式,而且這一切都是可以學習的。當然,我們得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才能促成這些改變。改變需要時間,而且并不容易做到,尤其是當那些不良的行為模式已經陪伴我們多年,甚至一輩子的時候。
耐心特別重要。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耐心,就得趕緊培養和練習。要想讓情緒調節系統發揮作用,需要投入足夠的時間。人們往往想要盡快從某種情緒中抽離,但那只是急功近利的行為,把煩惱留給了明天,看似隔離了問題,實際上卻是在助長問題,等到不得不面對時,才感覺求救無門。相對地,情緒調節并非魔術,而是需要一番耕耘,得按照季節規律,在氣候適宜的時候才能有所收獲,甚至得等到來年才能結出果實。但只有當我們了解這塊田地,為其施肥,用心種下好的種子,并悉心照顧,才能有收獲。而這本書,就是附有種植與栽培指南的一把種子。
如何度過情緒的雨天 作者簡介
安娜貝爾·岡薩雷斯,西班牙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 她擁有醫學博士學位,是歐洲創傷與解離研究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Trauma and Dissociation)的理事,也是西班牙EMDR(快速眼動療法)協會的副主席、CHUAC(拉科魯尼亞大學醫院)的講師,以及西班牙國家教育大學的特座教授。 譯者:江瑀
簡介:阿根廷 San Justo兒童醫院住院醫師,畢業于阿根廷UAI大學醫學系。定居阿根廷二十多年,長期從事西班牙語圖書,尤其是醫學相關圖書的翻譯工作。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