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一場風花雪月的鹽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61562
- 條形碼:9787545561562 ; 978-7-5455-615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場風花雪月的鹽城 本書特色
1. 行走的美女作家曾丹zuixin作品 2. 文字自由隨性富有靈動感 3. 每一張圖都是大片 4. 跟隨作者的腳步開啟一場“風花雪月”之旅
一場風花雪月的鹽城 內容簡介
黃海潮涌,詩與遠方牽手;魅力水鄉,譜寫文旅新篇。鹽城故事,從鹽開始,與時俱進,日新月異。今天的鹽城,猶如一顆耀眼的星冉冉升起,正吸引優選的目光。風(風情風土風俗秀)花(牡丹櫻花郁金香)雪(飛雪銀地尋鹽場)月(鶴舞鹿鳴當年月),美女行走作家曾丹用回鄉者的情懷和角度,講述江蘇鹽城,展現她的溫暖、芬芳和律動,她的柔情與豪情;用接近屬于她的風花雪月,來重新定義鹽城這座城市的情感與溫度。大洋灣、郁金香花海,安豐古鎮、西溪古城……鹽城融合現代與古代之美;淮劇、雜技,丹頂鶴、麋鹿,鹽城融合人文與自然之美。鹽城之美,還美在讓人放松自在、享受生活,美在讓人打開心扉。放慢腳步,放下包袱,放空心靈,跟隨作者的腳步,來鹽城,開啟一場“風花雪月”之旅。
一場風花雪月的鹽城 目錄
開篇 從鹽城回到江蘇
01 出行 2020 年的春天,從北京到鹽城
·那輪美麗的夕陽一直照著我回鄉的路
· 等我洗車的鹽城小哥
02 為什么要去大洋灣
·他的老宅子
03 郁金香花海里的荷蘭帥哥
·期待《只有愛》
·羊角村餐廳的溫情卡片
04 眼見為實:枯枝怒放牡丹花
·奇花只在本地栽
·還有更大的一個牡丹園
05 鋪滿壓艙石的安豐古鎮
·鮑奶奶在睡覺
06 想吃一碗東臺的魚湯面
·東淘興 安豐盛
07 南海艦隊來的“鴨司令”“舅舅”
·鴨子們的幸福生活
·一盤炒“混蛋”
08 沉沒的古城靜待開園
“鴻雁”繞船飛
迷游蘆葦蕩
09 尋找鹽場,尋找另一種天空之鏡
·中國海鹽博物館小記
·人生海海,瓢浮于水
10 清華學子的鹽城創業生涯
11 “森”呼吸,“林”距離
12 和我一起去水街聽一場淮劇
·水街早點生活秀
13 我和丹頂鶴的一場約會
·那個真實的故事,就是*美麗的傳說
·原來你是這樣的“淡定鶴”
14 住在鶴影里,體驗風物季
15 美人聚 打邊爐
16 西溪古城一日游
·就這樣穿過水滸園
17 新弄里的C 位書香
·愛看書的保潔阿姨
18 追蹤“鳥人”孫華金
·你所不知道的條子泥的美
19 驚鴻一瞥雜技建湖
·牛人吳團長
20 去九龍口“浪”一下
21 麋鹿的愛情勝者為王
·這個夏天的鹿王爭霸賽
22 我的水城5035
·在鹽瀆公園跑步
·自助餐廳里的酸奶和火焰冰激凌
23 在歐洲風情街遇見“鏡花緣”
·遇見就及時行樂吧
·串場河的串場詞
24 鹽城的新四軍記憶
編外篇 家鄉的年夜飯和八大碗
·紀念我離別的故鄉
MV畫說 《一個真實的故事》老歌新放
后記 我就是江蘇的女兒
一場風花雪月的鹽城 節選
你所不知道的條子泥的美 我一定要用一整篇的文章,來告訴大家條子泥的美。 如果不是看到孫華金老師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上面拍的條子泥的圖片,介紹的條子泥形成的奇妙景象,我都不確定我會不會去條子泥。 真的還是因為我們來的季節不對。我們的攝影小伙伴們先期先去了好多次條子泥,季節的不對,行程的匆忙,再加上去的那幾次天氣也都起霧了,所以他們回來告訴我:“丹姐,霧蒙蒙的,估計你去了,什么也看不到。” 他們很失落,我也很失落。這份失落直到我看到《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上刊登的鹽城條子泥的潮汐“森林”。那些圖片,完全無修飾,讓我確定,那是上帝之手在鹽城的海、河與濕地間畫出的自然密碼,我要嘗試像這里的拍攝者樣,用他們的目光去解讀和尋覓。 孫老師帶我去條子泥的那天,天色在灰晴之間。他收了候鳥的拍攝器材,提前結束了他那天的追鳥行程,陪我去條子泥。 我后來一直在想,要用什么樣的心情和文字,才能準確而完美地描述出那片長長的路堤與海岸線之間的條子泥的變幻莫測,以及無限的可能性呢。 我發現我不能。 所以這個時候,文字無力表達出的極致的感動,是可以看圖意會的。 我當然只有用孫老師和我們攝影團隊花了無數心血拍出來的,屬于鹽城的條子泥的奇美圖片在這里,讓大家看見。 我看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也看了孫老師發給我的條子泥的秋天,和真正屬于條子泥的天空之鏡的所有圖片。那天,我站在那片屬于海與天的起始線上,望向遠方,我相信,這里就是鹽城生命的四季。屬于這里的天空大海與土地滋養出來的風貌,無論是春天的草香,夏天的泥土,秋天的顏色,還是冬天的凜冽,那才是自然與生命*本真的色彩和力量。 是我們生存的地球的底色。 只有站在這里,站在鹽城的黃海邊上,站在這座經濟強市無垠廣袤的濕地滋生地,跟隨一位幾十年用鏡頭探索著人類與生態微妙的平衡共生點的攝影者的目光,我們才能看見被我們遺忘的,自然界種種神秘的暗示與明確。 不是每一個過客都能看到條子泥的美,也不是每一個游者都能懂得條子泥的美。但你如果不懂它的滄桑與斑駁,你就看不見它釋放的燦爛與絢麗。 黃海的風一直吹,吹得眼前條子泥灘涂上的小草也一直以一種柔韌的姿勢,倔強地在疾風中堅強地彎曲著。我跟孫老師站在風中,望向遠方,孫老師說:“等到秋天,這里的鹽茼紅了,草綠了,葉黃了,天空藍了,海水退潮了,鹽城的天空之鏡,就從這片條子泥的土地上 悄悄浮現出來。那就是條子泥的盛放。是燦爛到極致的美,是天空和海洋對條子泥的親吻與撫愛。” 我聽見了。 我也看到了。 我站在此刻還沒有任何色彩的霧蒙蒙的條子泥的海堤路上,用耳朵聽見了花開的芳香,用眼睛看到了鳥兒的鳴叫。 我也再一次望見了孫老師眼中的那份眷戀與深情。 我相信,一定是所有鹽城人內心凝聚而成的那份厚愛,才保住了大自然留在條子泥的人間絕色。 并讓自然,自由而任性地在這里揮灑著屬于它的心情。
一場風花雪月的鹽城 作者簡介
我是曾丹。 喜歡時尚的懷舊女子, 行走的美文作家。 這一次是回家。 我是江蘇的女兒。 回首前半生,北京十年,西南三十年,再倒回去的孩童時 代,我就是在江蘇的這片土地上成長的。 我的出生地距離我寫的鹽城,只有一百多公里。我和鹽城 人真的是在同一片藍天下、同飲一江水,也吹拂著同樣溫 柔的江南風。 能夠回到家鄉,為她寫這樣一本書,我只有感恩。 她讓我在生命前半段所經歷過的所有周折、迷惑和奮斗, 在這一時刻,有了一份更深刻的意義與釋放。有了歸宿。 所以,回家的心情,深深滲透在這本書的字里行間,在每 一個篇章、字節與筆劃中。 人生的路,出去,有時候就是為了更好地回來。 寫完這本《一場風花雪月的鹽城》,我恍然明白,這之前 我的書《留一半愛給博鰲》《遇見另一個臺兒莊》,還有《一 起去龍樓看衛星》里的出發情懷,都是為了今天的歸來。 所有我去過和愛過的,都是我內心深處生命的家園。 我的出生地在江蘇丹陽。與鹽城比鄰而居。 我是江蘇的女兒。 我是曾丹。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