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被情感裹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520520
- 條形碼:9787553520520 ; 978-7-5535-2052-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歷史被情感裹挾 本書特色
安托尼·羅利和法布里斯·達爾梅達提供給我們一種審視歷史的機制,它遠不只是簡單的智力游戲,即識別歷史中的情感并將其歸到事件中去,更是為了通過重溫過去或辛酸或美妙的滋味,再次喚起集體的意識。
——《新觀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
當歷史被情感裹挾 內容簡介
在突發事件面前,我們會被莫名的情感裹挾。
我們之中,誰不曾體驗過集體情感的浪潮?誰不曾通過媒體感受到自身與整個世界息息相關,并且與數十億人經歷同一事件?然而,集體情感是一種新事物嗎?我們的祖先經歷過同樣的群體沖動嗎?情感在歷史的長河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從幽靈肆虐的黑死病到里斯本大地震帶來的恐懼,從圍繞雨果的戲劇《艾那尼》展開的激情澎湃的文學論戰到人類首次登上月球引起的震撼……本書記錄了二十個社會、政治或文學領域內的真實事件,生動展現了情感的分量:有時在歷史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是情感,而不是理性。
我們對歷史的書寫應重新找回兩個世紀之前儒勒·米什萊的啟示:增進理解與感受,更深入地推動反思。
當歷史被情感裹挾 目錄
**章 悲傷
公元前431年冬,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
**批亡靈
第二章 驚恐
公元79年,龐貝
第三章 愛
公元303年,圣阿涅斯的選擇
第四章 糾纏
1348年,黑死病
第五章 極樂
1513年9月13日,教皇利奧十世的盛宴
第六章 同情
1585年7月18日,《內穆爾敕令》的批準
第七章 恐懼
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大地震
第八章 大恐慌
1789年夏,法國
第九章 激動
1830年2月25日,《艾那尼》之戰
第十章 狂熱
1848年,淘金熱
第十一章 焦慮
1888年,開膛手杰克使倫敦陷入恐慌
第十二章 歡樂
1914年夏
第十三章 恥辱
1919年6月28日,《凡爾賽和約》
第十四章 厭惡
20世紀30年代,金融丑聞
第十五章 鄉愁
1962-2012年,心心念念的阿爾及利亞
第十六章 悲痛
1963年11月22日,約翰·肯尼迪遇刺
第十七章 驚嘆
1969年7月21日,登上月球**人
第十八章 熱情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墻的倒塌
第十九章 驚愕
200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
第二十章 希望
2008年11月4日,巴拉克·奧巴馬當選
結論
參考書目
致謝
當歷史被情感裹挾 作者簡介
安托尼·羅利(1952—2011)
Anthony Rowley
法國歷史學者,美食專欄作家,歐洲飲食文化研究學會的聯合創始人。曾任教于巴黎政治學院,教授現當代史和美食史。主要作品有《開飯啦!舌尖上的慶典》(À table! la fête gastronomique)、《一部關于餐桌的世界史》(Une histoire mondiale de la table),以及與法布里斯·達爾梅達合著的《假如重寫歷史?》(Et si on refaisait l’histoire?)。 法布里斯·達爾梅達(1963— )
Fabrice d’Almeida
法國歷史學者,巴黎第二大學新聞學院(IFP)教授,羅馬法蘭西學院前成員,專注于德國、法國、意大利的政治文化、宣傳與圖像研究,曾獲德國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資助以及法國奧古斯丁·梯葉里大獎。主要作品有《論操縱:我知道什么?》(La manipulation, que sais-je?)、《非人道行徑:集中營的看守們及他們的娛樂》(Ressources inhumaines : Les gardiens de camps de concentration et leurs loisirs)等。他的身影時常活躍在法國5臺和法國Ô臺等各大電視及廣播電臺上。
- 主題:好書,推薦一下
本書記錄了二十個社會、政治或文學領域內的真實事件,生動展現了情感的分量:有時在歷史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是情感,而不是理性。我們對歷史的書寫應重新找回兩個世紀之前儒勒·米什萊的啟示:增進理解與感受,更深入地推動反思。
- 主題:
長時告訴我們人不能平靜好感來石獅好的政治可無論如何如果情感因素得不到考量那么就可能引發糟糕的政治所以這本書是引導讀者重情緒的視角,從情緒的角度來看待歷史政治的走向。讀的時候要避免遁入以結果倒推事實成因這樣的邏輯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