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鏡第三十三輯 :中華考古圖志
-
>
(花口本)(精)讀一頁就上癮的唐朝史(全4冊)
-
>
長安夢華錄
-
>
安史之亂
-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
-
>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
-
>
西洋鏡:第二十三輯 五脊六獸
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004395
- 條形碼:9787530004395 ; 978-7-5300-0439-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宋代歷史學家司馬光的生平及其著述,著重介紹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一書,通過對《資治通鑒》的分析介紹,也分析了司馬光的思想及歷史觀、治史方法,闡明了司馬光的史學貢獻。
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目錄
一、勤奮好學的司馬光
二、司馬光以前的編年體和紀傳體
三、《通鑒》的始編和名稱的由來
四、書局的成立和分工
五、《通鑒》的編寫程序
六、《通鑒》的完成
七、《通鑒》的歷史價值
八、《通鑒》的缺點和局限
九、胡三省的“注”和嚴衍的“補”
十、《通鑒》的派生書
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節選
司馬光字君實,宋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故稱“涑水先生”。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歷史學家和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司馬光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他的父親司馬池,歷仕宋真宗(998—1022在位)、宋仁宗(1023—1063在位)兩朝,官至天章閣待制、三司副使a。
人稱“天章公”,為一時名臣。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司馬池在光州光山縣(今河南光山)任縣令時,司馬光生于光山縣官舍。這就是他取名司馬光的由來。
仁宗景祐五年(1038),司馬光二十歲,中進士甲科。不久,父母先后亡故,他服喪數年;服除以后,便到京師汴京(今河南開封)去做官。宋仁宗末年,官至天章閣待制兼侍講。宋英宗(1064—1067在位)時為龍圖閣直學士b。宋神宗(1068—1085在位)即位后,任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御史中丞c等職。王安石(1021—1086)變法時,他極力反對,受到排擠,于是退居洛陽,專心編寫《資治通鑒》。宋哲宗(1086—1100在位)即位后,高太后聽政,司馬光應召入京,主持政事,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宰相)。他在短短的幾個月里,就把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廢止。哲宗元祐元年(1086)九月,司馬光病死,卒年六十八歲,被追贈為“溫國公”,謚號“文正”,所以后代學者稱之為“司馬溫公”或“司馬文正公”。
司馬光的著作很多,《宋史·藝文志》著錄的就有數十種。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編撰的《四庫全
書》d,收入的也有十余種,主要有《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資治通鑒目錄》三十卷,《資治通鑒考異》三十卷,共三百五十四卷。此外還有《司馬溫公傳家集》(簡稱《傳家集》)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以及《涑水紀聞》等。其中《資治通鑒》*負盛名。清代著名學者王鳴盛(1722—1797)等人稱它為“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這是很有道理的。
司馬光之所以能夠完成《資治通鑒》,成為偉大的歷史學家,這跟他自幼腳踏實地、刻苦讀書是分不開的。
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作者簡介
馮惠民,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專業第一屆畢業生。1962年進入中華書局工作,后調至書目文獻出版社。曾點校《鐵圍山叢談》等多部文獻,撰寫《司馬光和》《飛將軍李廣》等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