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道與化:道家道教以“道”化人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529156
- 條形碼:9787807529156 ; 978-7-80752-91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道與化:道家道教以“道”化人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道與化(道家道教以道化人思想研究)(精)/宗教與社會研究叢書》編著者史冰川。 本書從體、相、用三個方面分析老子之道的內涵,梳理了道家道教哲學道生萬物的基本規律和生化路線,進而深入闡釋了其理論在社會現實中的具體體現和運用。 專著相當全面和完整地勾勒了道教的“教化”思想,讓我們對道教思想文化的了解又多了一個方面和角度。專著立足于浩瀚道教典籍的發掘、梳理,用典翔實,論證嚴密,邏輯清晰,語言流暢清新,展現出作者的較為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踏實學風。選題的現實感,基于寫作的歷史感;研究古代文化能夠“進得去”,探討其學術的、文化的價值還要能夠“出得來”,正是這部專著的及其作者的功力和水平所在。對年輕學者來說,這的確難能可貴,可喜可賀。特為之序。
道與化:道家道教以“道”化人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以“道”論角度來歸納概括道教的宗教思想核心, 進而從若干層面上分析和總結道教以“道”化人思想體系, 清理出座位中國傳統文化豬肝之一的道教在狡猾領域對中國古代文明有何作用, 對文明今天文明建設和教育體系的借鑒意義。
道與化:道家道教以“道”化人思想研究 目錄
序
序二
導論
**章 道與化
**節 道之體
一、虛無
二、其中有精
三、混融一體
第二節 道之相
一、無相
二、“其中有相”
三、恍惚
第三節 道之用
一、無用之用
二、借“有”實現
三、柔弱
第四節 道之全體
第五節 物之化
一、萬物的生成
二、萬物的運動及基本規律
三、萬物化生的基本路線
第二章 以“道”化人
**節 以“道”化人的目標——得道成圣
一、圣人之心
二、圣人之身
三、圣人之行
第二節 以“道”化人的思想
一、道家一道教認識論
二、以“道”化人的思想
第三節 以“道”化人的方法和步驟
一、以“道”化人的原則
二、以“道”化人的方法
三、以“道”化人的一般步驟
第四節 以“道”化人的范圍
第三章 以“德”化人
**節 “德”與“道”
一、“德”與“道”的關系
二、“德”的內涵與表現
三、以“德”化人
第二節 “沖氣以為和”
一、三生萬物
二、三元和合
三、如何做到君、臣、民之間的和諧
第三節 “治人事天,莫若嗇”
一、天人合
二、身國同構
三、上德治世
第四節 以“德”治世模式
一、無意于為的宋徽宗治世模式
二、積極有為的改革家王安石治世模式
三、以“無為”之心行“有為”之事的丘處機治世模式
四、結語
第四章 以“仁”化人
**節 “仁”與“道”
一、“仁”的內涵
二、“仁”與“道”的關系
三、以“仁”化人
第二節 “上善若水”——道教勸善書的仁化思想
一、勸善書之“善”
二、勸善書的教化內容
三、勸善書的教化特點
第三節 慈愛、仁義——全真道的仁化思想
一、“仁化眾生”——全真道的倫理教化內容
二、“不言之教”——全真道倫理教化的事跡及影響
第四節 孝忠明——凈明道的仁化思想
一、凈明之“道”——凈明道的倫理教化內容
二、忠孝凈明的實行途徑
第五章 以“術”化人
**節 “術”與“道”的關系
一、“術”的含義
二、“術”與“道”的關系
第二節 道術的分類
一、修身法
二、修心法
三、性命雙修法
第三節 內丹概述
一、內丹學的發展簡史
二、內丹的派別
三、內丹的基本理論
第四節 宋元內丹術中的修煉思想
一、南宗的內丹思想
二、北宗的內丹思想
第六章 以“美”化人
**節 美與道
一、“美”與“道”的關系
二、以“美”化人的基本思想
第二節 “頓拋俗海慕仙風,掃蕩塵緣萬法空”——虛靜之美
一、何謂“虛靜”之美
二、體驗“虛靜之美”的途徑
三、虛靜恬淡的審美境界
第三節 “無極云霞為伴侶,半空風月作因緣”——靈動之美
一、何謂“靈動”之美
二、體驗“靈動之美”的途徑
三、靈動自在之美的審美境界
第四節 “四般顏色雖然異,一道馨香分外濃”——和諧之美
一、何謂“和諧”之美
二、體驗“和諧之美”的途徑
三、“無待逍遙”的審美境界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道與化:道家道教以“道”化人思想研究 節選
該專著在以下進入關于道教以“道”化人的各個板塊和層面的論證時,行文就顯示出一種如魚得水的流暢和得心應手的愉悅。首先,專著探討道教將早期的“長生久視”之道,向那不生不滅的至“道”的境界轉化,探討修道的手段、途徑、目標,探討得道的真仙和神圣不但要“身與道合”、在身心和行為方面都達到至高至妙契道的境界,更應該從“理論”上弄明白,無論心齋、坐忘、有無觀法、老子“三寶”法等等諸法,均可以百川歸海、殊途同歸,“道通為一”,臻于至道。這正是人可成仙的緣由,也是以“道”化人、以“道”修身的根本。這部分,是整個專著的“文眼”或軸心。這是需要對道教之“道”比較深入的理解和準確把握才能做到的。 其次,專著在“以德化人”一章中,將道教的以“德”化人之“道”、“德”關系,直截了當地解釋為“體—用的關系”,證引古人對《道德經》的闡釋“道非德無以顯,德非道無以明”,在認為“德”就是“道”在萬物中的具體顯現,是由“道”所賦予的萬物之性,即“物得以生謂之德”。 ……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