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鏡第三十三輯 :中華考古圖志
-
>
(花口本)(精)讀一頁就上癮的唐朝史(全4冊)
-
>
長安夢華錄
-
>
安史之亂
-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
-
>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
-
>
西洋鏡:第二十三輯 五脊六獸
《大漢興亡四百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34524
- 條形碼:9787559434524 ; 978-7-5594-3452-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漢興亡四百年》 本書特色
◆與其說是大漢王朝400年精彩絕倫的興·亡史,不如說是2000年疆域版圖、統治思想、文化凝聚力的奠基史! ◆劉邦項羽楚漢爭霸;霍去病封狼居胥;班超投筆從戎……這些讓人一聽名字就熱血沸騰的故事,構成了一部精彩絕倫的大漢400年興亡史! ◆在衛青、霍去病、班超等人的努力下,漢朝的疆域不斷向外推進和鞏固;漢武帝采納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自此受到歷代統治者推崇;漢朝建立統一的官吏選拔標準,引導民眾形成統一的風俗、文化、價值理念,消融了西周以來復雜的地域文化隔閡…… ◆翻開本書,看漢朝精彩絕倫的400年,如何影響后世2000年! ◆輕松有趣,扎實有力,鎖定讀客這本史書真好看文庫。
《大漢興亡四百年》 內容簡介
本書以大漢帝國的興衰為主線, 圍繞帝國歷代君臣, 勵精圖治、拓展疆土來描寫, 展現了一部波瀾壯闊的民族史詩。作者用文學性的筆觸, 為讀者展現了一段*真實的歷史, 一位位帝國歷史上的明君與昏君、名臣與梟雄站上歷史的舞臺。
《大漢興亡四百年》 目錄
**章 草莽英雄 / 1
天下大勢 / 1
游俠夢滅 / 5
泗水亭長 / 12
婚姻謎團 / 15
第二章 帝國裂變 / 21
逃亡生涯 / 21
長生成空 / 27
沙丘驚變 / 36
秦宮喋血 / 42
第三章 秦失其鹿 / 47
將相無種 / 47
風云激蕩 / 53
戰國復活 / 58
兩名叛徒 / 65
第四章 列王紛爭 / 73
道逢張良 / 73
項梁渡江 / 79
王的命運 / 86
李斯之死 / 91
第五章 生死決戰 / 98
權力重組 / 98
失而復得 / 105
何去何從 / 110
高陽酒徒 / 118
第六章 權力游戲 / 125
劉邦入關 / 125
帝國末路 / 131
生死宴會 / 138
權力規則 / 147
第七章 烽煙又起 / 154
原因為何 / 154
韓信拜將 / 161
美男來投 / 169
慘敗彭城 / 177
第八章 楚漢爭雄 / 181
逃命要緊 / 181
橫掃河北 / 188
何去何從 / 195
兩種建議 / 202
第九章 步履至尊 / 209
分杯肉羹 / 209
辯士之死 / 217
一念之間 / 225
決戰垓下 / 231
第十章 功臣宿命 / 239
皇帝也愁 / 239
俠者仁心 / 245
各有不同 / 251
智擒韓信 / 259
第十一章 外患內憂 / 265
事出有因 / 265
大漠蒼狼 / 272
白登迷霧 / 280
禍起蕭墻 / 287
第十二章 遺恨未央 / 297
鐘室之禍 / 297
兄弟恩仇 / 306
兔死狗烹 / 313
游子歸鄉 / 322
鴻鵠悲歌 / 328
《大漢興亡四百年》 節選
《大漢興亡四百年》第十二章 遺恨未央——游子歸鄉 狐死首丘,代馬依風。 世人無不留戀鄉土,而楚人尤甚。項羽曾言,富貴不歸鄉如錦衣夜行,不惜放棄關中,毅然東歸。其實,高祖又何嘗片刻放下過對故鄉的思念! 人愈到暮年,思鄉之心愈切。 在擊潰英布之后,高祖決定順道回沛縣老家看看。他已經有預感,現在再不去,恐怕就再也回不去了,他決不能帶著遺憾離開塵世。 高帝十二年冬十月,闊別故鄉多年后,高祖回到了沛縣。故鄉的一草一木,還是如此熟悉,往事歷歷,猶如昨日,只是已物是人非。當年,他離開故鄉時,前程茫茫,生死未卜;如今歸來時,卻已黃袍加身,威加海內。 人生得意,莫過于衣錦還鄉,讓鄉鄰們看看,那昔日備受奚落的劉季,如今已是大漢皇帝! 此刻本當豪情萬丈、自信滿滿才是,但高祖總覺得有點高興不起來,徜徉在心頭的卻是揮之不去的失落和傷感。 從現在起,在這短暫的時刻,朕再不是至高無上的大漢天子,只是一名離家多年的游子。這一刻,往日的恩怨統統化為烏有,只剩下濃得化不開的鄉愁。街坊鄰居們湊到一起,有說不完的知心話,熟悉的鄉音,聽起來是那樣的悅耳和親切! 沛宮內大擺宴席,酒香彌漫。高祖將手中的酒杯高高舉起,勸大家不要拘束,盡管開懷暢飲,休管它今夕何夕,今宵不醉不歸。 酒意濃,情更深。酒酣之際,高祖親自擊筑,高歌曰: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英雄夢,帝王業,一切皆入杯中物,且隨大風舞,攬月入我懷。在場的沛縣兒郎們都被皇帝慷慨悲壯的歌聲所感染,不由得一起合唱。 歌聲蒼涼悠遠,高祖趁著酒意,隨歌起舞,盡興之時,卻難禁莫名惆悵涌上心頭,不覺淚流滿面。 停下舞步,半依階前。高祖面對著故鄉父老,動情地說:“游子無論走多遠,但一顆心永遠牽掛著故鄉。朕現在雖身處關中,但心無時無刻不和鄉親在一起,夢中皆是故鄉的山水。將來朕去世后,魂魄一定會回到沛縣故地。當年,朕從沛縣出發,興義兵,誅滅暴秦,終得天下。在此,朕宣布沛縣為朕的湯沐邑,免除父老徭役,世世代代不用向朝廷繳納賦稅。” 此后數日,高祖與鄉親們在一起,醒又醉,醉復醒,大家聚在一起,追憶皇帝當年舊事,提到昔日趣事,不禁哈哈大笑。 和鄉鄰們在一起的那幾天,是高祖多年來*為歡暢的日子。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一晃,十天就過去了。高祖覺得時間差不多了,是時候離開故鄉了。 歡聚意味著就要別離,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隨行人員太過龐大,多待一天,就等于給鄉親們多增加一日負擔。況且,朝堂上千頭萬緒的事,還要他去做決定。 沛縣鄉親們都明白,皇帝此去,怕是再也回不來了。全城的百姓傾城而出,至城西,為皇帝獻上牛和酒,只想挽留高祖,讓他再停留幾日。高祖不忍拂逆大家的盛情,只好再次停下來,與鄉親們歡飲了三天。 當年雍齒據豐邑背叛,害得高祖差點無家可歸。因此,豐邑是高祖心頭的一個死結,多年后,依然無法釋懷。 鄉親們趁著高祖喝酒高興時,想替豐邑討個恩典:“幸蒙陛下垂憐,為沛縣免除了徭役,只是豐邑尚未獲準,還望陛下一并免除。” 高祖聽后,有些不愉快,冷冷地說:“豐邑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這份情義我絕不會忘。只是豐邑百姓背叛我,追隨雍齒,去幫助魏國,此恨實在難以忘懷,朕實難同意。” 不過*后,高祖經不住眾人的苦苦央告哀求,還是同意免除了豐邑的徭役。 在依依不舍中,高祖辭別了故鄉,踏上了返京之路。途中路過魯地,他特意到孔子墓前用太牢祭祀。高祖生平不喜讀書,厭惡儒生,但如今卻以*高禮節向這位儒家先圣致敬,是因為他已經意識到,可以馬上得天下,卻不能馬上治天下,治理國家還是要依靠讀書人。 經過一個月的漫漫旅途,高祖終于返回長安。 車駕臨近長安郊區時,一大群人攔住了他的去路。 他們是京郊一帶的百姓,在這里已經等候許久了,只待皇帝歸來告御狀。 狀告之人不是別人,正是當今相國蕭何。大伙兒圍著御輦,七嘴八舌地控訴蕭何,說他肆意壓低價格,強買京郊周圍數千戶百姓的田宅,希望皇上為大家作主。 大家本以為高祖聽后會勃然大怒,誰知他竟然哈哈一笑了之。 蕭何是治國干才,是國之巨匠,環顧朝堂之上,蕭何的地位無人可替。 呂后之所以能夠除掉韓信,也離不開蕭何的出賣。事后,高祖拜蕭何為相國,增食邑五百戶,并特意給他增派了一支五百人的護衛隊,以保證人身安危(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強化監控)。 蕭何屬于一心干事的人,對于權力的斗爭并不熱衷。一直以來,他的每一步升遷,都是皇帝自愿給予的,他自己從來不主動爭取。 作為臣子,他勤勤懇懇,一心謀國,無暇顧及其他,很少刻意琢磨皇帝的心思。 早在高祖征討陳豨期間,就不時地派人回來慰問蕭何。朝臣們聚在相府恭賀蕭何:你看看,皇帝多么重視相國,統兵在外作戰,還惦記著您。一來二去,便朝野皆知了。 就在此時,有位瓜農找上門來,求見蕭何。此人名叫召平,并非一位普通的鄉下人,在秦朝時,他身份顯赫,封爵東陵侯,只是經過了秦漢交替,改朝換代后,淪落為平民,日子過得很清苦,只好在長安東郊開辟了一處菜圃,以種瓜為生。 召平的瓜個大味甜,很受歡迎,漸漸在十里八鄉聲名鵲起,形成了品牌效應,人們都稱之為東陵瓜。 此次,召平上門,并非為了推銷自己的瓜,而是另有目的。雖然已經徹底淪落到社會*底層,但憑著當年的人生閱歷,他敏銳地意識到蕭相國的處境已經很危險了,所以特意前來提醒一下。 “皇帝在外征戰,親冒矢石,整日風吹日曬,可謂艱辛無比。而相國您留守大后方,安然無恙,皇帝卻還要派衛隊保護您,并時不時派人慰問您,難道您就不感到有點奇怪嗎?”召平問道。 經召平一提醒,蕭何猛地有所醒悟,想起楚漢之爭時,皇帝也是常常派人到后方慰問自己,為了避嫌,他還把家中子弟都送到前線去。可現在,總不能自己親自到前線效力吧,遂趕緊向召平請教。 召平說:“我擔心相國大禍將至,淮陰侯韓信謀反之事剛平息,陛下現在遠離京城,而相國您又位高權重,豈能不有所懷疑?如今抓緊補救,還來得及,您應該趕緊推辭封賞,并將家產捐助為軍需之用,唯有如此,或許才能打消皇帝的猜忌。”
《大漢興亡四百年》 作者簡介
李金海,青海民和人,歷史學者、作家。他擅長分析史料,從中推演出歷史的真相,并將其演繹成蕩氣回腸的精彩故事。 和編輯交流時,李金海總喜歡說“我再改改”。在寫作《大漢興亡四百年》的過程中,他翻爛典籍、三易其稿,只為寫就他心目中那個精彩絕倫、影響深遠的大漢王朝,為讀者帶來出色的閱讀體驗。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