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中國災害救援醫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880630
- 條形碼:9787530880630 ; 978-7-5308-8063-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災害救援醫學 本書特色
《中國災害救援醫學》以現代社會社區常態下的急救急診和突發災害時的各種傷害的救治為主要內容,立足于現場環境開展組織搶救,在醫學監護下將傷病人員送往醫院,隨后在醫院內接受全面的救治。所以,從 “**時間”、 “**現場”展開搶救,到迅速地連接至醫院的程序,能*大限度地保護傷病人員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是本書現場、途中、醫院系列救治的特征,也是國際醫學急救界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改善常態下社區救治能力提出的“生命鏈” (chain ofsurvival)在我國的重大發展與提升。 全書分為三卷。上卷為基礎綜合卷,體現全書的科學思想、災害醫學救援的理論體系和時代特征,概述了災害醫學救援的歷史和現狀,圍繞聯合國“十年減災”活動展開。該卷重點介紹我國近十幾年來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應急預案和應急體制、機制、法制的建設。該卷依據我國將災害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結合近十幾年來發生的地震、礦難、 “非典”等災害的醫學救援,包括從接受搶救指令到開赴現場,從檢傷分類到開展以“挽救生命、減輕傷殘”的救治,從地面、水上、空中的醫學轉運到送至后方醫院的理論與實踐等內容。 編著本卷的專家均是參與了近年來國內外重大災害救援的專家,包括參與了如印尼海嘯,汶川、海地、玉樹地震的中國國際救援隊、武警總醫院的隊長及主力隊員鄭靜晨、侯世科、樊毫軍等;海上水系災害救援專家并隨和平方舟遠航的海軍總醫院的錢陽明、鐘宇華等;礦難救援專家全國礦山救護中心、煤炭總醫院、晉城礦業集團醫院、開灤礦業醫院王明曉、李樹峰、吳壽嶺等。創傷部分由全軍急救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急救醫學中心主任黎檀實教授等編寫。心肺復蘇部分由李宗浩、錢方毅、金輝等編寫。至于“512”汶川地震這場大救援,從四川省衛生廳到災區醫院、醫療隊均有專家參與撰寫書稿,四川省衛生廳廳長沈驥、應急辦主任蘇林,成都華西醫院院長石應康,德陽醫院院長趙魯平等,他們都用親力親為和翔實的科學內容做了真切的表述。 中卷主要以危重傷病人到達醫院后開展全面的臨床救治的內容為主,為臨床醫學卷。急救醫學起源于麻醉醫學,國際上**本急救醫學教科書是由美國匹茲堡大學麻醉系主持編著的,故該卷由我國以麻醉醫學見長的徐州醫學院及附屬醫院、徐州醫學院救援醫學研究所的專家們完成。該卷內容相對集中,但涉及臨床學科眾多。因此,由徐州醫學院院長吳永平教授組織,并與麻醉學院副院長徐鐵、附院重癥醫學主任呂建農教授聯合臨床各科專家執筆。該卷涉及諸多學科的編著、審稿,又得益于廣西醫科大學校長趙勁民教授、韋波教授和湖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第二附院院長周勝華教授及浙江省人民醫院蔡文偉主任醫師等。 下卷主要內容是軍隊醫學救援。眾所周知,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近些年來恐怖活動曰漸猖獗,傳統稱謂的“戰傷”的定義和內容已發生了重大變化。軍隊(包括國民警衛隊、武警)與地方,在面對災害的挑戰下的救援行動也變得愈加密集。我國已有不少成功經驗可以借鑒,開展了相關的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徐卸古副院長及所屬的研究所徐雷主任等專家們,為編著本卷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的領導、專家們審讀了書稿。
中國災害救援醫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反映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和聯合國開展國際減災以來, 關于應對各種災害和突發事件時醫學救援的重要科學著作。
中國災害救援醫學 目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