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反恐前沿:恐怖主義挑戰國際法:trends and challenges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669708
- 條形碼:9787531669708 ; 978-7-5316-697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際反恐前沿:恐怖主義挑戰國際法:trends and challenges 本書特色
更多好書推薦: 國際罪行——索馬里海盜:挑戰國際法 (本書作者夫人的精品之作) 作者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和各國政府實踐和學者觀點,對懲治恐怖主義的各個難點問題做了逐一探討,找出問題、介紹背景、分析各方立場、提出自己觀點、指出進一步研究的方向。這些探討既代表著國際反恐的理論前沿,也是廣大普通讀者的閱讀興趣所在。 古羅馬政治家兼思想家西塞羅在傳世名作《法律篇》中說:“法律是植根于自然的,指導當為,禁止不當為的*高理性。當這個理性在人類的頭腦中穩固地樹立起來和充分發展起來時,就是法。法律固然是理性,同時也是感性的。 2011 年,作者夫人出版了一本國際法專著《國際罪行:索馬里海盜挑戰國際法》,從現實、歷史和制度三個層面分析了國際社會迄今為止為懲治索馬里海盜所做的努力為何收效甚微。“執行刑罰”一章提到,索馬里海盜穆塞被捕后押抵紐約,看到如此之多的攝像機面對他,一時笑容滿面。這是“我”在中外諸多國際法著述中**次讀到“笑容滿面”這種非法律文風的鮮活字眼。“笑容滿面”四個字感性中帶有理性,不僅為書中的法理分析帶來現場感,而且一針見血地指出國際社會難以根除索馬里海盜的原因:打擊索馬里海盜的國際刑法制度缺乏足夠力度。
國際反恐前沿:恐怖主義挑戰國際法:trends and challenges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關于國際恐怖主義*新情況的著述,全書分五章。 以“911事件”為代表的現代恐怖主義,對國際社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11年過去了,各國仍在探索如何應對這一挑戰(**章)。 恐怖活動中危害*大的莫過于自殺式襲擊,研究為何會有自殺式襲擊以及如何防范自殺式襲擊成為國際反恐的優先議題(第二章)。 對恐怖分子實施刑訊的報道不時見于媒體,學者和官員都在研究為何會出現這一現象,以及這一做法面臨什么樣的法律和道德困境(第三章)。 美化恐怖主義的言論充斥網絡,這有助于恐怖主義的進一步滋生,世界各國領導人呼吁禁止煽動恐怖主義,但網絡空間的特殊性和各國對言論自由的保護,使得懲治煽動恐怖主義困難重重(第四章)。 恐怖主義泛濫全球,各國無不嚴防死守。然而,“誰是恐怖分子”?各國民眾難有共識,一百多個國家代表在聯合國爭論十余年,也未能形成共識(第五章)。 身處國際反恐前沿,有機會知曉未見諸報端的情況。例如,某西方國家公民被恐怖組織綁架,關押數月,備受折磨。某晚,見守衛稍有松懈,伺機逃出羈押場所,黑夜中奪路狂奔。守衛醒悟后,在身后開槍掃射。所幸人質沒有中彈,逃出險區,經使館安排,凱旋回國。英雄返鄉,頓成新聞人物,紙面媒體頭版頭條,電視臺跟蹤采訪,甚至有出版社許諾版稅豐厚的出書合同。然據知情者告,實情是該西方國家政府通過中間人向恐怖組織支付了巨額贖金,為了避免引起政治風波,要求恐怖組織不得向人質和媒體透露真相。于是,恐怖分子網開一面,人質成功“出逃”。考慮到這些事跡既無媒體報道可資引用,亦非作者親歷,本書略去不錄。
國際反恐前沿:恐怖主義挑戰國際法:trends and challenges 目錄
前言
**章 改變歷史的一天
911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政治影響堪比戰爭。在新千年的**年,19名基地組織成員不僅改變了4架美國民航客機的航向,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歷史的進程。從此,國家無論大小強弱,都無可躲避,必須直面恐怖組織的正面挑戰。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新威脅,國際社會準備好了嗎?
第二章 玉石俱焚
各國一向以刑罰包括嚴刑峻法應對恐怖犯罪,刑罰既懲治犯罪者,也規誡潛在的犯罪者勿重蹈覆轍。以911事件為代表的自殺式恐怖襲擊潮讓刑罰既失去懲治對象,也失去規誡功效。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刑罰功效受挫,各國又該如何應對恐怖主義?
第三章 君子動口不動手?
911事件前無古人,但絕非后無來者。各國情報執法機構全力以赴,急于查清恐怖組織于何時、何地發動下次超級襲擊,在押的嫌犯不會輕易招供。如何讓恐怖嫌犯開口?文明的招法使盡之后,刑訊能否作為加大審訊力度的選項?在國際法明令禁止刑訊后,面對迫在眉睫的恐怖襲擊能否特事特辦?
第四章 以言入罪?
911事件消息傳來,譴責者有之,歡呼者亦有之。歡呼的言論一旦越界就構成煽動恐怖主義。各國領袖在聯合國安理會首腦會議上吁請所有國家在法律上禁止煽動恐怖主義。什么是法律應予禁止的煽動?若有人煽無人動是否也算煽動?煽動恐怖主義與言論自由的界限又在哪里?
第五章 究竟誰是恐怖分子?
在譴責者眼里,911事件劫機者是十惡不赦的恐怖分子,在歡呼者眼里,他們是舍生取義的“英雄”。誰是恐怖分子?一國軍隊、特工的所為是否是恐怖行為?襲擊軍事目標是否也算恐怖行為?說到底,究竟什么是恐怖主義?各國民眾難有共識,100多個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爭論十余年也未達成共識。
后記
國際反恐前沿:恐怖主義挑戰國際法:trends and challenges 作者簡介
孫昂:作者先后擔任聯合國難民署官員、中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處長、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法律事務參贊、外交部安全司參贊,現經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任命,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反恐事務法律專家,著有《美國對外事務法律機制(上下冊)》(70余萬字)和《零距離看美國中學教育——從紐約中考到中國學生就讀美國高中》(20余萬字)。作者長期在中國政府和聯合國從事反恐工作,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具有優秀研究和寫作能力。寫作風格權威性和通俗性并重,既為有關部門機構和專家提供新材料、新見解,也為普通讀者提供有趣味的讀物。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