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人妖bbbbbxxxxxhd,国产绿帽绿奴一区二区,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鲁鲁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站,www.55se.com,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比亞迪真相-中國新首富背后的秘密

包郵 比亞迪真相-中國新首富背后的秘密

作者:魏昕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08-01
開本: 16開 頁數: 273頁
本類榜單:管理銷量榜
中 圖 價:¥19.1(5.8折) 定價  ¥33.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比亞迪真相-中國新首富背后的秘密 版權信息

比亞迪真相-中國新首富背后的秘密 本書特色

1.突出了標桿式的人物和標桿式的企業;2.《比亞迪真相:中國*新首富背后的秘密》中提出了一些新穎的創業與管理理念,頗適合中國當前實際;3.書寫對象正處于輿論的熱點當中;4.“真相”的立意完全不同于已有的同類圖書。以標桿式的人物和企業,解讀*激勵人心的故事。

比亞迪真相-中國新首富背后的秘密 目錄

寫在前面——制造“中國首富”**章 苦難——讀懂天賜的財富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尼采說:“極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后解放者,唯有此種痛苦,才強迫我們大徹大悟。”苦難磨礪一個人的靈魂,讓人的心靈變得強大。作為一個管理者,面對著各種不同的問題,如果沒有經歷苦難,沒有強大的心靈,就很容易被擊倒。王傳福之所以在成年后愈挫愈勇,擁有一顆強大而狂傲的心靈,與他幼年時在苦水里浸泡有著緊密的關系。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體會到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正因為如此,他成年后遇到的苦也就不成為苦了,這是一個辯證的關系。1又一個“中國式”的幼年2“獨木橋”的幸存者3“自我”毀滅后的再生4長在“國字號”實驗室第二章 徽商——為了機遇而生《江南通志?輿地志》中這樣描述徽州商人:“以貨殖為恒產,善識低昂時取予,以故賈之所入,視旁郡倍厚。”善識低昂時取予即指徽商具有敏銳地把握商機的能力。徽商一旦發現商機,馬上就有行動。王傳福初創比亞迪時即鮮明地表現出了徽商的這一本性。難怪胡適會說,徽商進入一個村子后,會開店鋪,然后逐步擴張,*后把村子變成一個城鎮。比亞迪更有過之而無不及。1體制外的第二次抉擇2用“人品”巧借**桶金3“比亞迪”:一個玩意兒的誕生第三章 成本的勝利麥克爾?波特在其競爭理論中說:一個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勝地位,有三種戰略可供選擇——*低成本、差異化營銷、市場集中。其中,成本又被置于首位,足可見其在商場中的重要意義。在今天的商戰中,企業圍繞著成本創新,又產生了不少模式,如DELL的直銷模式,三星電子的“規模經濟”,LG六個標準差的方法,豐田 “合理性”生產方式等,都屬于成本創新。而財力窘迫的王傳福更是在相關理論的基礎上,緊貼自己實際,創造出了獨特的“人力流水線”方法,為初生的比亞迪注入了奇異的成長激素。1奇怪的“人力流水線”2靠人力的“高新科技公司”3初期的野蠻生長第四章 從危機走向藍海經濟運行中有一種規律性的危機——金融危機。*近一次的危機就發生在2008年,目前仍未根本解除。如果說這種危機如同大海中的風暴,那么企業便是風暴中的船。每當此一危機降臨之時,優秀的企業領袖就能化危機為契機,故強者存留,弱者即被淘汰。 剛過初期成長的比亞迪,很快就面臨了一次席卷整個亞太地區的金融風暴潮。作為比亞迪的舵手,王傳福靠著自己的智慧帶著比亞迪駛離了風暴區,甚至將危機變成了令國際對手也吃驚不已的發展良機。正如他事后所說:“企業經營就像開車,你是拿方向盤的人,開車的時候必須用自己的眼睛看準前方,不能把自己的眼睛蒙上聽從別人的指揮,否則不僅速度慢而且還很危險。”11997年:比亞迪之生或死2三年不鳴謀大局3思想決定行為高度4委屈的日本之旅第五章 被迫的“抗日戰爭”戰爭是解決資源分配、利益分配*原始的方式,也是*徹底的手段。商戰就是戰爭的一種。從管理的角度上看,一個企業發展大了,就必然會威脅其他企業的市場地位,必然會存在著與其他企業爭奪市場利益的問題。所以,當比亞迪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的時候,日系廠商越來越感受到了挑釁,而比亞迪也開始受到了日系廠商的反擊……1“大客戶”的爭奪戰2鋰電驚恐日企群3日本技術“紙老虎”4跨國日企的“死穴”5挑破“專利”的神話第六章 資本場上跑馬圈地資本市場對于現代企業來說,就像魚有求于水。而就其表層來說,上市即可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可以讓企業融得巨額資金用于再發展,可以使企業獲得比同行更大的知名度,直至迅速地拉開他人與自己的成長距離。所以,比亞迪做大之后,王傳福越來越能體會上市這個夢想對于比亞迪的實質意義了。他隨即也開始了積極謀劃,要讓比亞迪在資本市場上高調亮相……1比亞迪的資本紅場2“聚—散—聚”式股權再造3王氏的全球“路演”4初入中國富豪榜第七章 汽車:一個人的決定企業的成敗取決于企業家目光的長遠,當比亞迪在電池行業走到了世界的前沿,摸到了行業的天花板時,王傳福仿佛感覺到了比亞迪走到了世界的盡頭。為了不讓比亞迪在世界的盡頭停留,王傳福開始尋找一個新的世界。這是一個陌生的世界,這是一個讓所有人意外,讓基金經理暴怒的世界。當全世界都站在你的對立面時,你還有膽量走下去嗎?王傳福有……1資本場上犯眾怒2“王總永遠是正確的”3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第八章 拿別人鑰匙開自己的車從制造的角度來看,王傳福要想進軍汽車業,必須有一個生產基地,擁有這個基地,就成功了一半。于是,王傳福瞄準了秦川汽車,他覺得這是*快也是*穩妥的進入方式。然而,在旁人看來,一個外行進入汽車行業已經夠瘋狂的了,更瘋狂的事是王傳福巨資吞并秦川汽車,簡直是頭腦發熱,神志不清了。在這場讓所有人都心驚肉跳的并購案中,比亞迪書寫的到底會是什么呢……1秦川:跑不起來的軍工車2“汽車可不是有錢就玩得動的”3絕對是一個危險的游戲第九章 從“秦川”到“比亞迪”一滴油無法溶于水,但是,如果放入一塊海綿,則可以把水吸干。并購的*大難題是如何融合,不少企業并購的時候還轟轟烈烈,懷著勃勃野心,但由于不會處理并購后的融合問題,導致全盤皆輸。難怪管理學家說,融合遠遠難于并購。那么,比亞迪和“秦川汽車”又將面臨怎樣的實際命運呢?1“我就不信搞不懂汽車”2王傳福:兩手都要硬3“路徑依賴”的徹底倒掉第十章 在刀尖上跳舞1300年前,大詩人李白在長安面對著巍峨的秦川題寫了一首《蜀道難》,感嘆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王傳福面對著問題重重的秦川汽車,似乎也頗有同感了。面對業內的質疑之聲,面對媒體的批評之語,王傳福領著自己的團隊開始了大無畏的垂直整合。這又是一次出乎眾人意料的冒險,沒有人理解比亞迪,只有王傳福領著比亞迪孤獨地前行著……1如此“大汽車城”計劃2被嘲笑的“三星模式”3逆全球大勢而行第十一章 “比亞迪”終上T型臺奧斯汀曾經說過: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敗,實際上并不存在什么失敗,只要不是一敗涂地,你一定會取得勝利的。換句話說,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非一日之功,其間還必須經歷磨礪與失敗。一個企業的發展更是如此。作為汽車業門外漢的王傳福和比亞迪,盡管擁有了所謂的偉大的汽車夢想,但他們與成功的距離卻一度那么遙遠,不僅交了不少學費,有時付出的代價還很昂貴。只不過,心理上的個性與執著,*終還是讓王傳福和比亞迪詮釋了奧斯汀的上述成功之說……1有兩個汽車瘋子2“比亞迪”首車之死3“F3”橫空出世第十二章 驚艷的“富比之爭”洪應明的《菜根譚》中講:“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上看,一個沒有經歷風雨的企業不是堅強的企業;同樣,一個沒有在薄冰上履過的企業也不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企業。所以,立志于全球“**”的比亞迪,又怎么可能避開它自身的薄冰之旅呢?這期間,首開進攻之箭的便是全球代工之王——富士康。用輿論界的話說:當這個巨頭向比亞迪發出攻擊的時候,比亞迪如履薄冰。冰層之薄,可以清晰地看到下面的深淵。1“富士康”的真身份2想吃“OEM”的比亞迪3中國商業秘密**案4決戰業霸“富士康”第十三章 股神的贊歌對于現代企業來說,資本就如同人體里的血液。而能受到資本青睞的企業,必然是具備成長價值,所從事的事業有著巨大發展空間的經濟體。世界首富巴菲特更以其獨特的價值投資理念獨步全球,幾十年來的資本運作經歷,也為他本人贏得了“世界股神”的美譽。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巴菲特也同時看重一個企業領導人的人品與胸懷。2008年9月,在全球金融危機*深重的日子里,“股神”巴菲特令人驚異地向比亞迪伸出了資本橄欖枝。自此,當世界首富與中國首富緊緊連在一起的時候,又會發生些什么呢?1資本投手巴菲特2“愛迪生和韋爾奇的混合體”3“帶一堆女孩回來”第十四章 如此張狂為哪般人們常說,時代能夠造就人也可以毀滅人。同樣的道理,如今的市場既可以成就偉大的企業,也可以瞬間毀滅無數的企業。就本書的對象來說,比亞迪的發展是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做電池、做汽車都踩準了時代的節拍;而在能源緊張的當下,比亞迪又開創了自己的電動車時代。所以,當王傳福向全球推出**款雙模汽車的時候,他已經可以自豪地向世人宣告:“電動車的時代到了!比亞迪的時代也到了!”1寧波再吃“中緯”內幕2“雙模車”是個什么玩意兒3未雨綢繆再收“美的”4首富“綠色人類”之夢第十五章 中西通吃的“道法”《千年商道》一書在總結徽州商幫的特點時說:“徽商能從商人群體中崛起,其中的一個關鍵是將儒家精神融入到商業活動中。”回過頭來細細品味比亞迪的前半段創業歷程,將現代管理精細化可謂達到了極致,但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王傳福明顯地繼承了徽商將儒家精神融入商業活動中的特點。不僅如此,作為生于中國,長于中國的王傳福,他的管理方式也具有濃厚的中國味——剛柔相濟,儒表法里,陰陽結合。或許,這種適合中國國情的管理之道,才是比亞迪傳奇的核心之謎,更是未來比亞迪實現中西通吃的核動力!1剛柔兼并的“雙體系”2.“非復印式”的事業部制3.有多少“中國式”創新4.德魯克:創造性模仿5.奇怪的“袋鼠理論”后記——無名山丘起為峰 附錄——王傳福人生大事記“2008CCTV年度創新獎”演講:我的中國夢王傳福
展開全部

比亞迪真相-中國新首富背后的秘密 相關資料

第二章徽商——為了機遇而生《江南通志?輿地志》中這樣描述徽州商人:“以貨殖為恒產,善識低昂時取予,以故賈之所入,視旁郡倍厚。”善識低昂時取予即指徽商具有敏銳地把握商機的能力。徽商一旦發現商機,馬上就有行動。王傳福初創比亞迪時即鮮明地表現出了徽商的這一本性。難怪胡適會說,徽商進入一個村子后,會開店鋪,然后逐步擴張,最后把村子變成一個城鎮。比亞迪更有過之而無不及。1體制外的第二次抉擇1993年,為了利用包頭的稀土資源搞新產品開發,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與內蒙古有關方面合資成立了一家公司,名為深圳比格電池有限公司,比格電池有限公司設在深圳市蓮塘工業區。公司成立后,需要派一個人去深圳那邊主持工作,總院考慮到王傳福既是處長,又是年輕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專業與電池有關,從大學本科起就鉆研電池,于是決定派他去深圳比格電池有限公司任總經理。對于王傳福的人生來說,這是相當重要的一步,如果不走出這一步,他發現不了后來的商機。很多時候,傳奇的產生就是一些偶然機會聚合而成的。1993年的深圳,正處于異乎尋常的亢奮之中。一年前,88歲的鄧小平親臨深圳,發表了著名的“南巡講話”,數月后,中央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這深深地鼓舞了國人,讓全國掀起了改革開放的新熱潮,尤其是處于改革開放一線的深圳,創業的沖動讓整個城市仿佛都處于熱血沸騰之中。初入深圳的王傳福成天就被這股浪潮沖擊著,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精神很強的人,一進入深圳,頗有相見恨晚之感。在比格公司,王傳福開始起勁地工作,公司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當時,移動電話開始流行,這種俗稱“大哥大”的手機動輒數萬元。王傳福注意到,大哥大里面的那塊充電電池售價竟然達到了千元,里面的利潤空間非常大。經過調查與分析,王傳福認為隨著市場的成熟,移動電話必定會從奢侈消費走向大眾普及,生產可再充電電池大有可為。于是,王傳福有意讓比格電池有限公司進軍可充電電池這一個領域,并在心中暗暗謀劃。過了一段時間后,一個讓王傳福驚喜的消息出現了,他在一份國際電池行業動態中看到,世界電池制造大國日本宣布放棄鎳鎘電池的生產制造!王傳福馬上意識到,這樣一來,將引發鎳鎘電池生產基地的國際大轉移,這是中國電池企業前所未有、千載難逢的大機會。一貫沉穩的王傳福沉不住氣了。他看了報道后,一拍桌子,站起來說:“進軍鎳鎘電池!”王傳福把自己的想法與有關人員溝通了一下,沒有想到,自己在比格公司的發展戰略上竟然沒有自主權,推不動自己的主張。這個問題引發了王傳福的思考,他開始思考國有企業的體制問題。如果真的確立了這個項目,會發生很多自己想不到的事。比如有可能在項目最緊要關頭,出了一點問題,自己被罷免了;有可能項目做好了,財源滾滾的時候,自己被一紙調令調走了。這樣一來,自己就無法牢牢地掌控全局了。那么,應該怎么辦呢?辭職下海嗎?如果這樣,連工作都沒有了,萬一創業失敗了怎么辦?總院對自己的厚愛又將如何面對?家里的哥哥姐姐又會怎么說?同事又會怎么看?種種問題逐一在王傳福的腦海中閃過,他熬過了一個又一個難眠之夜。經過反復的考慮,王傳福最終還是決定放手一搏,巨大的市場誘惑、徽商的冒險精神、自小而來的拼搏精神開始在他的思想中占據上風,驅使著他作出了辭職的決定。王傳福把自己辭職的想法跟哥哥說了后,王傳方眼睛都瞪圓了,說:“什么?你想辭職?為什么干得好好的,單位待你好好的,就想辭職了呢?”于是,王傳福開始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哥哥聽,可王傳方聽了并不理解。幾十年來的生活經驗與社會閱歷告訴他,待在國家機關,成為一名國家干部是最穩定的事,旱澇保收,無憂無慮。可是,弟弟又是一個學問多、視野廣的人,他作出這樣的決定肯定也有自己的考慮。而多年的相處更是告訴王傳方,弟弟是一個做事慎重的人,一定是迫不得已才會作出辭職的決定。王傳方訥訥地說:“好不容易弄一個鐵飯碗,怎么說丟就丟了呢?”王傳福說:“沒事,我辭職后一定可以把這事做起來,到時我領一輩子工資也頂不上一年的收益。”經過反復解釋,哥哥將信將疑地認可了王傳福的話。1994年,經過反復考慮的王傳福終于坐不住了,覺得再不抓緊機會就會眼睜睜地看著它流走。他花了一天的時間,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寫了一份辭職報告。當他向單位提交辭職報告的時候,單位領導感覺很吃驚。按理說,年輕的王傳福混到目前這個位置已是非常不錯了,為什么想走呢?出于挽留人才的需要,組織上讓他好好考慮考慮。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王傳福是一個作出決定便很固執執行的人。組織上見勸說無效,也就準許了他辭職下海。王傳福下海的時候,正是“干部下海潮”風頭正勁的時候。1992年“南巡講話”之后,國務院修改和廢止了400多份約束國人經商的文件,大批官員和知識分子開始投身私營工商界。據人事部統計,僅1992年,國內辭官下海者即達12萬人,不辭官卻投身商海的更是超過了千萬人。剛下海的王傳福感覺自己仿佛脫離了束縛,非常輕松,但對自己能否成功又有點擔心,畢竟他面臨著資金、設備等各方面嚴峻而現實的考驗。所以,辭職后的王傳福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創業資金。為此,他做了一個很好的商業項目計劃書,當然,他把前景描述得無限美好。看著自己的計劃書,王傳福想象著一個電池王國在深圳的土地上轟然聳起,而這個王國的名字就叫“比亞迪”。2用“人品”巧借第一桶金創業資金從哪里來?真的面臨這個問題的時候,王傳福頭大如籮。雖然約了幾個人,初步組建了自己的創業團隊,但是全部人的錢加起來也沒有多少。當時的中國市場并不成熟,沒有風險投資這一說,到國外找風投融資對于其時的王傳福來說更不靠譜。為了迅速融資,王傳福想到了銀行貸款。他跟自己的創業伙伴吳經勝商量事情的時候,吳經勝問:“你覺得我們要貸多少錢才合適?日本的一條電池生產線幾千萬元,我們怎么說也得上千萬吧?”王傳福說:“如果我們能貸來300萬元就好了。”聽了王傳福的話,吳經勝心里也在打鼓,心想,如果要搞生產線的話,真不知道300萬元要怎么搞才能生產出電池來。然而,向銀行貸款不僅手續復雜,而且潛規則多,一向搞研究的王傳福對這些門道沒研究,總是碰壁,銀行遇挫讓他覺得有點灰心了。在尋找資金的時候,王傳福遇到了當時主投傳統產業的匯亞基金負責人王干芝。王干芝聽了王傳福的陳述后,覺得他的這個項目確實是大有可為。然后,王干芝帶走了王傳福的項目計劃書,臨走的時候對王傳福說:“我很看好你這個項目,但是我要把這個項目向匯亞基金的投資委員會匯報,他們通過了,這個項目才真的通過了,你就可以獲得資金開始創業。”王傳福緊緊地握著王干芝的手說:“那就拜托你了,等你的好消息。”此后一段時間,焦急不安的王傳福等候著王干芝的消息,最終還是等來了一個壞消息:由于融資額度問題,王傳福的項目雖然得到了王干芝的認可,但沒有獲得匯亞投資委員會的最終認可。第一次融資就這樣泡湯了,這讓王傳福深受打擊,從此,他再也沒有見過創業投資者。而比亞迪做大了以后,王傳福曾再次遇到了王干芝。王干芝對匯亞當年沒有通過項目深感遺憾,同時對其他的投資公司能入駐比亞迪眼紅不已,因為后來的比亞迪已成了基金爭搶的香餑餑。銀行遇挫,融資失敗,王傳福情緒非常不好,連打道回府的心都有了。想來想去,他決定去找找自己的表哥呂向陽。呂向陽也是一個商界奇才,曾經在人民銀行安徽分行工作。1993年的時候,他辭職下海,創辦了融捷公司,利用在銀行積累的人際關系,從事地產與紡織品貿易的經營,在極短的時間內,呂向陽的財富就實現了暴發式增長。當走投無路的王傳福找到了呂向陽,表兄弟的關系使他說話也就沒有了那么多顧慮,直接表明了來意。呂向陽坐在寬大的沙發上,笑了笑說:“表弟啊,你怎么敢干這事呢?商場上的事可不是你們搞研究的人玩的,里面的水深著呢。”王傳福說:“我這是做一件大事,再不做,外國人就會把我們的市場占了,到時沒有任何發展機會了。”呂向陽沉思了一下,說:“你要借多少錢啊?”“兩三百萬吧。”這筆錢對于當時的呂向陽來說,也不是小數了。他對王傳福說:“你還是做國家干部吧,操那份心干嘛,職業穩定,前程遠大。你要知道,你現在作出的這個決定萬一是錯的呢?我借給你的錢萬一全虧進去了呢?你就是下輩子也還不清了。”想不到王傳福霍地站了起來,激動地說:“表哥,我現在已經辭職了,現在是有錢也得干,沒錢也得干。我研究電池十來年了,這次日本放棄生產鎳鎘電池,對中國來說就是一個大機會,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你可以不相信我的人品,但你一定要相信我的眼光,相信我在這一行研究了那么多年,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現在面臨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可錯失!千萬不可錯失!”王傳福鏗鏘有力的話讓呂向陽心有所動,久經商海的他在王傳福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前辭去銀行工作,下海創業的勁頭。此時的呂向陽恰恰是更相信王傳福的人品,而不是眼光。他知道這個表弟一向踏實,能做出這樣的冒險行為,說明他是經過了反復考慮的。于是,呂向陽說:“傳福,我先考慮一下,雖然我手頭上有點錢,但是這對我來說也不是一筆小數目,要冷靜地想想。”隨后,兄弟倆又交流了幾次,呂向陽仔細地問了項目的情況。經過反復考慮,呂向陽最終下定了決心:“我仔細考慮了一下,決定借給你250萬,你好好干吧。”王傳福聞言大喜,經過不懈的努力,命運終于向他打開了一扇大門。自此,王傳福的創業正式拉開了序幕。當然,呂向陽對王傳福的投資,雖有點親情的成分,但也是以追逐利潤為目標的。最終,他的這筆投資獲得了數倍于250萬元的回報。對于精明的呂向陽來說,更重要的一點是通過這次對王傳福的投資,他看到了高科技公司存在著的巨大潛力。于是他的融捷公司其后也開始了戰略轉型,由傳統產業經營逐漸過渡到以專業投資為主,變成了融捷投資管理公司。這個轉變無疑是成功的,到2001年,融捷集團產值已達30億元人民幣,呂向陽也躋身于全國百富榜中。所以,呂向陽果斷投資王傳福一事在企業界成為一段佳話,因為這筆投資,呂向陽成就了王傳福,王傳福也成就了呂向陽。1995年2月10日,潮濕溫暖的東南風吹開了深圳街道上的鮮花,吹綠了樹木,新的蓬蓬勃勃的春天悄然來到了。王傳福與20個創業伙伴,在深圳蓮塘租用了一個簡陋的廠房,比亞迪懷胎十月后,正式誕生了。只是,比亞迪在蓮塘待的時間很短,不久,他們就遷到了深圳的布吉。3“比亞迪”:一個玩意兒的誕生深圳的布吉鎮素有“廣東第一鎮”之稱,它位于深圳北大門,是深圳最具城市化水平的城鎮,以“綠色、科技、都市”為特色,現在是深圳有名的高新產業區。王傳福在布吉安營扎寨后,開始招兵買馬。當時的深圳市場已經很成熟了,人才資源豐富,來自天南地北的青年都來這里淘金,王傳福很快就招到了20個年輕的人。這其中就有后來成為比亞迪副總裁的孫一藻。1990年,孫一藻畢業于江西廣播電視大學,畢業后在江西銅業上班,這是一家有名的國企。國企的生活一般都比較安穩,缺少更多的激情,這對渴望充滿激情生活的孫一藻來說,是無法忍受的。由于一時又沒有找到什么好的出路,他不得不窩在單位里過著昏昏庸庸的日子,這一待就是四年。1994年10月,王傳福剛想創業的時候,打電話給孫一藻:“一藻,我和幾個朋友想出來創業,現在,資金問題是解決了,你看有沒有興趣到深圳來一起干。”然后,王傳福給他介紹電池行業的前景,介紹了自己的打算。末了,王傳福又說,“我們很需要一個對設備與機械有一定經驗的人,我們覺得你很合適。你好好考慮考慮吧。”孫一藻聽了王傳福的話后,心里又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終于有機會出去了,開創一片新天地;擔憂的是萬一創業失敗了,自己再回到原單位上班,那丟人可丟大了。至于王傳福的人品與能力,孫一藻并不擔心,之前他們接觸過,孫一藻心里有底。思考了幾天,孫一藻決定放手一搏,下海闖出一片天地來。很快,他就給王傳福回電話說:“我想好了,我們就一起干吧!”當王傳福選定深圳布吉為工廠基地的時候,孫一藻很快就辦妥了辭職手續,來到了深圳布吉,加入了比亞迪的陣營。一進入比亞迪,他就被委以籌備鎳電池生產設備的重任,同時還要負責材料采購、設備制造和管理等任務。剛創業的時候,王傳福還認識了他事業中的另一個重要合作伙伴——夏佐全,他是僅次于呂向陽的投資人,后來成為比亞迪的第三大股東。夏佐全是湖北人,1983年在湖北保險公司負責財務管理工作,1992年開始從事證券投資業務,并先后創辦了晨鳴信息有限公司、武漢創景科技有限公司。夏佐全是中國證券業比較早的從業人員,對于資本的運作比較理解,可以說是中國較早具有風投意識的人。在王傳福謀劃創業的時候,一次他和夏佐全一起聊天。談著談著,王傳福就說到了自己的創業計劃,并說到了二次充電電池的巨大市場前景。王傳福對于市場的觀點引起了夏佐全的強烈興趣,他不斷地要求王傳福“接著說,接著說”。直到后來兩個人越談越有興致,竟徹夜長談了兩個晚上。那時的王傳福也顧不上什么商業機密了,把自己的全部想法和盤托出,告訴了夏佐全。共同的理想使得二個人走在了一起,不謀而合的意念吸引開始產生了化學反應。聽了王傳福的分析之后,夏佐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開始收集資料,研究電池市場的前景。他在做決策,要不要投資給王傳福的比亞迪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與了解,夏佐全作出了人生中的一個重大決定,巨資投向比亞迪!當夏佐全笑著把支票交給王傳福的時候,他根本沒有想到,這筆投資會在若干年后帶給了他如此巨大的回報。20個人的比亞迪,在當時的深圳與千千萬萬的新興小企業一樣,柔弱但充滿活力,簡單而又富于激情。創業是艱苦的,當時大家的吃、住、工作都擠在一起。剛創業的時候,人員缺乏,王傳福與管理人員大多數時候都在公司里,即使晚上也是如此,困了就趴在辦公室里休息一會兒,打個盹之后繼續工作。有的時候晚上睡覺則一字兒排開,鼾聲此起彼伏。到了夏天,南方的氣候悶熱異常,工廠里像是一個蒸籠,散發出熱氣,難于入睡。可大家都沒有怨言,經常是通宵達旦地加班,為比亞迪的發展努力著。王傳福的愛人李紹華生女兒的時候,正是比亞迪電池開發的關鍵時期,王傳福甚至沒有時間陪著妻子待在產房,也沒有時間看到女兒的誕生,直到女兒出生后好幾天,他才匆匆忙忙地趕到醫院看了看自己的寶貝女兒,享受了短暫的天倫之樂。創辦比亞迪不久,王傳福就把自己對未來的規劃開始形成明確的計劃,他希望自己的公司就像一輛剛剛啟動的火車,沿著計劃的鐵軌穩健而高速前進。事實證明,王傳福的眼光非常精準,比亞迪投產后很快就開始了贏利,進入了良性循環之中。半年后,比亞迪就開始壯大了,從最早的20人變成了300人,擴大了整整15倍,比亞迪副總裁吳經勝就是這個時候進入比亞迪的。那個時候,吳經勝已經看到了王傳福對于未來的規劃——企圖利用中國巨大的人力資源異軍突起,這讓吳經勝心中十分震撼,覺得比亞迪是一個有大理想的企業,值得留下來看一看。而王傳福跟吳經勝談完話之后,只說了一句結束語:“你就留下來一起干吧!不必有顧慮。”于是,吳經勝就留下來了,直到現在。1995年9月,因產能擴大,比亞迪從布吉遷住龍崗政華第六科技工業城。公司擴大后,王傳福更忙了,經常工作到凌晨一兩點鐘。一個周末的深夜,品質部的管理人員肖平良發現一個問題,電池正極材料附著不到新買的鎳網上,如果不馬上解決會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可是,這又不是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想了一會兒,肖平良試著打電話給王傳福的辦公室,看老板在不在。電話響了兩下后就被接了,里面傳來王傳福略微低沉的聲音,“你說,有什么事?”肖平良沒有想到王總在辦公室,驚訝之余,把事情告訴了王傳福。王傳福覺得事情重大,聽了匯報后,說:“我馬上到品質部來。”很快,肖平良就看到戴著一副略為夸張的大眼鏡的王傳福快步走進了品質部。了解清楚情況后,王傳福當場就開始了講課,從電池的構造到鎳網的性能與作用,整整講了有一個多小時,直到把原理以及改進方式講清楚才走。而肖平良也沒有想到,一個作坊式的老板竟然對行業技術這么精通,不由得肅然起敬。自此,他也堅定了留在比亞迪的信心。1998年,隨著手機、相機等電子器件的普及,電池行業的競爭開始加劇,呈現出白熱化的趨勢。王傳福看到,誰能把成本降下來,誰就能突出重圍進入藍海。經過考慮,他決定用鋼帶替換一直沿用的鎳網,減少成本。于是,他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任命肖平良為組長。小組成立后,王傳福對肖平良說:“你現在是一個專家了,我要求你們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拿出解決方案,越快越好。”肖平良點點頭,說:“你放心,兩到三個月時間一定出來。”肖平良接到任務后,帶領技術攻關小組全力以赴,兩個月內拿出來了方案,并很快應用到了生產線上,取得了成功。新工藝把開口化成工藝變成封口化成工藝,這次技改在比亞迪電池發展史上是一個里程碑,為比亞迪突出重圍奠定了重要基礎。

比亞迪真相-中國新首富背后的秘密 作者簡介

魏昕,文學學士,經濟學碩士,知名財經作家和圖書策劃人。自1997年以來,相繼出版有《WTO與中國經濟管理干部叢書》、《小康中國痛——來自底層中國的調查報告》、《中國誠信危機》、《中國企業跨國發展報告》、《走私:逼你窮困潦倒》、《牛根生財富心經》、《中國大企業真相》、《王石財富密碼》、《誰來拯救美國》和《萬科真相》等10余部專著。另主編有《中國企業前沿問題報告》、《轉型中的陣痛》等多部圖書作品。其中的《小康中國痛》不僅反響強烈,還為高層所關注;《牛根生財富心經》、《王石財富密碼》、《誰來拯救美國》、《萬科真相》等書,更是相繼成為時政/財經圖書榜上的熱點。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