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西方美學史(第四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69674
- 條形碼:9787500469674 ; 978-7-5004-696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方美學史(第四卷) 本書特色
本書是以20世紀西方美學為考察對象的美學通史,以該世紀的哲學和美學思潮為基本構架,梳理出美學思想發展的邏輯體系和思想脈絡。在20世紀初葉,“形式主義美學”與“表現主義美學”成為當時美學思想重要兩翼,同時“無意識美學”、“生命美學”和“距離美學”等亦有重要影響;進入20世紀中葉,“實用主義美學”、“符號論美學”、“現象學美學”及“存在美學”等都在百花爭艷;20世紀中期之后,“分析美學”占據了歐美美學的主流位置,但同時“社會批判美學”、“格式塔美學”、“解釋學美學”、“接受美學”等都獲得了自身的思想地位;20世紀末期,西方美學步入后現代階段,也是該世紀美學的終結期。由此線索,《西方美學史》第四卷清晰呈現出20世紀美學發展的歷史趨勢和思想成就。
西方美學史(第四卷) 內容簡介
20世紀美學已成為一段完整的歷史,一個有邊有際的研究對象,似乎寫作一部20世紀西方美學史該是時候了。但是,這只是從時間概念上說,而從內容上看,事情卻并不如此簡單,原因是,20世紀美學的許多問題,特別是其中50-60年代以來所產生的那些問題,至今仍在爭論之中,而在中國,由于其問題語境的成熟晚于西方大約30年到50年,對于中國學者來說,撰寫一部20世紀西方美學史,實際上就是在解決自己的問題。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在一個全球化時代,任何外國史可能同時就是本國史。在馬克思看來,歷史的結果是世界史。
20世紀美學的延伸性,其與我們自身的切近性,即距離的缺失,一方面增加了寫作一部“歷史”著作的難度,但另一方面也助長了我們參與其中的激情。為著“歷史”的客觀,我們將犧牲我們的主觀激情。當然結果如何,不是我們可以預先許諾的。
這是我們在正式進人導論之前首先就要明白的,因為以下的導論既試圖呈現20世紀美學的真實面貌,又要處理一些有爭議的問題,而通過處理正在爭議的問題,能否被人承認地進入美學的實際,將滋生出再一個的問題。
西方美學史(第四卷) 目錄
一 如何哲學地理解20世紀西方美學
二 如何政治地理解20世紀西方美學
三 如何文化地理解20世紀西方美學
四“時間”概念與20世紀西方美學的分期問題
**章 無意識美學
**節 概論
第二節 弗洛伊德的美學思想
一 弗洛伊德的美學著作
二 對藝術的精神分析研究
三 對達·芬奇及其創作的一個精神分析實例
四 結語:幾點批評意見
第三節 榮格的美學思想
一 榮格美學思想的心理學基礎
二 榮格的美學思想
第二章 形式主義美學
**節 概論
第二節 貝爾的美學思想
一 《藝術》的藝術之源
二 《藝術》的理論來源
三 “有意味的形式”假說
四 “審美感情”論
五 形式與感情:循環論證
第三節 弗萊的美學思想
一 為“后印象派”辯護
二 “純美學標準”的出現
三 現實與想象生活:“雙重生活”論
四 關于“創造的視覺”
第三章 生命美學
**節 概論
第二節 柏格森的美學思想
一 “綿延”:經驗的真實
二 藝術與經驗的獨特性
三 藝術與經驗的能動性
四 簡短的歸納和評論
第四章 距離美學
**節 概論
第二節 布洛的美學思想
一 “距離”可以“插入”嗎?
二 “否定”和“肯定”對構成審美經驗的意義
三 距離的二律背反
四 恰當的距離與距離的多樣性
五 距離與參與
六 心靈與媒介
七 結語
第五章 表現主義美學
**節 概論
第二節 克羅齊的美學思想
一 早期美學思想
……
第六章 實用主義美學
第七章 符號論美學
第八章 現象學美學
第九章 存在美學
第十章 分析美學
第十一章 社會批判美學
第十二章 結構主義美學
第十三章 格式塔美學
第十四章 解釋學美學
第十五章 接受美學及其余波
第十六章 后現代美學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術語索引
后記
西方美學史(第四卷) 節選
**章 無意識美學
第三節 榮格的美學思想
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生于瑞士康斯坦斯湖畔的基司威勒鎮,4歲時遷居母親的出生地——法國的巴塞爾,此后一直在那里接受教育,直到獲得博士學位。
榮格與弗洛伊德齊名,為精神分析學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法國巴塞爾大學學醫,畢業后任蘇黎世大學精神病治療中心醫師,1902年撰寫博士論文《論神秘現象的心理學與病理學》,獲博士學位,1905年起任心理學講師,1907年結識弗洛伊德,旋即成為弗氏得意門生。1908年,榮格與弗洛伊德創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曾任會長,1913年與弗洛伊德決裂(亦有研究者認為榮格與弗洛伊德1911年就已決裂,見G.墨菲等著《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創立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學,同年辭去大學講師職務,潛心科研。
《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的作者在比較弗洛伊德與榮格的思想特色時指出:“弗洛伊德從始至終本質上是一個職業醫生,以自然科學為依據進行工作。……然而,在榮格那里,關于精神的力量的概念和對于某種精神先定傾向的強調早年就很突出”;“現代心理學及其對于非人格科學的沉迷,將一定會在弗洛伊德那里比在榮格那里發現有更多可以利用的東西……與此相反的人本心理學和存在主義心理學,濡染著西方克爾凱郭爾和東方圣歌(BangavadG ita)的精神,一定更接近榮格”。弗洛伊德曾諷刺榮格想當“知”,這些說法都從不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弗洛伊德思想與榮格思想的差異及其形成的原因,表明了弗洛伊德思想與榮格思想各自的風格特色。
……
西方美學史(第四卷) 作者簡介
金惠敏,男,1961年生于河南淅川,哲學博士。現為河南大學“黃河學者計劃”特聘教授,中圍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理論室研究員。先后從河南大學中義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文系、哲學系獲得學士(1982)、碩士(1987)和博士(1996)學位。1998—199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批評理論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在德國圖賓根大學哲學系任客座教授。2005年為英國學術院高級訪問學者。主要著作有《后現代性與辯證解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意志與超越——叔本華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反形而上學與現代美學精神》(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等。主要譯著有《解釋學·美學·實踐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閱讀行為》(長沙:湖南義豈出版社,1991;主譯)、《史詩論》(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89;主譯)等。 趙士林,1954年生人,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波士頓)美中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曾任日本東京大學特邀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他對國學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理解,近年來在北大、清華等開設講座,全國各地大企業也紛紛約請,所講生動幽默、深入淺出、邏輯嚴謹,深受歡迎。主要著作有《當代中國美學》《心學與美學》《心靈學問》《荀子》等。 霍桂桓 1963年生,1988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2007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獲碩士、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研究員、哲學與文化研究室主任、《世界哲學》編委會副主任、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西安交通大學文化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黑龍江大學兼職教授,主要著作有《文化哲學論要》。 劉悅笛 1974年生,2003年單業于南開大學,獲硬士,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研究員,中華美學學會副秘書長,國際美學學會會員,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后,《美學》雜志主編助理,曾借調到中國文聯《美術》雜志工作。主要著作有《藝術終結之后》、《生活美學》、《視覺美學史》、《生活美學與藝術經驗》、《復調文化時代的來臨》(與王南涅合著)、《文化巨無霸》(主編)。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