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人妖bbbbbxxxxxhd,国产绿帽绿奴一区二区,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鲁鲁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站,www.55se.com,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中印文化交流史

中印文化交流史

作者:季羨林 著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8-01-01
開本: 16開 頁數: 279
讀者評分:4分6條評論
本類榜單:文化銷量榜
中 圖 價:¥12.5(4.3折) 定價  ¥2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中印文化交流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65089
  • 條形碼:9787500465089 ; 978-7-5004-6508-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印文化交流史 內容簡介

中印兩國都是文明古國。中印兩大文化圈之間,自古以來是如何相互學習、彼此影響的,從而促進了中印兩國文化的發展,對此季羨林先生長期以來進行了大量研究和考證。
  本書以時間為序,研究了中印兩國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方面的交流情況,范圍包括語言、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科學、技術以及蠶、絲、茶、火藥、印刷術、糖,等等。
  書中對于交流是“單向流動還是雙向交流問題”,季羨林先生做了大量研究和考證,糾正了中印兩國社會上一些不準確的看法和說法,產生了積極影響。書中還附錄了一些與中印文化交流有關并受讀者歡迎的論文和圖片。

中印文化交流史 目錄

序言
一 導言
二 濫觴(漢朝以前)
 (一)推測出來的起點
 (二)印度古書中關于中國的記載
三 活躍(后漢三國 25-280年)
 (一)物質文化方面的交流
 (二)精神文化方面的交流 佛教傳入中國——兩種文化的撞擊和吸收階段
四 鼎盛(兩晉南北朝隋唐 265-907年)——兩種文化的改造和融合階段
 (一)兩晉南北朝(265-589年)
 (二)隋唐(581-907年)
 (三)鼎盛時期宗教、外交及貿易活動帶來的文化交流具體成果
五 衰微(宋元 960-1368年)——兩種文化的同化階段
 (一)宋代(960-1279年)
 (二)元代(1206-1368年)
六 復蘇(明 1368-1644年)
 (一)復蘇的內容與含義
 (二)明初中印交通的情況
 (三)鄭和下西洋
 (四)出使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
 (五)明初與孟加拉、古里、柯枝的交通
 (六)明代中葉的中印交通
 (七)文學和科技方面的相互影響
 (八)文獻
七 大轉變(明末清初)
八 涓涓細流(清代、近代、現代)
 (一)激流與涓涓細流(17、18世紀)
 (二)暫時的復蘇(19世紀)
 (三)20世紀前半中印友誼的表現
九 結束語
附錄
 (一)中印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二)文化交流能推動中印社會前進
 (三)交光互影的中外文化交流
 (四)中國紙和造紙法輸入印度的時間和地點問題
 (五)關于中國紙和造紙法輸入印度問題的補遺
 (六)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
 (七)《西游記》里面的印度成分
 (八)從中印文化關系談到中國梵文的研究
 (九)佛教的倒流
展開全部

中印文化交流史 節選

六 復蘇(明 1368-1644年)
(一)復蘇的內容與含義
在講宋元時代時,我用了“衰微”這個詞兒。我的想法是以精神文化的交流,也就是通過佛教的交流,為衡量標準。既然佛教在印度到了與中國宋元相當的時代——已基本上消逝,既然傳播精神文化主要載體已不復存在,所以我就把此后中印文化交流稱之為“衰微”時期。
除了精神文化的交流以外,還有物質文化的交流,主要表現形式是通商貿易和外交活動。外交活動基本上也是通商貿易活動,只不過披上一件“外交”的外衣罷了。當然,不可否認,少量的真正外交活動也是有的,如果拿通商貿易和外交活動來做標準,那么“衰微”時期就不能包括元代在內。因為,正如我在上面所講的那樣,元代中印在貿易方面的活動是相當頻繁的。
在這里,我們就有了兩個衡量標準。我現在這樣的劃分,是采用了**個標準,這不是絕對的,因為二者必取其一,我取了前者,說它是一個權宜之計,也未嘗不可。反正自從印度佛教失去了交流載體的作用以后,中印文化交流就主要表現在通商貿易與外交活動上了。
專從通商貿易和外交活動來講,明代遠遠超過元代:一是時間長,二是地域廣。元代活動的時間幾乎集中在世祖至元年間,前后31年;而明代則自鄭和、侯顯起,一直延續了下去,雖然不都像鄭和時代那樣集中,那樣頻繁,但可以說是連續未斷。至于地域,元代幾乎只限于印度西海岸一帶,而明代則除了西海岸以外,還延長到了瀕臨孟加拉灣的孟加拉地區。這一地區同明代中國交通之頻繁,實在值得注意。
……

中印文化交流史 作者簡介

季羨林:我國著名學者,生于1911年8月2日,山東清平(今臨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1946年回國,受胡適、傅斯年、湯用彤三位先生之聘,為北大教授,并創辦東語系。1956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后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國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糖史等。主持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近年擔任《儒藏》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研究院的首席顧問。其著作已匯編成24卷《季羨林文集》。季羨林不僅是學術造詣頗深的著名學者,還是一個著名作家。他年輕時就創作發表了許多散文、雜文作品,是“清華四劍客”之一,在當時文壇很有名氣。他回國后,在從事學術研究的同時,還創作了大量優秀散文、雜文作品,在中國文壇有很大影響,深受讀者歡迎。

商品評論(6條)
  • 主題:

    關于中印交流的名著。 鄭重推薦!

    2024/12/7 14:42:06
    讀者:tor***(購買過本書)
  • 主題:中印文化交流

    寫印度對中國影響的多,中國對印度影響的少,可能是中國對印度的影響太生活化所以比較難于深入。

    2023/9/25 12:00:17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看了個大概

    看了個大概,推理部分沒細看。

    2015/5/22 11:38:04
  • 主題:季大忽悠很認真的學術著作

    值得買來看看

    2014/7/29 16:48:33
  • 主題:是文章合集

    中印交流史是季老專長,長期頂著國學大師名號,是大家的誤解。

    2013/11/13 17:18:32
    讀者:mic***(購買過本書)
  • 主題:很好

    實際上是季羨林的論文集,不是很系統。

    2010/12/12 23:01:15
    讀者:hiy***(購買過本書)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